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林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实践及改进对策

2014-07-28 12:03陶来玉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黄山区隔离带林带

陶来玉

摘 要: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对保护黄山森林资源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近年来,黄山区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政策支持、技物配套、目标考核、综合服务,使该工程取得初步成效。针对存在问题与不足,提出对策建议: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健全工程监管体系,落实长效管护措施,规范档案管理等。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S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106-02

1 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在黄山区的特殊意义

森林火灾破坏性大,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投资较少,防火长效,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黄山区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属重点林区,是“生态保护与利用”主体功能区和全省“两山一湖”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境内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和“江南翡翠”太平湖均以森林为生态本体。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是黄山区实施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战略的根本性举措,对于保护黄山和黄山区及周边森林生态资源,建设“三绿三宜”现代国际旅游区,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黄山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

2.1 思路、目标和原则 突出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和重点性,全社会、全方位参与,建成全面、完整的涵盖重要区位、高火险区的优质高效生物防火带网,实现森林防火长治久安;突出重点,由主到次,循序渐进布设防火带网;注重实效,充分利用已有自然和人工阻隔带;与林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统筹规划,适地适树,注重防火功效,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2.2 布局和规模 全区划分3个等级的防火区:黄山风景区周边乡镇村及林场为一级防火区,太平湖风景区沿岸、区县交界带、各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雾山景区、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两侧林地为二级防火区,其它林地为三级防火区。3个等级的火险:针叶林和易燃灌草林地为一级,落叶阔叶林和较易燃灌草林地为二级,常绿阔叶林为三级。林带重点布设在一级防火区1、2级火险等级林地,二级防火区1级火险等级林地,逐步推开,建成林网。规模为190带,总长150km,折合面积349h㎡,分5a(2010-2014)实施。

2.3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总投资500.4万元,其中:直接投资476.6万元,间接投资23.8万元。以省级项目投资为主,地方配套为辅。

2.4 技术设计与组织管理 对林带的位置、规格、树种、造林抚育管理进行技术设计。成立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挥和建设管理,下设办公室,承担计划安排、资金拨付和项目实施、督查、验收等工作。项目工程资金、信息、技术均严格程序标准管理。

3 基本经验

3.1 规划引领 制定实施《黄山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规划设计》。

3.2 项目支撑 本体项目为安徽省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专项,关联项目为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造林补贴试点、林业综合发展世行五期、竹业富民工程等。

3.3 政策支持 财政补贴、信贷融资,林权制度改革(确权登记、林权继承流转抵押),鼓励大户承包经营,木材采伐计划单列优先安排。甘棠镇营造防火林带除享受规定项目资金外,镇政府再给予1︰1的配套资金补助。

3.4 技物配套 培训指导和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苗木培育、调运、栽植技术人员全程负责制。甘棠镇林带所需苗木费由镇政府承担。

3.5 目标考核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任务作为政府目标责任制重要内容,成立验收小组,严把质量关,兑现项目补助,落实奖惩措施。

3.6 综合服务 宣传引导,建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及时调处化解山林纠纷。

4 技术措施

4.1 造林 树种主要是木荷和油茶。栽植前1a整地,在劈山清杂后以块状穴垦为主,整地深度20~25cm,穴规50cm×50cm×40cm,穴配置“品”字型。采用1a生一级良种壮苗。木荷初植密度2 500株/hm2,行株距2m×2m;油茶初植密度1 600株/hm2,株行距2.5m×2.5m,定植前穴施基肥。苗木随起、随运、随造,栽植前根部打泥浆,栽植做到根舒、苗正、土实。

4.2 抚育管理 造林头3a每年锄抚2次,第四年锄抚1次。如林带不能如期郁闭,可套种适应性强的抗火乔灌树种。如林带过密,林木细高,需及时透光伐,促伐桩萌芽再生,形成复层结构。郁闭后如有较多枯枝落叶,在秋冬季清除或埋入土中。

5 初步成效

5.1 主体框架已构建 2006年以来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186km(392hm2),分布于全区所有14个乡镇和5个国有公益林场。

5.2 防火作用初显 近年来全区未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甘棠镇凤凰村2013年公墓1起火情,烧了数公顷林山的火势遇到木荷林带被阻隔被成功扑灭,避免了一场大的森林火灾。

5.3 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可观 生物防火林带不仅有高效的防火功能,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土壤、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污染、减少噪音、美化环境。林带工程切实保护了黄山,改善了生态坏境和景观。营造油茶、茶树、笋竹、杨梅、木荷等经济、用材林树种,增加了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林带可作为明显永久性山界标志,减少了山林权纠纷,利于毗邻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可见,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工程一举多得,提升了黄山绿色产业层次水平和美誉度,促进了经济社会稳健和谐可持续发展。

6 存在问题

6.1 重视程度和导向布局有偏差 存在“重常规预防,轻生物隔离”的认识误区。体现在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推进力度不大、精力不集中、投入不足、工程时序进度、质量和绩效未达到规划设计目标。

6.2 投入少、进展慢 全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和灭火设备年度支出900多万元,而“十一五”以来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项目资金仅114.9万元,加上木材采伐投入、地方配套、投工投劳等总投入294.4万元。可见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和管护在森林防火总投入中比重极低。到位项目资金100多万元,本级财政补贴和造林单位投资投劳180万元,资金缺口200多万元,以致工程进展缓慢,近9a总计只完成规划任务的52%。工程建设投入标准低,补助只有3a,后续管护欠账多,只求活不保长,很难郁闭成林。目前林带以点、线形式分布,没有联成防火网面。

6.3 档案管理不规范 以各造林项目分类管理,没有形成专门统一的防火林带管理档案。

7 对策建议

7.1 提高认识,强力推进 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虽要有一定的造林、管护成本,但建成后在森林防火上可以治本,是一劳永逸的,可大大压缩常规性森林防火开支,综合、长远效益显著。因此要痛下决心,强化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政府任期目标责任制,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确保完成规划设定任务。

7.2 加大投入 出台资金、苗木配套和补助激励政策。各级财政加大配套资金投入比例,实行隔离带造林苗木配给,林带采伐的木材减免税收等补助激励政策,满足林带建设要求,使其早日郁闭成林发挥效益。

7.3 健全工程监管体系 严格项目管理,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按效益考核。采取招投标制,促进林网承包施工。同时加强质量、进度督查。

7.4 落实长效管护措施 落实专业人员和经费,严防牲畜危害和人为乱砍滥伐,加强对林带日常维护和后期更新工作。

7.5 规范档案管理 完善档案、图表,将其纳入全区森林防火网络体系,加强动态监测。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山区隔离带林带
分析森林防火隔离带的重要性及其建设方法
浅谈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黄山市黄山区政府英文版网站上线
黄山市黄山区国家储备林建设培育的技术模型构建探讨
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上海市郊沿海防护林防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