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社民
一、问题的提出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制度。制度如渠,行为如水。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提高企业制度化管理水平。每次大型体育运动会都是在一片欢呼声中胜利闭幕。这些体育运动会除了留给人们无穷的欢乐,也留给人们许多思考。如促进科技进步、社会文明,激发进取精神,倡导和平与和谐,加强人类沟通等。其中,运动会所建立的各项规则及其执行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原则就值得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学习和借鉴。
二、全面、具体、权威、执行有力的比赛规则是运动会顺利进行的保证
1.运动会制度建设的全面性。实现科学化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全面的规章制度。体育比赛是一种竞争。这种竞争活动是在体育运动的规则下进行的。规则是保证运动会各项比赛顺利进行的基础。重大的运动会一般设几十个大项、几百个小项的比赛。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设28个大项302个小项。列入比赛的项目,都有详细可操作的比赛规则、裁判和记分标准以及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这些规则、制度被各国运动员、裁判员和公众所熟知、认可、遵守。因为有全面而系统的各项规则,体育运动才能普及,体育比赛才能正常进行,奥运会也才能不断续写辉煌。
2.运动会各项比赛规则的具体性、明确性、可操作性。运动会的每个比赛项目都有具体的动作要领(质量标准)和可衡量的指标(数量标准),无论哪个国家的运动员、裁判员都十分熟悉。如,高度指标(跳高)、长度指标(跳远、标枪等)、时间和速度指标(跑步、游泳等)、重量指标(举重)、进球指标(足球等)、准度指标(射击等)、分数指标(排球、乒乓球、跳水等)、动作规范(体操等)、裁判的评分标准等。这些指标是具体的可计量的,方便运动员按规则训练和比赛、裁判员按标准评判。
3.运动会比赛过程的公开性。公开制度和制度的执行过程有利于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体育比赛是在阳光下进行的。每次运动会上,无论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都是在千人或万人的体育场的观众和亿万电视观众的注目下进行比赛、裁判、评分等。所以,比赛过程、记分过程及其结果都具有高度的公开性。这种公开性提高了监督的广度、深度,增强了监督力量,极大降低了人为弄虚作假的可能性,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纠错。
4.运动会制度执行的公平性。公平是运动会的真正灵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运动会上的比赛规则和记分标准对所有运动员都是公平的。遵守体育比赛中的竞争规则就成为运动员、裁判员的最基本的义务。所有参赛者和裁判员都必须遵守相同的规则。违反这个规则,无论是谁,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必须接受处罚。多次违反、故意违反、严重违反这些规则,通常会被取消其比赛资格或终身禁赛。所以,运动员、裁判员都十分敬畏规则。
正是全面、严格、规范、可操作的各项规则和公开、公正的规则执行才使庞大而复杂的运动会变得非常简单,使每次比赛的结果令人信服,从而保证了人们欣赏到赏心悦目的比赛,才使运动会成为一个地区、国家或全世界的盛会。
三、借鉴运动会的经验,提高企业制度化管理水平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管理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管理活动,它涉及人事、财务、技术、市场、信息、安全、生产、销售、物流、质量、分配等多个领域。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与持续经营的时间,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提高制度化管理水平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保证。企业管理者应当学习和总结运动会上各项规则的制订及执行所产生的经验,提高企业制度化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制度是防护网,防护网越全面、严密,越有利于堵塞各种漏洞,有利于规范、约束、引导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做正确的事。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经济责任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等。其中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人事、生产、财务、销售、科研、质量、安全、采购等。以保证事事有制度可依,人人有制度可循。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制订过程中,企业要按照与时俱进的思想,随着企业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改和调整制度的具体内容,使企业的制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适应企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企业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企业越发展,越需要全面而系统的制度支持。所以,企业发展中必须不断完善制度、创新制度,让制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建立可行性的企业管理制度。可行性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前提。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必须具有可行性。符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具体、明确、为多数人拥护的制度就是具有可行性的制度。科学合理、具体、明确的制度有利于人们依法办事。如岗位管理制度,按岗位性质,具体规定每一岗位的岗位名称、任职条件、工作项目、工作依据、工作权限、工作标准、工作责任、责任追究及责权利关系等内容,明确各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工作程序等,就能形成一整套工作上相互协作、相互约束、相互促进的工作秩序,也能防止工作中的相互推诿等现象。为此,企业要做好制度制订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时学习、研究国内外相关企业管理制度。让更多的专业人士、企业员工或专家等参与制度的讨论、协商,再经过企业的法定程序(如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等)通过并颁布。这样,经过“协商-起草-修改-试行-再修改-颁布”的过程,才会制定出科学合理、具体、明确、为多数人接受的制度。
3.做好制度执行的各项准备。(1)有效宣传制度。企业必须大力宣传制度。每一项制度出台后,企业都要通过不同方式(内部广播、会议、培训班、墙报、网络等)向广大员工宣传制度的具体内容,讲解制度执行的意义等,让人们熟悉制度、理解制度、接受制度。使人们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了解违反规范的后果。同时必须对新员工进行制度培训。通过宣传、思想教育和培训,促进人们养成自觉遵守制度的习惯。(2)领导以身作则,执行制度。古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自身具备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领导带头执行制度是保证制度真正执行到位的关键。企业的各级领导,每个岗位上的管理人员都必须首先带头执行各项制度,从而使企业内部形成人人自觉遵守制度,维护制度,监督制度实施的良好氛围。
4.提高制度执行的严肃性、严格性、公开性、公正性、时效性。(1)严格执行制度。在企业管理中要坚持“一切按制度办事”。任何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企业要通过各种制度来规范管理人员及员工的行为,管理人员和员工是依据其共同的制度而不是以个人喜好、领导脸色等来完成岗位工作,处理各种事务。在严格执行制度中,要正确处理制度化管理与情感管理之间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2)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制度,严格监督是关键。企业必须把自我监督、群众监督、专业监督和领导监督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使各种监督不流于形式。同时,要对监督者进行监督。(3)建立制度执行的考核机制。考核是检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评价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可行和便于操作的方法。为了实现考核工作的规范性,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流程和办法,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中。坚持考核的全面性、经常性、公正性和具体性。增强考核过程及结果的公开性。把考核结构与相关人的经济收入、工作岗位、职务职称晋升相联系。提高考核优秀者的收入,提升他们的职务或职称,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或降低他们职务、职称等。真正发挥考核的作用,只有这样有利于制度的执行。(4)提高制度执行的时效性。古人讲:“赏不逾时,罚不迁利。”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对工作中违反制度的行为未能及时发现,未能及时处理,导致长期不严格执法,使错误的行为漫延,使个别人的违规行为成为集体的违规行为,以致造成重大事故。因对执行制度优秀者不能及时肯定或表彰,以致这种好的行为未能及时推广,甚至消失。重视制度执行效果的反馈,重视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制度意识有利于提高制度执行的时效性。
如果我们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能像运动会那样,事事有规则,人人守规则,公开、公正且严格执行规则。这样,一切工作进展会更顺利,管理工作效率将极大提高,管理工作成本会大幅降低。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就是为人们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这个公平环境要靠一系列规则来保障,靠对规则的有效执行来体现,靠公开、透明的监督来实现。
(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