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交际语言

2014-07-30 01:41王庄林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马群蜜源鲍曼

王庄林

动物的声音语言

大多数动物都会发声鸣叫。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在动物之间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就成了它们的“语言”。当然,这只是它们的“语言”,我们人类仍无法完全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

蟋蟀的声音清脆动听,像乐曲一样,能够表现出它们的“感情”。在雌雄相处时,那轻幽的声调犹如情人窃窃私语;在独处一方时,会发出强音招引“朋友”;在互相格斗时,则以高亢的鸣声来助威。

猪通过简单的呼噜声来表达对主人的情感;雄海豹用大声咆哮来表达它们保卫自己领土的意图;松鼠则发出啁啾的声音和颤鸣来宣布它们的领土权。至于犬吠、马嘶、虎啸、狼嚎、狮吼、猿啼等也都是动物信息或情感的交流。一般来说,动物在异性相互吸引、求偶交配时会发出欣喜欢快的鸣声,而在痛苦感伤时,又会发出委婉悲凉的鸣叫。

动物的声音是用各种方法产生的。青蛙鸣叫时,它的两颊会鼓起圆圆的气泡,犹如两个小皮球,随着口腔吸气的流动时胀时缩。原来青蛙除了有两条声带之外,在咽部喉头两侧还有一个共鸣的装置,这就是可伸缩的鸣囊。两边的鸣囊起着共鸣作用,所以青蛙的声音特别宏亮。

蝉有套与众不同的发音系统,它不是从口腔发出声音,而是用肚皮“说话”。雄蝉腹部两侧各有一块卵形的发音膜,薄膜由于肌肉的收缩而振动发音,再经腹部的特殊扩音系统而使音量加强,振动频率会根据肌肉收缩的松紧程度而不断发生变化,声音也时高时低。蜜蜂、蚊子“嗡嗡”的鸣音是靠翅膀的摩擦振动产生的。昆虫的膜状翅膀的振动频率很高,蚊子每秒振动160~500次,蜜蜂一般每秒振动约440次,每秒振动次数越多,声音越尖利;振动次数少,声音就显得低微柔和。

动物的气味语言

动物还常常靠体内腺体分泌一种微量化学物质进行通信联系。这种微量化学物质被生物学家称为信息素。而这种信息素常伴有特殊气味,在空气中扩散迅速,达到引诱异性、追踪群体、分散、迁移或冬眠等目的。这种气味虽然不发出声音,可也算是一种语言,生物学家称其为“气味语言”。

目前,人们已经查明一百多种昆虫的气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如引起同种异性个体产生性冲动与配偶行为的性气味,帮助同类寻找食物、迁居异地指引道路的示踪气味,通知同种个体对劲敌采取防御措施的告警气味,召唤同种昆虫聚合过冬的集合气味……

生物学家曾把一种船舸鱼捉起后再放到河里,结果河里所有的鱼都逃离了。原来鱼的皮肤里有一种警戒激素,一旦它的皮肤受伤,这种警戒激素就会在水中迅速传播开来,其他的鱼就会隐蔽起来。

一只老鼠遇到另一只陌生的老鼠时,就会竭力撵走不速之客,甚至会把对方咬死,因为陌生老鼠身上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

雄鹿在求偶时也有一种奇怪的行为。它身上有几个芳香腺,两个在内眼角,一个在尾下,一个在腹部,两个在后足跟,每个蹄子上还各有一个。它把芳香腺往树上擦,树上便留下了自己的气味。这种气味雨打风吹都不会消失,雌鹿闻到后就会跟踪而来。

几乎在所有动物中,气味语言都是它们互相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这些特殊的气味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还有待于科学家们进~步探索。

动物的行为语言

动物还会用不同的行为来表达它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一匹马需要搔痒时,它会去咬另一匹马的后颈或肩部以及需要搔痒的部位,另一匹马能领会它的意思,转身去轻咬同伴需搔痒的部位。长颈鹿在发生危险时,用猛烈的奔跑来传递警报给同伴。瞪羚的尾巴内侧和臀部呈白色,当它竖起尾巴时,就成为一种醒目的信号:如果它的尾巴下垂不动,就表示平安无事;如果它尾巴半抬,就表示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它尾巴完全竖起,白色完全显露,就表示发现危险(题图)。

蜜蜂除了会发出“嗡嗡”声之外,它的盘旋飞舞也是一种“语言”。但这种“语言”是有地方色彩的。如意大利蜂在9米以内发现蜜源,它会跳起“圆舞”;蜜源超过9米,它就改跳“镰形舞”;蜜源超过37米时,它又改跳“8”字摆尾舞。印度蜂在距离蜜源几米时,就要跳“8”字摆尾舞,而节拍却较缓慢。目前,科学家们仍无法解释动物的这些行为产生的根源。

有趣的人与动物对话

55岁的德国妇女卡罗拉·鲍曼曾戴上一顶奇特的有“耳朵”的“帽子”,缓缓向马群走去。她离马群越来越近了,马儿们警觉地抬起头,一动不动地盯着这位不速之客。突然,奇特的一幕出现了:一匹黑色的马离开马群向鲍曼走来,俨然一副领袖派头。它走了几步又停下来,蹄子踢了踢草地,接着向前走去、鲍曼此刻正将“帽子”上的“耳朵”直直地指向那匹黑马。那马似乎明白了“耳语”的含义:“你可以想念我。”

鲍曼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马鬃……接着,鲍曼把“耳朵”的位置调整了一下,一只朝前,一只向后,表示“我想和你一起玩耍,我很温柔”。黑马看来理解了,它靠得更近,闻了闻鲍曼的衣服,然后朝马群扬了扬头。这时,一匹小马驹离开了马群,踱到鲍曼的身边……

近些年来,美国科学家采用聋哑人手势语、塑料片符号甚至计算机键盘等方法与猩猩进行交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黑猩猩在人的强化训练下,能逐渐学会100~400个常用词。如黑猩猩沃休在4年中学会了130个手势语,柯柯6年学会了395个手势语,萨拉掌握了130个塑料片符号的含义,拉纳学会了一种叫做“耶基斯语”的经过改造的英文,也能通过计算机键盘与人交谈。

猜你喜欢
马群蜜源鲍曼
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蜜源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开心
2014-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准噶尔盆地的下午
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综述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与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