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摘要:“新文化运动”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要了解思想解放运动,需要了解运动中的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主张。本文以胡适为例,试图说明高中历史教学中讲授“新文化运动”时需要多介绍一些思想家的生平和主张,增强历史的细节感。
关键词:胡适;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思想主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41-02
新文化运动发生至今将近一百年,它是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坐标,在这场曾经引起社会思潮大变革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就是胡适。按照高中历史课程的课时设定,胡适的分量并不重,于是他的形象也就不那么丰满,可是若就这样匆匆地掠过,真有一种与大师擦肩而过的遗憾感。高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两次机会能够接触到胡适,一次是在语文课中学习胡适的散文《我的母亲》,另一次是在历史课中学习“新文化运动”。
以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历史教科书为例,对胡适的介绍篇幅分别如下:人民版三次提到胡适,分别是介绍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胡适与李大钊展开的问题与主义的讨论。人教版、岳麓版均是两次提到胡适,与人民版相较删去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从出现次数来看,人民版多介绍了一次胡适。从文图篇幅来看,人民版和人教版基本相当,呈现了一幅胡适的头像,对于胡适倡导的白话文运动也都以简单的文墨作了介绍;岳麓版较前两者则更为充实、生动。图片选用了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人的合影以及胡适执笔作文时的一张照片;正文部分单列了“胡适与白话文”一个子目,将胡适作为白话文运动的核心人物来介绍,在“文化平民化”这一子目中又以相当的篇幅介绍了胡适。三个版本中,岳麓版中的胡适更加生动具体。
新文化运动的几位代表人物中,高中学生最为熟悉的当数鲁迅,这要得益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由于历史必修一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陈独秀、李大钊也就不陌生了;蔡元培是北大校长,加之他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宗旨,教师在上课时也一定会加以介绍。相对而言,胡适就会简单处理;如果再受旧课程的影响,还会将胡适作为保守力量的代表。比如会说白话文运动中胡适主张的是形式上的新文学,陈独秀主张的是内容上的新文学;会说“问题与主义之争”中胡适与李大钊的论战标志着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裂,李大钊进步为无产阶级,而胡适依然停留在资产阶级阵营中从而反对马克思主义。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不了解甚至还误解了胡适。
高中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会了解到一个与历史学科中不同的或者更加具体的胡适。苏教版高中语文(以下版本同)散文选读中收录了胡适的《我的母亲》,从这篇文章里我们读到了一个对母亲深深眷恋的胡适。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五)中收录了卞毓方的文章《煌煌上庠》,以文学而又写实的笔法描绘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作者指出胡适在“赠友人梅光迪的诗中率先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又将自己文学革命的主张汇成《文学改良刍议》,“用复写纸抄了两份,一份给了《留美学生季刊》,另一份……寄给了远在上海的《新青年》。……这篇试探性的‘刍议,正搔着老牌革命家陈独秀的痒处。……随即作了一篇《文学革命论》为之推波助澜。他称赞胡适是文学革命的急先锋”。可见胡适在文学革命中是激进的、领军式的人物而非保守的改革者。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五)中收录了鲁迅的《阿Q正传》,在序中鲁迅颇费笔墨地说明了阿Q本名的无从考证,最后说道“我所聊以自慰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颇可以就正于通人。至于其余,却都非浅学所能穿凿,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将来或者能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我这《阿Q正传》到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了。”文章的页下注中指出“胡适在1920年7月所作的《〈水浒传〉考证》中自称‘有历史癖与考据癖”。高中语文《〈红楼梦〉选读》的第一篇文章是茅盾的《红楼梦》导言,学生惊讶地发现原来“曹雪芹的事迹家世、著书时代等等,却到最近,才由胡适之先生考定”。可见,胡适果真是有考据癖的学者而且还真考据了极具价值的文学历史信息,也证明了胡适在治学中是严谨、重证据的,如他自己所说,“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这也和他师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有莫大的关系。
以上内容是学生通过教科书可以认识到的胡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相关内容串联起来阅读。除此之外,以高中生的认知水平他们还可以再多了解一些胡适,这不仅有利于更客观地认识新文化运动,也可以带给学生一些思考和启发。
胡适的生平:胡适少年与青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正是中国新旧社会交替的折射,6岁开始在家塾读书,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14岁时进入新式学堂并阅读了梁启超的《新民说》和邹容的《革命军》,15岁时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20岁赴美留学最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7岁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教授。胡适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既奠定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也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桎梏作用;青年时代亲历西方的教育,能够更鲜明地对比两种思想文化在推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胡适的一些观点:
1.关于英文学习。“这些英文教习,只会用他们先生教过的课本。他们的先生又只会用他们先生教过的课本。……怪不得和现在的思想潮流绝无关系了。”“我们学西洋文字,不单是要认得几个洋字,会说几句洋话,我们的目的在于输入西洋的学术思想,所以我以为中国学校教授西洋文字,应该用一种‘一箭双雕的方法,把‘思想和‘文字同时并教。”(《归国杂感》,原载于1918年1月出版的《新青年》四卷一号)主张学习英文不仅是学习一种语言工具,更重要的是通过英文去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新知。
2.关于主义的看法。“主义初起时,大都是一种救时的具体主张。后来这种主张传播出去,所以叫他做‘某某主义。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了一个抽象的名词。‘主义的弱点和危险就在这里。”(《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原载于1919年7月20日《每周评论》第31号)看《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全文,会发现胡适是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与主义”的,这种思考问题的角度还体现在他对教育教学的建议,“列为办学堂,尽不必问教育部规程是什么,须先问这块地方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奉劝列位办学堂,切莫注重课程的完备,须要注意课程的实用。”(《归国杂感》)
3.关于国家文明的思考。“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慈幼的问题》)高中学生至少可以很惊醒地思考自己的闲暇时间,也能够感受到胡适对民族命运的关怀。
这位20世纪初的时代精英其思想即便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闪烁着智慧之光,有些文章可以消除对他的误读,有些文章仍能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思考。要更接近真实地了解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需要更多地理解运动中各思想家的思想;要更紧接真实地了解思想家的主张,不可或缺的方法是阅读他的文章和著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