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瑶池
大学社会捐赠作为公益性捐赠的一种,是指社会各方包括法人实体、自然人等给予大学的捐赠。无偿性、非交易性、非行政性、自主决策性、社会受益性、社会目的性是大学社会捐赠的特点。
一、大学社会捐赠中成本收益分析
(一)捐赠者的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分析。捐赠成本是指捐赠者向大学进行捐赠所产生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和沉淀成本等。(1)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捐赠者所捐赠资产的货币价值,如货币价值或者其他形式资产的货币价值。捐赠的物资是捐赠的最大成本。(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由于捐赠者放弃所捐赠的资产所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即如果捐赠者不进行捐赠,则这部分资产可以进行其他投资,从而带来相应的收益,而对大学进行捐赠后,这种收益发生的可能性则失去了。(3)交易成本。对于捐赠者来说,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捐赠对象,并了解其真实需求;作为受赠者也必须清楚地了解捐赠者的动机以及捐赠方式。因此,捐赠双方在选择搜寻目标、进行沟通、谈判与交流活动,拟定捐赠合同、进行资金或资产登记并转移入册等一系列活动时都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就是捐赠的交易成本。(4)沉淀成本。沉淀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产生的成本,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决策改变,也就是说一旦投资而无法收回的成本,将不能通过资产的转售或用作它途而得以收回或补偿。
2.收益分析。(1)提高社会影响力。通过捐赠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个人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得到间接的经济回报。比如:包玉刚先生刚率领的世界船王在1984 年一次捐资5000 万元人民币创办宁波大学,通过他的努力,60多位海内外宁波籍人士先后向宁波大学捐资近4 亿元人民币。(2)精神与心理上的满足感。从捐赠本身来看,追求精神与心理上的满足感是最为原始的动机,它具有最为明显的非交易性、非商业性等特点,是一种纯正的公益性行为。(3)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捐赠者所追求的既不是直接的经济回报,也不是公众认可,而是在员工中树立企业形象,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这类捐赠者大多为综合实力较强,竞争地位稳定的大型企业,其主要决策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道德修养。对这类企业而言,捐赠也是一种战略性的竞争手段。在选择捐赠对象方面,这类捐赠者多选择名气较高的大学、重大灾害的受害者等社会道德影响力比较强的受赠者。(4)加强与高校的合作。高校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具有生产社会资本的特殊功能,例如校友会、同学会等。有利于产生具有高度合作、信任以及互惠性的行为,降低其不确定性,这为企业拓展社会资本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企业给高校捐赠的同时也能取得高校给予的一定的回报,例如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为企业输送高层次人才等。
(二)受赠者的成本收益分析
1.受赠者成本分析。受赠者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捐赠而进行的货币支付,主要有开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等。(1)开发成本。又叫搜寻成本,即信息搜寻等成本,指为找到捐赠人或公司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时间、精力及各种风险的总和。捐赠资金是一种稀缺资源,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能获得这种资源。大学为了获得捐赠必定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对社会捐赠进行开发。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捐赠机制,大学作为受赠者,募捐工作需要支付大量的开发成本。(2)管理成本。大学一般要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来筹集募捐,并对捐赠的物资或资金进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就是受赠者获得捐赠的管理成本。(3)风险成本。捐赠收入作为大学办学经费的来源之一,它首先必须是投资者合法的盈利收入,其次它不应是直接非生产性领域的寻利活动。由于受赠者难以完全掌握捐赠方的所有信息,故存在一定的代理风险。因此,在信息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捐赠双方产权界定也将越清晰,不确定性和风险就更容易把握,谈判合作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2.受赠者收益。受赠者收益是指大学通过捐赠所获得的总体收益,主要包括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1)社会收益指通过社会捐赠活动中,大学所得到的相应收益,包括大学影响力的扩大,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加强,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资本等。(2)经济收益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他是指受赠者通过捐赠活动获得了资金金或其他形式的收入,包括增加了大学的办学经费,扩展了大学的资金来源。
二、我国大学社会捐赠的现状
1.捐赠总量少,占教育总经费的比重偏低。当前,我国大学社会捐赠的总额和所占比重都较小,政府拨款仍是我国大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因此多渠道多元化的教育成本分担己经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方向。除此之外,我国的社会捐赠还倾向于一边倒,一方面优势资源向数量有限的“名校”集中,如清华、北大等,另一方面众多急需捐赠的普通大学苦于“无米下锅”。
2.财富观念的陈旧与财富缺乏安全感阻碍了公众捐赠。我国历来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其“中庸之道”、“藏富不露”等私有财产保护制度方面的缺陷使得人们普遍有着浓重的家族意识,认为辛苦创业是为了子孙后代留家产,同时也担心捐赠会“显富”,这也是很少有人主动向大学捐赠的原因。加上国内社会保障体系极度缺乏,生存的高风险性,都抑制了捐赠者的社会捐赠热情。
3.国家法律法规不健全,支持力度不大。我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中虽然制定了免税制度,但条件比较苛刻,税收激励机制不够。根据我国2008 年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一公益性捐赠扣除比例规定过低,超出标准的部分还要纳税。
4.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有效的宣传措施。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校友会,还有一部分成立了基金会,主要开展一些社会募捐活动。但一直以来的国家单一投入使得众多高校形成了依赖的惯性,高校更多重视的是如何从国家财政上争取到更多的款额,对社会捐赠认为是小头而忽视其重要性。尤其是地方大学,虽然设立了校友会或者基金会,但形同虚设,没有专门的组织、人员和机构,也没有专门的网页和宣传材料,同时缺乏系统的计划和远景规划,起不到实际的引资效果。
三、大学吸引社会捐赠的措施
1.建立专门的筹资机构,使募捐制度化、规范化。大学应增强募捐意识,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来负责筹集社会捐赠,该机构主要任务是:(1)制定详细的募捐计划和目标;(2)制定并完善各项筹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社会捐资管理的水平;(3)学习并研究筹资技巧和筹资策略,主动地筹集社会捐赠。
2.设立多样的捐赠形式,拓展社会捐赠的途径。目前,现金和有形资产是我国大学获得的社会捐赠的基本形式,其他形式的社会捐赠还不多,这种相对单一的捐赠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获得社会捐赠的可能性。因此,大学应该多探索固定资产、债券、股票等其他社会捐赠的形式,设立各种基金和多样化的捐赠机会,以满足不同捐赠者的需求。
3.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培养在校生对学校的感情。校友是大学的主要捐赠者之一,学校应及时了解校友状况,锁定目标群体,增加筹资的针对性,提高筹资效率。而在校生对学校的较高的满意度、荣誉感和强烈归属感会增加其与母校的感情以及对学校的捐赠。因此,学校应加强爱校教育,培养在校生对学校的感情,提高教学质量,以争取未来的捐赠。
4.增强与捐赠者的联系。捐赠对学校的募捐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学校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捐赠。对已有的大额捐赠者,要保持与他们的密切联系,争取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期获得后续的捐赠。学校还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如学校建筑物、奖学金和基金命名权等物质或精神的激励政策,激发捐赠者的捐赠热情。
5.改进激励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从政府角度看,必须改进激励机制,加强私人财产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政府应该出台更有利于捐赠的法律法规,扩大捐赠税前扣除适用范围、提高扣除比例,放松捐赠机构资格限制;同时也应加强对社会捐赠的激励,允许企业捐赠超过当年扣除限额标准向后年度结转扣除,简化免税手续,提高民众的社会捐赠热情。鉴于今后高校社会捐赠方功利色彩会逐渐消退,个人价值实现的目的逐渐增强,政府可以因势利导,仿效英国制定不同的爵位,授予那些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普通市民,表彰他们的社会成就。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