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的明代饮食

2014-08-01 07:30唐博
知识就是力量 2014年7期
关键词:吃素饮食

唐博

距今500年的1514年,是明武宗朱厚照在位的正德九年。朱厚照堪称明朝历史上最贪玩、最闹腾的顽主,有他的带动,再加上明代中期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整个社会开始逐渐崇尚吃喝玩乐,明代初期的节俭之风荡然无存。让我们穿越到500年前,看看那个时候的人们都吃些什么,喝些什么,他们的饮食生活与今天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呢?

创作于明代的《南都繁会图》,全称为《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是一幅生动反映明朝晚期城市生活的大型画卷。画卷所描绘的是明代的南都—南京城秦淮河一带的繁华景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当时方方面面的生活细节。在长达3.5米的画卷上,共出现了约100家店铺和1000个人物,细节生动,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南都繁会图》被誉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

帝王家“吃素”的传统

据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每天只吃两餐,主菜是青菜豆腐,每个月只吃两次肉。由此奠定了帝王之家吃素的传统。吃素的传统延续了一百多年。做得最好的当属当朝正德皇帝的老爹——明孝宗朱祐樘,他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日子都吃素,就连给大臣赐宴也用素食。即便是不吃素的日子,也尽可能减少屠宰。不过,大多数皇帝不喜欢这样的“苦行僧”生活。为了冲破吃素的祖宗家法,他们绞尽脑汁,想了很多歪点子。

当年朱元璋曾经规定,饭桌上必须要有豆腐这道菜,为了是让后代不忘节俭之风。而到了明宪宗朱见深(成化皇帝)当朝的时候,虽然还拿豆腐当主菜,但这豆腐可不是黄豆做的,而是耗费近千只鸟脑做成的,看起来白花花的像豆腐一般,实际上却完全丧失了这道菜的本义。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热衷斋戒道场,他倒是真吃素,不过这些素菜必须用荤血清汁调和,才能合他的胃口。

虽说吃素走了样,但皇宫里的主食、甜点和果品,还是有模有样,种类繁多。最常吃到的主食,当属大馒头、小馒头、花头鸳鸯饭、马牛猪羊肉饭。除了主食,还有名目繁多的甜点糕饼,比如大银锭、小银锭、像生小花果子油酥、黑白饼、甘露饼、大油饼等。在各种节日还有许多时令美食,如“捻转”“包儿饭”“熏虫”等。“捻转”象征一年五谷新味之始,做法是取麦穗,煮熟去芒壳,再磨成条。“包儿饭”是把精肥肉、蒜、姜剁成豆状,以此拌饭,再用莴苣大叶包裹起来吃,相当于肉饭团。“熏虫”只在每年农历二月二才能吃到,是把黍面枣糕用油煎食,或者用面糊摊成煎饼。木樨花开的时候,宫里还会用木樨花和面制饼。这些明代的节令风俗有许多一直保留到清代,甚至流传到今天。

逐渐兴盛的奢靡之风

正德年间,宫廷奢靡,王公大臣、富商大贾自然耐不住清贫,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当时的宦官钱宁专权跋扈,大臣们争相巴结。有一位官员设宴款待竟花费千金。要知道,当时各级官员的薪水并不高,在满足口腹之欲上大手大脚,绝对不光靠那点微薄的薪水。那个时候如果有个一官半职,同僚们似乎每天都有应酬。这都要归因于明孝宗朱祐樘时期为政宽大,允许官员游宴吃酒。到了正德年间,这个传统还是继承了下来。

当时的饮食已经相当的讲究,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们从小说的描写中就能找到佐证。《金瓶梅》讲的虽然是北宋末年的事,反映的却是明代中后期的市井生活。小说里有这样一段关于饮食的描述:

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后又放了四碟案鲜:红邓邓的泰州鸭蛋、曲弯弯王瓜拌辽东金虾、香喷喷油炸的烧骨、秃肥肥干蒸的劈晒鸡。第二道又是四碗嗄饭:一瓯儿滤蒸的烧鸭、一瓯儿水晶膀蹄、一瓯儿白炸猪肉、一瓯儿炮炒的腰子。落后才是里外青花白地磁盘,盛着一盘红馥馥柳蒸的糟鲥鱼,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

这里说的只是豪门大户人家的一顿普通的午餐。鸡鸭鱼肉,样样齐全,烹饪工艺多样,口感千变万化。日常饮食尚且如此,宴饮的豪奢程度由此可以推测。

不过当时的一些士大夫还是热衷吃得清淡、简单。正德年间的文学家顾清,有一次请状元钱福吃饭,只杀了一只鸡,买点肉、鱼而已。饮食作为一种文化,不仅仅反映社会风尚,与社会各阶层的品味喜好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天下之福为吴越口福

明代疆域辽阔,饮食的地域差异很大。不过大家有个共识:“天下之福,为吴越口福。”意思是明代的吴越两地(苏杭地区)堪称天下美食荟萃之所。那么这里又有哪些好吃的菜品呢?明代文人余怀开了个菜单,颇具代表性:

用惠泉水泼峒山寺后茶,烧兰溪猪,煮太仓笋,吃松江米饭。

这里提到的“惠泉水”“峒山寺后茶”“兰溪猪”“太仓笋”“松江米”都是当时有名的食材,而且所记载的烹饪方法也比较简单,成品的口味肯定都是清淡的。没错,这就是吴越作为“天下口福”的独特口味,主打清淡,使原味更突出,制作更细腻。

尚未出场的美洲新食材

生活在500年前,虽然当时的食物种类已经很繁多,但是有些东西你仍然吃不到。比如想吃个地三鲜,对不起,辣椒和土豆那时候都还没有呢,只能给您做个红烧茄子!想啃个老玉米,不好意思,这玩意儿大明朝的子民就没见过。想吃个爽口的凉拌西红柿也没门儿,它们统统都还在自己的老家待着呢!

不要惊讶,事实就是如此。玉米、花生、番茄、辣椒这些今天如此常见的食材,要再过几十年才能传入中国。如果再过一百年,西葫芦、马铃薯、番薯、菜豆、菠萝、番荔枝也摆上了人们的餐桌。许多烟民离不开的卷烟,其主要原料烟草也在那个时候登陆东土。而这一切的原产地,就是大洋彼岸的美洲。

这些作物传入中国的路径,一般有三条:一是从印度、缅甸传入云南,二是从中亚循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三是经海路传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其中,第三条路径的传入量最大,影响也最深远。最初这些作物的种植地域还只限于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即便是偶尔尝尝,也不那么容易。不过,人们很快发现,这些其貌不扬的新植物,种植方便、成活率高、产量较大,尤其是在土地贫瘠的北方种植,对于缓解干旱少雨、青黄不接等气候和季节条件带来的饥荒,减少饥饿导致的死亡人数,具有重要意义。endprint

于是,其后的两三百年间,玉米、番薯、马铃薯、花生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几乎遍及全国。高产量的美洲作物,使青黄不接时节的人们熬过饥荒,繁衍后代,养活了几亿中国人,推动了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正德年间,明朝的人口还不到1亿;三百年后竟然突破4亿,奠定了今天中国的人口规模。

美酒佳酿,精茗蕴香

正德年间已经有了不少的茶楼、酒馆,虽说星罗棋布于城市的各个地方,但更多地向水陆码头、繁华市区和名胜古迹集中,扎堆开店,逐渐形成了繁华的饮食街。比如南京的秦淮河畔就有“酒馆十三四处,茶坊六七八家”,扬州的酒楼“门迎水面,阁压波心”,风景旖旎,生意红火。在酒精和茶香的刺激下,全社会享受着饮食带来的人生快乐。

明代官府对酿酒没有管制,完全放开。酒成为人们的日用必需品,酿酒作坊和烧锅遍及城乡,饮酒之风在社会上盛行。

500年之前,人们可以喝到谷酒、果酒、花草酒和动物酒等不同种类的酒。谷酒就是粮食酒,有靠粟米、高粱为原料,比如黄酒和金华酒,经过高温蒸馏成为烧酒;有以豆类为原料,比如绿豆和薏仁入曲,造出豆酒和薏酒。果酒是用各种瓜果为原料酿造,度数较低,果味较浓,一般作为餐后饮料和平时消遣之用。花草酒以成品酒配合糖分、芳香草料或中草药混合制成,比如菊花酒。动物酒则以动物肉类配合其他原料来酿酒,比如羊羔酒就是用糯米和羊羔肉酿造而成。

“无酒不成席”,但在酒席上也要讲习俗。当时的人们饮酒讲究环境,极力追求良辰美景,经常以歌舞助兴。在经济发达的松江(今上海)地区,人们宴饮之时还喜欢游戏助兴,比如掷骰子、投壶、猜枚等。饮酒也有许多的说法。有些人本来有酒量,却刻意不喝酒,但禁不住主人盛情相劝,勉强开喝,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越喝越上瘾,甚至无需主人劝酒,自己主动开怀畅饮起来,这样的习俗被称为“下坡酒”。

酒与茶都是中国人心仪的饮品。中国人对茶道的讲究由来已久,唐宋之时,饮茶已由单纯的满足口福,逐渐演变为一种追求天人之乐和审美情趣的精神爱好,研末煎饮的“点茶”法满足了这样的细腻感受。然而,“点茶”对茶叶制作和茶水冲饮要求较高,无法保证随冲随饮,脱离百姓需求,有点不接地气。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废团茶,兴叶茶”,于是饮茶的方式由研末煎饮逐渐向沸水冲泡转变,饮茶程序更简便,很快就成了中国人喝茶的主要方式而延续至今。

冲泡方式的变化带了茶叶类型的变化。当时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寻常百姓,都对炒青叶茶情有独钟。将初摘的生茶在火上翻炒,称之为“炒青”。炒青茶和花茶遂成为明代饮用茶的主要类型。不过,身份不同,饮茶习惯的差异明显。上流社会和文人阶层崇尚“天然意趣”,讲求真水与品茶的和谐统一,强调“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追寻心醉神融的精神境界。而市井百姓则喜欢在茶水里放入干鲜果品调味,他们的茶水更像是茶、果、花、豆等的大杂烩,茶叶本身只是一种点缀。如果你在当时的茶馆喝到一杯“八宝青豆木樨金橘茶”,可千万不要惊讶哟,这其实正是那个年代的茶地道的味道!endprint

猜你喜欢
吃素饮食
吃素无法降血糖
夏季饮食三宜三不宜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吃素的猫
大熊猫为什么吃素?
吃素就一定健康吗
把癌从饮食中赶走
何为清淡饮食
吃素吃荤 互不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