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是常熟的一个古镇,因建在芦荡之中而与众不同。镇不大,人家相对筑屋,后门通河,前门是街,街巷就极其幽深。路面又全然铺就了石板,石板与石板间并不严实,故意留着空隙,能看见下面的流水,似乎整个镇子就浮在水上。
从街巷往里走,看两边屋舍,大都两层,木头横七竖八,结构巧妙,人多倚栏临窗,软语呼应。有旧寺数座,混杂于商铺之间,唯独门前蹲有石狮,石狮不威严,喜庆状可掬。也有老桥,连扯左右,荷就钻出石罅,近旁就是茶肆饭店。
进去坐下,茶要碧螺春,饭要卤汁面,正端详灶是不是七星灶,壶是不是老铜壶,忽然听到后窗外有“咿呀”声响,一只小鸟靠近,船上人和屋里人说笑,便得一篓鳑鲏鱼递进来。鳑鲏鱼是稀罕物,水质好才能生长,也是这里的特产。连呼“煎炸一碟来呀”,却有黑鹳白鹭就站在后门栏上,而三朵四朵芦絮飞进,上下飘浮,用手不可捉拿。
时不时听人唱《阿庆嫂》,京剧味不足,但极投入。循声步入一条短巷,唱声却息了,而巷外湖荡汪洋,风正紧,水面微皱,芦絮起落如云。岸边排列无数船,其状似极大的鞋。顺脚上去,摇橹的大嫂问:“去哪儿?”回答:“船到哪儿,人到哪儿吧。”船就箭一般驶进芦荡。进了芦荡才知神秘莫测,河道密布,港汊纵横,沿一处深入,芦苇愈来愈高,凉气袭身,万籁俱寂,只听得橹声和蜂鸣,有几分惊奇也有些许紧张,想武陵桃源也莫过如此吧。七拐八拐迷失了方位,却恰遇骤风,一时芦苇前呼后拥,这时却看见了远处的栈桥和桥端的芦亭,亭中有人喝茶说话,只听得一团“嗡”声,分辨不出话语。约几分钟后,风软下去,悄没声息。继续前进,道越来越窄,水越来越深,湖苇倾斜得不能摇橹,湖苇扑撒在船头,便看清了水中游鱼,而头顶上水鸟乱飞,一时有了奇思,这鸟入水为鱼,鱼出水为鸟,是相互转换的吗?得意自己不是诗人却有了诗情。
游了一次沙家浜,再也忘不了江南的这个古镇,记住了这片可能是中国最干净的水和水中浩渺的芦苇。
(选自贾平凹《进山东》,有改动)
游历感受
街巷幽深,碧水荡漾,芦苇荡尽在眼底,古朴与幽雅并存,让人感觉是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或水上泛舟,或在石板路上肆意行走。钻出石缝的荷婀娜娉婷,似姣好的江南女子;而那河中的小舟,如蝴蝶般穿梭在粼粼清波中。饮一壶茶,握一把纸扇,与黑鹳白鹭为伴,观芦絮飘舞,听鸟语啁啾,桨声欸乃,岂不快哉?
深度思考
假如在沙家浜建起许多星级酒店和游乐场所,你认为怎么样?请你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下面的资料,写下你的思考结果。
资料一:“张家界天梯”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武陵源景区内,有“世界第一梯”之称。从建成之日起,它是否影响自然景观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资料二: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以“中而新,苏而新”为设计理念,坚守“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借鉴了苏州园林的古典风格,使博物馆与周围的山水、园林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