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和综合利用技术

2014-07-28 10:35梅新苏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综合利用使用农村

梅新苏

摘 要:根据参与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以及指导农民开展综合利用经验,总结出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使用和综合利用技术,仅供农户参考。

关键词: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使用;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96-02

沼气是将人畜粪便、作物秸秆、杂草、有机垃圾等为原料,在密闭沼气池中发酵而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碳、硫化氢、氧气等,其中甲烷含量为60%左右。沼气的热值是21 493kJ/m3,是一种高品位优质气体燃料。2003年以来,宁国市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事业,至2013年底,共建户用沼气池1.41万口,联户沼气池20口,大型沼气池3座,年产沼气440万m3,节约柴薪近2万t、节电132万kW时,折合节约燃料费385万元左右;并为农田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有机肥,户均年增效1 200元以上。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既解决了农民生活用能,又保护了森林资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笔者现将宁国市户用沼气池建设使用和综合利用技术总结如下。

1 户用沼气池建设技术

1.1 沼气池设计与构造 宁国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类型以水压式沼气池为主,多采用“矮壁圆柱削球壳盖形”的设计。一般6~8m3沼气池主要设计规格为:埋置深度2.14~2.24m,池内直径2.4~2.7m,池墙高1~1.2m,削球形池盖曲率半径1.74~1.96m,削球形池底曲率半径0.48~0.54m,出料间长l~1.2m,宽0.8~1m。其构造配套部份有进料间、进料口、出料间(亦称水压箱);池体部份有拱盖、池墙、池底、活动盖所形成的发酵间和气箱、导气管。

1.2 沼气池建造 一般5口人左右的家庭建一个6~8m3水压式沼气池即可。为做到沼气池进料经常化,确保沼气池正常运转,户用沼气池建设要以“三结合”池为主,也就是将沼气池的进料间与猪圈、厕所建在一起,互相连通,使人畜粪便随时流入沼气池,达到能经常进料的目的。

1.3 沼气池建设材料要求 沼气池建设材料,水泥必须是标号425#或525#,石子可用河卵石或碎石,粒径为0.5~2cm,混凝土一般用100号或150号,其水泥、砂子与石子之比为1∶3∶5或1∶2∶4。沼气池建成后,对池体及进料间、出料口要用细沙水泥混凝土粉刷,最后用纯水泥浆粉刷,并用“三合土”封严池盖,防止漏气、漏水,这是建设合格沼气池的关键。

2 沼气池管理及维护技术

2.1 日常管理 “三分建池,七分管理”,良好的日常管理是沼气池正常运转的关键,也是沼气池管理使用的中心环节。其重点是要做到沼气池进出料经常化,搅拌发酵液经常化,测定和调节发酵液pH值经常化,控制好沼气池内发酵原料的碳氮比和浓度。冬季要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并经常检查池盖、管道、开关是否跑气,以便及时维修。

2.2 安全使用措施 沼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在密闭状态下,当空气中沼气含量达到10%~15%时,只要遇到火种,就会引起爆炸。因此,沼气的安全使用显得至关重要。在选用沼气灶具时,要选用通过农业部招标的优质沼气用具;使用沼气灶具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规范操作;沼气用具要远离易燃物品,以免引起火灾;点火或燃烧时要注意安全,特别要常检查输气系统是否漏气和畅通。若有漏气,应及时采取措施使空气流通,充分换气后才能点火;若发生导气管道堵塞须马上清理。平常注意及时清理灯、灶具上的杂物,保持灶具、灯具清洁。

2.3 注意事项 在原料发酵期间,严禁在沼气池顶部导气管上直接点火、试火,以免发生回火,引起爆炸,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在清除沼气池内的沉渣或检查、维修沼气池时,应先打开活动盖使池内充分通风数天(或向池内鼓风),人才可进池;检查和维修人员严禁使用明火入池,以免引燃池内的残余沼气,发生伤亡事故。室外管道应深埋地下,防治老鼠或人为破坏,对暴露部分采取防晒保护措施,延长使用寿命,以免管道风化,引起漏气。经常检查各管道、接口、用具是否密封、损坏、老化、堵塞,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检修。

3 综合利用技术

随着宁国市生态农业的高效循环发展,沼液、沼渣已广泛应用有机稻种植生产,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3.1 沼液浸稻种 选择正常运行并产气使用2个月以上的沼气池,在浸种前1~2d,将出料间沼液搅动,清除浮渣;如用容器浸种,将容器清洗干净,将沼液用纱网过滤容器内。选择透水性好的编织袋或布袋,将翻晒1~2d的种子装入,每袋装种子15~25kg,并留出1/3的袋容,扎紧袋口。用绳子一端系袋口,一端固定在池边,使种子处于沼液中;在容器中进行浸种的,需将沼液淹没种子,浸种期间应注意透气和搅拌。宁国市一季杂交稻应采用间隙、日浸夜露方式浸种,即在沼液中浸6~8h,露4~6h,再浸6~8h,露4~6h,如此在沼液中浸足24h后清洗干净,改用清水进行浸种12h,然后在清水中淘洗干净,按常规方法催芽、播种。

3.2 沼渣作水稻基肥和追肥 本田用沼渣作基肥在水稻移栽前1~2d,清理沼气池,获取池底沼肥,每667m2将沼渣2 000~2 500kg均匀施入田面,然后通过犁耙翻入土中耙入泥内,使肥、泥充分融合即可插秧;沼肥作追肥在水稻移栽后返青期(栽后3~5d),结合田管每667m2施用沼肥500kg,并保持田面3cm左右的浅水层。插后25d左右每667m2再追施沼肥1 000kg,以满足水稻正常生长所需要养分。

3.3 沼液喷施水稻叶面 沼液是一种养分含量相当丰富的速效水肥,其吸收快,利用率高。一般在水稻育秧一叶一心期后(每7d喷施一次)和水稻初穗期、灌浆期、齐穗期(各喷施一次)按1份沼液(澄清过滤,以防堵塞喷雾器)加1份清水的沼液进行叶面喷施,每667m2喷施量50kg左右,有较好的肥效。特别是秧苗移栽前3d用净沼液喷施一次,喷后用清水洗苗1~2次,不但利于秧苗栽后返青,而且可以控制水稻生长前期病虫害。

3.4 沼液防治水稻病虫害 利用沼液对农作物进行上喷下施,能有效地减少病原菌和虫害的危害,并对病原菌和虫害的传播感染途径起到了堵塞的作用。因为在使用过沼液沼渣的植株周围土壤中,会产生甲烷、乙烯等挥发性气体形成的厌氧微点保护圈,同时,沼液中的胶质类物质,能在农作物的茎秆、枝叶等处形成一层胶类膜,可防御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入。

沼液防治病虫害的办法主要是施用沼肥和直接喷洒沼液,在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初发期,叶面追施沼液,每7~10d喷施一次,连喷3次,对水稻螟虫、稻飞虱等害虫的防治,可取过滤后的沼液原液按1∶1兑水喷施,可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重点推广在破口前7~10d,结合使用生物制剂预防水稻穗期病害。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利用使用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