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小卫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对提高课堂效率,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美术课堂上,有大量的设计、欣赏、技法讲解等环节,教师不仅需要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课堂结构。也需要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把图、文、声、像等诸多信息集为一体,让抽象的美术形象变得更加具体,使复杂知识变得简单,使凌乱的知识变得有条理。
一、使新课导入更加简洁鲜明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这些感官有机结合,打破美术课堂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
教师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让学生赏心悦目的导入方法,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全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多媒体的运用为教师的设计思想的实现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根据教材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安排的教学内容,配上一副美丽的图片、一段美好的音乐、一个恰当的视频等,都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既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得到感染,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乐趣倍增,便会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从而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进而为讲解新课做好了铺垫。
二、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美术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传统的美术授课过程中,只凭借苍白的语言,仅有的几本教材、参考书和为数不多的图片去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未免太过于局限,这样就不可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引进了多媒体以后,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音乐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学习资源,使多媒体课件多姿多彩,让静的动起来,让平面的立体起来,让抽象的具体起来。声色并茂、直观形象地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开拓学生眼界、视野提供了更大的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平台,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美、欣赏美,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传统的美术教学,视觉范围受到限制,单纯按照教材上有限的作品讲解欣赏,照本宣科课堂会显得空洞、乏味。而多媒体课件能把古今中外无数的优秀美术作品,以图片、文字、视频的形式充分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方式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美,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调动学生欣赏美术的积极性,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
在《纸板的联想——座椅》一课中,我在网上搜索了大量的座椅作品,按照制作的工艺方法、所用材料等分门别类,让学生充分观察、欣赏座椅的工艺,通过大量的图片,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激发,自己模仿、想象、创新,动手制作了很多匠心独运的作品,达到了传统课堂无法达到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著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创造的先决条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美术课堂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凭借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是绝对不行的。多媒体的运用能起到较好的启发诱导作用,而且通过视、听等多种方式的影响和各种感官的刺激,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教学《中国古代山水画》时,教师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在大屏幕上展示着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学生被声像强烈地感染着、陶醉着……有的闭着双眼尽情地发挥想象,有的学生随着乐曲哼唱,有的两眼紧紧注视着、欣赏着画面。中国山水画深邃优美的意境,像一股清泉缓缓流入学生的心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感受美术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与此同时,脑海里也产生了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激发起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当然,多媒体有其局限性,但实践充分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可将文字、图像、颜色、音频、视频、动画等集于一体,使学生在学习时,既可以看到文字,又可以听到音乐,还可以观看视频……利用强大的交互功能,将教学内容多角度、多侧面、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和思维处理功能,使之获得更多的信息,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