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卿
当柯达、富士从胶卷业成功跃入数码相机产业,并成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时候,不具备同等实力无法复制这一产业路径的乐凯只能立足自身优势,在其他领域开疆拓土。
作为在京工作的保定人,李亮几乎每周都要回家。周五下班以后,他会直接来到北京西站,在站内东侧的一排自动售票机上,程序式地通过触摸屏、插卡支付,拿到一张机器左下方吐出的火车票。
从进站到拿到车票,用时不超过5分钟。这对于以往在窗口排队买票来说是不可想像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亮才得知每次回家用的蓝色火车票居然是老家的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乐凯集团)生产的。对于乐凯他并不陌生,儿时的记忆里,乐凯生产一种可以锁定时间留住青春的小盒子,家里的很多照片都是由这个小盒子生成的。遗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他明白小盒子被称为胶卷的时候,乐凯却慢慢淡出了他的视野。
两年前,当他听到乐凯停产胶卷消息的时候,略感失望之余对乐凯后续的发展捏了一把汗。而今,当得知乐凯以这样的形态重新回到消费者身边时,他感觉有点自豪。
车票只是乐凯转型的代表产品之一。3月13日,乐凯生产的太阳能电池背板首次批量销往中国台湾。
乐凯集团副总经理王英茹说:“乐凯其实早已意识到危机的来临,转型已在悄悄进行。”最新的消息是,乐凯近日研发成功了面向电动汽车领域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填补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空白。
陷入焦虑
乐凯即曾经的第一胶片厂。建厂后生产出了中国第一代照相软片、黑白电影正片、彩色电影正片、民用胶卷等一系列产品,逐步发展为我国电影胶片产业和特种感光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而随着电视机进入家庭,电影工业急剧下滑。这给乐凯带来了严重危机。但乐凯凭借着在电影胶片时代的技术和人才快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彩色胶卷、彩色相纸。
从电影胶片向民用照相材料的转型,使乐凯名声再次大振。上世纪90年代,胶卷市场上红(乐凯)、黄(柯达)、绿(富士)三足鼎立,争战激烈,乐凯彩色胶卷夺回国内20%市场份额,但新的危机却不期而至。
14年前,一场国际影像感光技术会议在加拿大召开。会议争论的一个焦点是,数码成像技术能否赶上或者取代传统的银盐感光成像技术?
此前,乐凯领导层曾经到柯达公司参观,并在那里见到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一个约单人沙发大的设备,拍出来的效果却远远不能与胶卷相机相比。
会议争论激烈。但对数码成像质量总的评价比较差,图像没有层次,专业人士都不认可它的质量。质量与银盐成像相差太大,不可能取代银盐成像。未来成像很可能是数码和银盐并行存在的格局,两个技术及产业系统各有各的市场。
彼时,数码新技术的浪潮席卷而来,已经对传统银盐技术形成威胁。而参加会议的柯达、富士、乐凯等却没有把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放在眼里。随后的几年里,数码成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分辨率提升两个量级。
在随后的10年时间里,传统胶卷产业被打得溃不成军。曾经的巨头柯达不得不于2012年1月正式宣布破产。有着150多年历史的银盐成像技术体系和坚固庞大的产业堡垒,就这样被数码成像轻易摧毁。
面对数码技术的崛起,对传统银盐感光材料生命周期的“全行业误判”一度对影像行业“三剑客”柯达、富士、乐凯产生了致命性的打击。这充分证明,技术上的垄断优势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永续发展,而一次战略性失误就可能断送一个企业。经过这次洗礼,柯达、富士等传统的影像材料企业纷纷启动战略转型,不再大规模扩张,而是不同程度进行战略收缩,依托自身核心技术优势,进行适度、专业化生产。
艰难转型
乐凯再度走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上。乐凯、柯达在数码影像行业迅速被富士等竞争对手超越。等到乐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匆忙中做了很多零星的尝试,比如数码相机、喷墨耗材、彩扩机、立体照相等等,但都不是很成功。
乐凯试图继续在熟悉的影像市场称王,转型的突破点放在数码成像新技术上。然而几年探索下来,却发现自身始终无法真正掌握新的成像核心技术,比如数码相机的制造技术。乐凯的确拥有从胶卷胶片市场延续下来的终端优势,但忽略了数码时代成像技术的核心是芯片,是微电子,而不再是传统的化工材料。
三巨头中,乐凯一直将自己定位为跟随者。柯达、富士能够从胶卷业一步跳跃到数码相机产业,并成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这并不意味着乐凯也具备同样的能力,继续复制柯达、富士的数码相机产业路径。因为柯达、富士在全球各地拥有庞大的产业链,是两个横跨多个产业的商业帝国,而乐凯只是在银盐成像技术方面具备抗衡柯达、富士的实力,在其他产业上比如数码相机上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几次不成功的尝试让乐凯一度陷入彷徨。与此同时,它的竞争对手富士却早已暗度陈仓。2003年,一位叫刘军英的乐凯中层管理人员,几次接待慕名而来的韩国客商,询问乐凯能否生产平板液晶显示器上的电子光学级薄膜。刘军英当时的身份是乐凯集团薄膜厂厂长,1993年调到片基厂当厂长开始接触胶卷薄膜,是个有着数十年薄膜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的专家。刘军英是个有心人,当他有意识地向来访的韩国、中国台湾客商以及由他们介绍的上下游客户了解后,大吃一惊,胶卷老对手富士早已胜利大逃亡,在平板液晶显示用的TAC薄膜上成就新一代霸王。
在影像产业,对薄膜的精度只要求达到化工级。而升级产品电子光学级薄膜,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第三代平板液晶显示器上。富士正是敏锐地抓住了这个产业机遇。
根据全球数字成像和平板显示技术发展趋势,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2005年,乐凯集团果断决定:紧紧依靠乐凯50年积累的“配方、涂层、成膜”三大核心技术,加快影像记录材料和印刷材料向数字化转型;拓展光学薄膜及其带涂层深加工产品,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中高档PET光学薄膜制造商与面向平板显示器和新型电子行业带涂层薄膜深加工产品的生产科研基地。endprint
另一个大趋势是,在国际上平板液晶显示器取代CRT显示器,彩电、电脑都将采用平板液晶显示器,市场需求量即将出现井喷,而且这种高速增长带来的井喷需求至少可持续5至10年。中国是制造大国,仅中国境内对平板液晶薄膜的需求规模每年就达100亿元以上。乐凯投入到对电子光学级PET薄膜的研制中。
短时间内,乐凯集团实现了平板显示光学薄膜、股份公司实现了太阳能电池背膜等新业务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成功开发出光学级聚酯薄膜、抗静电聚酯薄膜、背光源扩散膜、触摸屏硬化膜、TAC膜等液晶显示器用多种光学功能膜产品。
2009年,乐凯集团推出了全球首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面印彩色数码相纸,改变了160多年来照片只能单面成像的历史;医用干式非银影像记录材料的开发成功打破了国外企业对数字医疗材料的垄断,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反映印刷版材最高水平的“华光”CTP系列版材填补国内空白,成为国内印刷材料第一品牌。
再度幸运
2005年的一个日本专业展会上,乐凯员工了解到国外有一种背面涂磁的火车票,当火车票通过检票口,检票设备通过磁粉自动识别,当时在国内还是空白。乐凯认为技术难关在涂磁上,热敏技术与他们之前掌握的磁记录技术,同属于新材料行业的涂层技术,乐凯更有优势,更容易做到触类旁通。
随后,研制这种当时国内还没有的涂磁火车票热敏纸被立项并创办了乐凯磁信息材料公司。技术难关一个个被攻克,最终乐凯掌握了这项技术,并迅速应用到当时刚刚建成的北京地铁13号线上。
乐凯磁介质火车票是带有全涂磁层和热敏层的磁记录纸,具有抗磁干扰性强、磁信号读写灵敏度高的特点,即使磁票揉成一团,铺展后仍能正常使用。同时,乐凯拥有世界领先的热敏高保存技术,做为记录可视信息上的热敏层,具有耐候、耐温特性,字迹保存达10年以上。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007年,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原铁道部对高铁火车票用纸进行招标。乐凯新材料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参与竞标的厂商,与国外三四家知名公司同场竞争,拔得头筹。“能够同时拥有磁记录与高保存热敏核心技术的企业,国内只有我们一家。”据刘彦峰回忆,当时他们提供了5000张车票样品,在与国外设备进行配套试验时,没有一张出现错误。
薄薄的火车票纸,不仅在2007年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新产品”,还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新材料目录”。如今的乐凯新材料公司,已经在磁记录、热敏、热转移等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核心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
淡出胶卷的乐凯,凭借独创的“磁介质火车票”,又重返百姓生活。
2012年12月26日,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的牌匾在乐凯集团保定总部揭开了红盖头: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改制后的乐凯集团定位于战略性新材料供应商。
印刷影像材料方面,乐凯在巩固胶印版材(CTP版、PS版)国内行业龙头地位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发展绿色印刷品。“十二五”以来,成功推出了一系列符合绿色印刷要求的新产品:TP-G面处理热敏版和低化学处理紫激光CTP版正式投放市场;柔性树脂版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R394、R284、R170等柔性树脂版产品。乐凯绿色印刷品的成功上市,不仅再一次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并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绿色印刷的进程。
在高性能膜材料方面,乐凯光学级聚酯薄膜(PET)行业影响力持续增强,并在产品质量、成本、系列化和市场方面保持国内领先优势。与此同时,扩散膜、硬化膜、增亮膜等产品成功打入中高端市场,销量大幅提升;扩散膜、高性能膜双双进入亿元产品行列。光学级TAC膜市场需求大,乐凯是全球7家生产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乐凯在该领域的市场地位和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
新能源用高性能膜材料是乐凯集团依托自身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又一个新的布局。太阳能电池背板产品系列化不断完善,并快速成长为乐凯集团的支撑性产品之一。太阳能电池用EVA胶膜和面向电动汽车领域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成功开发更加夯实了乐凯在新能源膜材料领域的发展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