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伦德拉·莫迪:在仇恨中“活”下来了

2014-07-28 04:09郑逸
时代报告 2014年7期
关键词:古吉拉特邦教徒人民党

郑逸

“一场莫迪之风席卷了比哈尔,甚至已经吹遍了整个印度。”印度演员兼政客的沙特鲁汉·辛哈(Shatrughan Sinha)曾在进行投票的印度北部城市比哈尔向媒体表示:“获得下议院既定的272席对于我们人民党来说轻而易举,赢得300席甚至都是极有可能的事情。”而印度国大党马哈拉什特拉省主席沙拉德·帕瓦尔(Sharad Pawar)则在同一天宣称:“人民党候选人莫迪想要成为另一个希特勒,我们必须击败这一阴谋。”

这基本反映了外界对于这位来自印度人民党的新总理的两派极端观点。

现年64岁的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连续三届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他的工作讲求实效,在古吉拉特邦的12年,该邦的经济增长率跃居印度首位,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也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这对经历了经济发展低迷期的印度人而言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他的胜出被认为是出身卑微的“茶水摊穷小子”战胜了新德里的传统精英阶层“小王子”甘地。从莫迪的高票当选可以看出,印度选民对国家现状求变的急切心理,他的背景和打拼经历也让印度人寄望他成为变革的催化剂。

而莫迪的污点也显而易见。尽管没有法庭能判他有罪,但2002年发生在这位强硬的印度民族主义者治下的古吉拉特邦印度教徒大规模屠杀和强奸穆斯林事件中,莫迪难辞其咎——在他政治生涯之初,莫迪曾在多次公开演讲中煽动印度教徒反对穆斯林。他甚至因为2002年的屠杀事件被禁止前往美国。莫迪的政治强人形象还体现在他对于印度政府涉华政策的批评上。今年年初,莫迪在所谓“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造势时宣称,任何超级大国都别想将这一地区从印度手里夺去。

根据印度民意调查机构“发展中社会研究中心”之前发布的民调结果,印度人民党有望在选举中胜出,但难以赢得议会过半的席位。而《经济学人》封面文章也曾毫不客气地写道:虽然莫迪在发家的古吉拉特邦政绩显赫,但对这样一位与宗教仇恨有涉且无丝毫悔意的争议人物执掌印度感到悲观。尽管如此,莫迪还是顺利登上了印度权力之巅。

甘地家族的信任危机

此前,印度的一系列民意调查都显示反对党的领袖莫迪将在选举中超越他的对手们。自1952年以来,印度国大党几乎一直稳坐执政党宝座。但是,此次民调的结果却清一色偏向了人民党的莫迪。

英国《独立报》声称,民调结果显示,60%的投票者更倾向于选择人民党而不是国大党,并且只有少于三分之一的印度人对当下的政权表示满意。“在印度接下来的大选中,由人民党领导的政党联盟极可能得以执政。”一位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曾经说。杂志《研讨会》的编辑马维卡·辛格说:“我预计人民党能获得超过200张选票。”卡耐基基金会的一项调查也曾表明:“人民党能获得多达34%的总票数。”

莫迪获得的高欢迎度部分缘于执政党国大党过去几年中的失败。人们开始反复抱怨辛格领导下经济低迷、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和腐败猖獗。

德里斯和阿姆斯邦在传统上是国大党的票仓,但这种情况在此次大选前已发生改变。莫迪不仅在传统倾向人民党的西北方获得了胜利,更在其非传统优势区取得突破。

“如果拉胡尔·甘地说他是德里斯的朋友,叫他来看看我们是怎么生活的。政客们总是在选举的时候做出承诺,然后这些承诺就消失了。”来自德里斯的渔民凯拉施愤愤道。阿姆斯邦的观察人士也说:“从来没有人这么公然批评过甘地家族。在2009年选举的时候人民已经有不满的征兆,但是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这是前所未有的。”

期待莫迪带来经济新生

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12年来,莫迪减少行政过程中的繁文缛节,修建公路和电线,引进投资,让这个地方蓬勃发展,GDP增加了近两倍,大多数社会指标也有所改善。古吉拉特邦仅拥有印度总人口的5%,却占据国家近1/4的出口额。在竞选过程中,政治家的承诺往往来自特殊利益集团的慷慨解囊,莫迪却谈及将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基础设施改善在全国复制,让民众耳目一新。

虽然印度总理辛格已经在去年将印度带离了金融危机,但高通货膨胀率和财政赤字仍是印度经济的弱点。莫迪上台之后,他的早期目标将是重塑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恢复投资。他尤其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金融时报》的分析,在莫迪上任之后,他要确定25至30个重点搁置的基础设施项目,发现瓶颈问题所在,并授权它们搬迁。大项目复苏带来的经济高度活跃将会是新政权最明显的标志。莫迪在农业政策上的改革也将限制农村收入和物价的过度增长。人民党已经在致力于推行商品和服务税。这一税种即是印度版的增值税。

《纽约时报》预测,在将来10年,印度的经济增长将创造出1.15亿的新增就业岗位给新生的劳动力。这所需要的经济增速今日还远远未达到。

然而,人们所期盼的莫迪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管控经济的权力高度分散导致莫迪或许束手束脚。例如直接影响基础设施项目的权力和土地都存在于各邦之间,而大多数的邦,包括一些大邦将来都会掌握在反对党的手中。同时,各个机构之间的权力也十分分散。印度的最高法院就控制着电信、税收和煤炭业。因此,莫迪可以支配的资源实际上十分有限。

《金融时报》还担心,新政府可能会通过减免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型私企的赋税来促进它们的投资,但是这会引起人们对政府公正性的质疑。

另外,莫迪向印度人民打出的不只是强有力的“经济牌”,面对印度贪污腐败的猖獗,莫迪说他也会采取行动打击腐败行为。

不光彩的政治初期

莫迪的政治形象广受争议,主要原因在于莫迪带着浓重的民族主义色彩,对曾经印度的种族暴力冲突事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2年在古吉拉特邦发生了印度教徒对穆斯林教徒的暴力事件。该事件直接导致了至少1000人丧生。这次发生在艾哈迈德巴德和周边城镇的谋杀、强奸等暴行是为了报复之前穆斯林教徒在列车上谋杀50名印度教徒的事件。

尽管没有人能够证实莫迪领导或者鼓励了此次屠杀事件,但是社会各界普遍指责莫迪作为首席部长在保护穆斯林团体方面的失职。

同时,莫迪自身对穆斯林的态度也让人担心。1990年,莫迪参与组织了在阿约提亚圣地的游行。游行是两年后印度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线,造成2000人死亡。莫迪是印度爱国组织“联合家庭”的终身成员,并宣誓投身组织事业,终身不娶——这已被证实是一个谎言:莫迪此前在提交的候选人宣誓书上填写了妻子的名字,但辩称这是父母包办的婚姻,纯属仪式。在其事业初期,莫迪曾发表讲话鼓动印度教徒反对穆斯林教徒。

对穆斯林的敌意在“联合家庭”是根深蒂固的。《独立报》指出:“莫迪终其一生,除了为印度民族主义奋斗别无其他。”

人民党的上层官员建议该党派为之前对穆斯林的所作所为道歉。莫迪拒绝道歉,也拒绝记者对此事进行深入地挖掘。但是在此次选举中,莫迪尽量避免了提及穆斯林的宗教问题。莫迪在公开场合表示:“对于人民党,在信仰一事上,政教分离是约定俗成的。这样做是为了团结人民,并促进发展。”

为了获得穆斯林教众的选票,莫迪在选举中模仿一位深受穆斯林爱戴的地方政治领袖——穆拉亚姆·辛格·亚达夫。莫迪还承诺他的胜选会让穆斯林人们的生活更加富庶。在他最近的一次演讲中,他说古吉拉特邦的穆斯林比北方邦的富裕许多。穆斯林商人凯瑞穆·洁发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我首先是印度人,其次才是穆斯林。”

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在35岁以下,一半年少于25岁。这使得莫迪有望在年轻人中间重塑人民党对穆斯林友善的形象,因为这些年轻人在人民党采取政教分离行动时都还是孩子。但是仍有非常多的印度穆斯林领袖表示,他们既不会忘记也无法原谅莫迪在2002年暴动中的所作所为。古吉拉特邦的穆斯林救助委员会主席沙克伊·阿玛德说:“莫迪政治上的成功是踩在穆斯林的尸体上的。”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他对《纽约时报》说:“莫迪在仇恨中活下来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吉拉特邦教徒人民党
来,吃糖
印度镇上寺庙镶上百公斤黄金
莫迪赢了
骇图
习近平访问后,古吉拉特邦掀汉语热
久旱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