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志成
科技进步改变了世界并造福于人类,但人类在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自己的精神家园却日益萎缩,精神和文化的需要被忽略,最终出现把一切都“科学化”的可悲现象。教育就是其中的重災区,甚至连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也未能幸免。历史这门充满情感、思想和丰富个性的课程也难以抵挡功利实用的诱惑,走上漠视人性的不归之路。“当今考试和教学中盛行的能力主义倾向,正悄然从人们的精神内部破坏着素质教育因子,倘若继续拒斥对莘莘学子情感、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关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多么希望,我们的历史教育,我们的整个教育,能够把能力定位在改善学习者心灵、养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早日实现由分数关怀向人文关怀的飞跃”。
2003年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新课标规定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精神。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是历史教育作为一种包括人格教育、道德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国民教育的本真的回归。但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强大惯性作用下,历史教学实现真正的回归举步维艰。历史教师已经习惯于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方式,要改变它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文主义教育在历史上曾经经历了和科学教育此起彼伏的发展斗争过程。在18世纪末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前,教育的主流是人文主义教育。其基本精神是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理性的养成,促使个人在智慧、道德和身体方面的和谐发展。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突飞猛进,传统人文课程开始面临自然科学课程的冲击。20世纪以来,片面重视科技所引发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人类不得不对此予以反思。逐步认识到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出路在于人自身的革命,在于人性的觉醒和人文的复兴,在于在尊重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用人文主义的价值标准去引导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人文主义教育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人文主义教育观强调以人为中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使其成为富有人性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传统教育价值取向的缺陷主要是:过度实用和功利,偏重学科知识教育,而疏忽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关怀。就当今中学历史学科而言,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学依然没有很好地突出人文教育的应有地位。学生既不能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历史规律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感受到历史是由和我们一样的无数人创造的。历史试卷形式上看起来生动活泼,注重能力素养,其实仍然是死气沉沉,缺乏人文情怀。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仍然习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现成结论和固化的知识要点,以满足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要求。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去负担。”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必须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念,从思想到行动上严格执行历史课程标准。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文气质,把自己作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通过不断地自我提高来适应人文主义教育的需要。在教学设计上注重渗透三维目标,更新教学素材,重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体现人文关怀,强化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通过平等对话和真诚交流,使学生在充满和谐、关爱、自信和好奇的环境中感悟历史的魅力。注重挖掘历史资源(教材、图书馆、社区、音像、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等)中丰富浩大的人文资源,以满足和支撑历史课人文主义教育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历史探究性活动,制订既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又能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还能提高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让学生在历史课程中,体会自主选择、自主设计和自主参与的乐趣和成就感。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