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敏
摘 要:什么是人文化教学?即精心营造各种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的一种教学。作为一名教师,往往存在“私心”,当面对优等生,心中难免滋生喜悦之情,不免投去赞许的目光。当面对学困生,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爱恨交加。可是我们不能为此给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在慢慢改善自身这种不端正思想时,我发现学困生并非一无是处,什么都差。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不能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个个都是清华北大的学子,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人生,我们何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呢?
关键词:人文化教学;学困生;闪光点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孩子有一个快乐而又有意义的童年。我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颇有效益,很快打开了学生的心窗,走进了学生的心扉。
一、抛开师生关系,首先成为学生的朋友或同学
学生对老师心中存有一种敬畏心理,学困生更是看见老师“避之不及”。在这样一种距离下,老师又怎样可以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呢?因此,我决定对我的教学策略稍做改动,从最初的批评指正到现在的循循善诱,让他们从内心消除敬畏感,认识到老师不会批评他们的错误,进而“曲线救国”,在沟通交流中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慢慢的我从“冷面杀手”变成“笑面虎”,只要他们有一丝的进步,就奖励他们“温柔一笑”,久而久之那些排斥我,在课堂上起哄的“坏”学生变乖了,课堂在我的掌控中可以顺利进行,就连我们班的“金刚”都站起来提问了。作为老师的我为他们的进步感到高兴。
二、学知识与学做人并举
在小学阶段,学习不仅仅是刚开始接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一个集体中应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因为我发现有学生因学习落后而受到歧视,甚至排斥,更有甚者交不到朋友,得不到他人的信任,被孤立在集体之外。因此,我对我的课堂做了调整,在每天课前两分钟我加入了一个环节“讲哲理小故事”,故事主要以为人处世和励志为主。每次当我在黑板上书写故事名字时,孩子们总是七嘴八舌猜名字,可当我开始讲时,他们便悄悄地听着,时不时还有学生产生疑惑不解的表情,或者有学生点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我相信他们是听懂了,这就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想他们会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成为乐观、积极、诚实、有爱心,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全面看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不是生下来就注定要在学业上有一番成就的。有的学生学习有困难,但仔细找找,发现他或许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好,那他就有闪光点了。例如,我们班有两位男同学,我们私底下称他们为“金刚”,这个绰号的产生是因为他俩是我们班个头最高、年龄最大,相反学习最靠后的学生,虽然他们在学业上未获得任何奖励,可是在每年的运动会上,他们每人要捧回好几个奖状,还为我们班赢得了不少荣誉。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和那些优等生一样优秀。
四、不要太拿孩子当“孩子”
听了有关魏书生先生《班主任漫谈》的讲座,刚开始我还心存怀疑,一直想那种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管理方式可能只适合于大城市的孩子,可是渐渐的我发现,孩子都一样,有他们共同的特征,于是,我也对我的管理做了改革,我采取“放养式”管理,指派个别学生监管,起督促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他们自身的独立性和自觉能动性。刚开始浑水摸鱼的人较多,但我并未惩罚,只是在对比中、惩罚奖励中激励他们,一学期结束了,我看到大多数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我的心中乐开了花。
五、人文化教学,让学生成为我们的骄傲
面对人们口中的“学困生”,有些教师选择差别教育、歧视、忽略,甚至放弃,而我要让他们成为我的骄傲,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也不想通过特殊的方式将他们训练成和优等生一样的好学生,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降低标准,在课堂让他们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课后做最基础的题型加以巩固,让他们在成功中寻找自信,在自信中提升自我。
或许是和孩子待在一起久了,连我也觉得自己有点天真,只要有一位孩子优于平时,我都会偷着乐好半天,如果他们变化大大超过我的想象,我更是激动不已。总想着:这群小鬼虽然有时淘气,有时懒惰,但他们始终是我的骄傲,他们的每一次成功更加肯定了我,看到他们,我心中的职业幸福感便会增添许多。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句话多么真切地阐述了教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使我觉得“孩子就是一切,是教者的一切。教者倾注毕生心血,在三尺讲台上挥洒汗水,在教会孩子的同时,孩子也成就着教者。教者虽然贯穿始终,却只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孩子们才是整个过程的主心骨、主力军。因此,教者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就是因为清楚了这一使命,我才更加愿意在三尺讲台上挥洒青春,站好我人生的每一班岗,为这教育事业奉献我毕生的精力,让自己不断学习与进步,将我毕生所学毫不保留地授予他们,并在此做出承诺: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