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发展职业教育需重视职业精神培养
丁大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围绕习总书记针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我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何在?早在2007年前后,我在研究就业问题的时候就意识到,目前我国的就业工作应该转型。我们过去注重数量,因为人多,要解决就业的劳动力多,加上20世纪90年代末工人大规模下岗,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大量涌入城市,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所以劳动部门一直注重怎么把就业率搞上去,失业率降下来。但2003年以后“民工潮”逐渐演变成“用工荒”,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愈演愈烈。这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都开始发生改变,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那么劳动力就业也需要转型升级,从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型。对于就业者来说,现在已经不是说只要有一份工作就好,而是自己要有能胜任这个工作的技能和素养,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这是一种强调职业特征与个体特征相匹配的、有质量的就业。之前网上曝出的幼儿园老师打儿童的事件,很多人说这老师素质太低了,但换个角度想一下,可能是这位老师的个体特性与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职业特征、职业要求完全不相匹配,本就不应从事这个职业。未来20年,我国仍将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如果劳动力都像打人的教师一样安放在不适合的岗位上,那经济转型升级过程肯定磕磕绊绊。现在的难题在于很多劳动者搞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他们选择职业方向经常是随大流,怎么好找工作怎么来。这时候就需要职业教育发挥作用,通过职业教育的筛选、分流、培养,让劳动者找到与其特征相适合的职业,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技能,如此一来,每个劳动者都能发挥出优势和特长,整体配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二是为什么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跟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些难题如学校招生难直接相关。很大程度上,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社会价值观产生偏差造成的。我们的社会还不够职业化,只认等级、不认职业。所以,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社会上都把职业教育理解为一种低层次的教育,瞧不起职校生,导致学生家长不愿意把子女送到职校。如果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社会真正实现职业化,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应该更多地讲专业、讲职业,而不是讲级别。职业就是工作分类,是“干什么的”,跟人的工作岗位特征直接挂钩,教师、公务员、司机、医生、小贩等都是职业。职业分类的细化和鲜明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依据职业分工来体现,而不应是以级别来区分高低贵贱,这是现代社会较以往传统社会的进步之所在。在现代社会,职业差异和职业关系反映了人们相互需要、相互服务和相互交换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人才就是在自己的职业中干得特别好,能够很好地满足职业的职责要求、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优秀劳动者,而不是说大学毕业有了“干部身份”的人是人才,或者会挣钱的人是人才,而工人、农民就不是人才。
作为全国重点职教基地,重庆市永川区职教学校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贴近产业、贴近企业。学校与企业互设“厂中校”“校中厂”,使学生未出校门即开始上班,提高实训成效、缩短培训时间、节约企业培训成本,实现学生、学校与企业多赢。图为两名职教生在企业车间内学习数控机床操作技能。
“跑偏”的人才观还导致我们目前社会中职业精神的缺失,表现出来就是“干什么不像什么”,劳动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率偏低。我们可看到社会上部分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工人在生产中应付了事、糊弄过关;老师不好好教书育人,老想着“走穴”挣大钱;公务员不勤政,整天考虑自己的升迁,为自己的亲友安排工作;经营者为赢利偷工减料不顾质量,等等,这些就是缺乏职业精神。从根子上来说,是社会价值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因此,习总书记强调把社会的价值观扭过来。一个人既然选择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就必须按照这个职业的要求去做,而不能做与职业精神严重背离的事。职业是可以选择和转变的,但一定要“做什么像什么”。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劳动者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精神,而不光是培训技术、技能。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既要讲宏观上的职业精神,比如说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又要细化到岗位,比如说会计就应“不做假账”。当然,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养成不是一两天的事,贯穿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也覆盖了全社会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还需要我们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