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的学生在高考中名落孙山,有些实力很强的运动员却在奥运赛场上发挥失常,痛失奖牌。造成此类“约翰逊效应”的原因,都是因为自信心不足、得失心过重。
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优异,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获胜连任。然而,尼克松却不自信,担心会败选,于是鬼使神差地干出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他派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所在的水门大厦,在对手的办公室安装了窃听器。此丑闻很快被媒体曝光,尼克松被迫辞职。
要走出“约翰逊效应”的怪圈,必须主动克服对失败的恐惧。要做到这一点,根本的解决方法是看淡结果,保持一颗平常心。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身旁坐着的一位老人也在钓鱼。奇怪的是,老人家不停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未有收获。他终于沉不住气,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轻易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老人从容答道:“我钓鱼的时候,只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钓不钓得上无所谓,只享受垂钓的乐趣;而你却一会儿起身看是否有鱼咬钓饵,一会儿急忙收鱼线,心浮气躁,又怎会钓到鱼呢?”
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一个人的进取心太强,对某一事物刻意追逐,太过在意结果,目标就像蝴蝶一样振翅飞远。而拥有一颗平常心则使人心绪宁静、处变不惊,梦想更易实现。
有一位名叫约翰逊的运动员,他平时训练有素,水平稳定,可一到正式比赛就失误连连。心理学家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从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约翰逊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