从监管角度反思国际金融危机—王华庆新著《监管之路:危机后的思考》推介

2014-08-01 08:50王松奇卢孔标
银行家 2014年6期
关键词:监管者金融危机危机

王松奇 卢孔标

反思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是避不开的话题。金融监管在次贷危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孕育、爆发和扩散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何危机前的金融监管未能有效防范危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何去何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应如何发挥作用?上述问题可从王华庆博士的新著《监管之路:危机后的思考》(以下简称《监管之路》)一书中得到答案。《监管之路》是王华庆博士继2011年出版《金融创新:理性的思考》后关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以及金融危机问题的又一力作,作者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剖析深入浅出,内容扎实,逻辑缜密,值得一读。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暴露的金融监管理念滞后、监管手段缺失、国际监管协作不足等问题,是从监管角度探讨金融危机成因、传导机制以及国际影响的极佳样本。近年来,分析、研究次贷危机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外文献已是汗牛充栋,较为一致的结论是,不管危机生成的微观基础原因和结构性原因有多么大的贡献度,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王华庆博士总结的,在市场原教旨主义旗帜下,监管者没有很好地承担起市场经济监管者的责任,“市场失灵”与“政府缺位”相互交织,共同构成本轮危机的动因(《监管之路》第4页)。“对金融衍生品的不当使用和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缺失是导致风险扩散、最终形成危机的根源所在。”(《监管之路》第104页)。由于金融监管失效,微观主体的理性逐利行为在“羊群效应”、“顺周期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演化为集体不理性,以单一机构稳健成长为目标的金融监管未能有效解决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和全局性稳定威胁,最终促成危机的形成。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在监管层面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金融领域跨国活动的迅猛发展,金融全球化和监管本地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金融业务的跨境、跨市场关联使得监管者难以通过孤立地约束单家机构、国内机构去管控全面的、系统的金融风险。因此,危机后跨境监管协作引发前所未有的关注,并推动了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的极大发展。

强化金融监管是历次金融危机后各国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当局的普遍选择,此次危机也不例外。国别层面,一轮大规模的金融监管改革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展开,宏观审慎监管成为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工作内容。美国率先出台《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强化美联储监管职能,新设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金融市场实施更加严厉的监管;英国出台《2012年金融服务法案》等系列法案,英格兰银行全面负责金融服务业的监管和稳定,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局三驾马车共治的监管格局成为历史;欧盟建立欧洲金融监管体系,构建了包括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在内的金融市场监管架构。国际层面,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在内的诸多国际组织提出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原则,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组织架构不断优化与完善,G20等国际合作机制的推进更是将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提升至全球政治层面。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危机暴露的市场机制缺陷和监管机制缺陷必须在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中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但是单单汲取教训显然是不够的,要避免陷入“危机——管制——金融抑制——放松管制——新的危机”的怪圈,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才是根本。传统金融监管强调监管与被监管者、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博弈,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如同“猫鼠关系”。问题是金融创新的本质就是为了突破监管和税收约束,市场创新力量往往超前于监管,监管的有限性和专业的滞后性使得监管者通常处于被动应对状态,加上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管竞争,监管者难以有效扮演“守夜人”角色。改变监管理念,核心是要树立有效监管思维。所谓有效监管,是“在充分实现金融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同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监管之路》第231页)。通俗而言,监管者在强化监管时,不能为了监管而监管,应有体察被广大监管者意愿的服务意识,这往小了说是为了提升金融机构的健康与活力,往大了说则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必然要求。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银行体系所受冲击不大,并为实体经济应对外部冲击、“稳增长、促调整、保就业”提供了较好的金融服务支撑。这种良好表现离不开良好的宏观基本面和稳健的微观主体因素支撑,银监会出台的一系列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监管的政策措施也功不可没。但是,未发生危机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美国次贷危机中表现出来的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不匹配等问题在当前中国客觀存在。中国的“一行三会”监管格局确立十多年来,一直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在金融混业经营日趋发展的背景下,对于跨行业、跨市场、跨机构的交叉性金融产品和影子银行的监管不可避免地存在监管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警示中国应在用宏观审慎监管填补金融监管体制真空方面作好相应准备。但就目前进展而言,完善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协调配合、互为补充的机制,中国依然任重而道远。微观审慎监管层面,《监管之路》从监管者与业界的互动,结构性产品和影子银行监管,流动性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监管资源合理使用等视角分析了当前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宏观审慎监管方面,作者深入讨论了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处置以及外部货币金融条件等问题。此外,作者强调了国际金融监管协作过程中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标准制定以及面临的欧美域外管辖权扩张等问题,在中国经济金融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金融机构海外经营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这不仅事关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同时影响中国海外金融权益的维护,需引起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将是未来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的重中之重。在金融领域,能否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看金融监管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对于关心中国金融发展的各界人士,要更好地理解、把握未来金融监管理念转变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其动向,最好抽时间读一读《监管之路》吧。

猜你喜欢
监管者金融危机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论国资委的定位调整
论国资委的定位调整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监管者识别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证券市场监管者和中小投资者博弈分析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