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吉云 孙长山
[摘要]本文在对心理危机概述的基础上,归纳和分析了准毕业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以及产生原因,并从应激源控制、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以及社会支持四个方面提出准毕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关键词]应届毕业心理危机心理应激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45-03
准毕业大学生是指临近毕业且正处于求职期的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要逐渐离开课堂并接触社会,要重新定位社会需求与专业之间的关系,要实现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要承受关于个人未来发展的压力。生存环境的变迁以及心理压力的增大往往会使学生处于心理危机状态,而未能恰当疏导的心理危机正是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正确认识准毕业生心理危机,通过系统完善的干预策略恰当地化解危机是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准毕业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表现
(一)心理危机
心理学家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对问题时,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景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就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即:(1)危机事件的发生;(2)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导致当事人的主观痛苦;(3)惯常的应付方式失败,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失衡。
准毕业大学生处于人生重要的过渡期,即将面对生活环境、社交环境以及学习环境的巨变,特别是对未来发展的未知使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处于心理危机状态。如果危机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很容易影响学生心理平衡,从而影响学生求职、生活,甚至会长远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应该把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危机,强化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学生求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准毕业大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准毕业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准毕业大学生心理危机是由学生面对即将到来的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心理危机特点相对清晰。在面向300位不同院校专业的准毕业生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将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1.紧张焦虑
心理危机对学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情绪方面。问卷调查中85%的学生认为自己正处于因个人未来职业发展感到焦虑的状态;70%的学生的焦虑症状是从大学四年级开始;在引发焦虑的主要因素调查中,65%的学生选择就业,53%的学生选择人际关系。可见,大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是伴随着学生进入求职准备期而产生的,焦虑的原因主要在于即将发生的环境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动,根源在于学生对于未知的恐惧。
在对学生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容易引发主体对外界的怀疑和敌对,以及对自己的不信任,表现在学生行为中则容易发展为易怒、暴躁或者沮丧、麻木两种倾向。调查了解的信息表明,许多准毕业大学生表现出来的非常态攻击性行为以及选择性逃避行为都与紧张焦虑引发的心理危机相关。
2.失眠,困乏,食欲下降
心理危机对个体生理方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身体状态的非常态变化。调查中,在没有求职经历的100名大学生中,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会在求职招考准备期间失眠;在有过求职失败体验的200名调查对象中,80%的学生认为自己会在很重要的求职招考备考过程中失眠,有32%的对象有过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的主观体验。可见,有过失败经历的学生焦虑程度相对较高,而焦虑程度高低也取决于学生对招考活动的重视程度。
不少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或就业中遇到的挫折,在短期内表现出心跳加快,失眠、困乏,噩梦、易受惊吓,食欲不振、肠胃不适等生理不适症状。个别学生会出现头晕、胸痛、感觉呼吸困难或者其他种类心理性疼痛。特别是在学生临近招聘求职活动或者准备求职考试期间,以上特点表现较为突出。
3.非常态行为改变
心理危机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非常态行为改变。调查中有32%的学生曾经出现过情绪失控,60%的学生有处于无所事事或沉迷于网络的状态。在学生个案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准毕业生在遇到较强的压力或者较大挫折的时候,容易选择放弃求职或者可以延后求职行为,也有不少学生通过沉迷于网络或者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来暂时缓解压力。
学生在求职准备期要面对职业与专业的重新定位,还要实现学习状态到就业状态的变轨,往往会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因挫折和挑战产生危机,也容易出现选择性逃避行为以及非常态攻击性行为,表现为沉默寡言、刻意逃避以及易发冲突等。
二、准毕业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
准毕业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应激源主要是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但是环境变化只是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表面原因。学生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心理状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心理应激与自我压弹力
心理应激是由环境变化、生活事件等应激源引起的心理紧张状态。自我压弹力又称为“心理弹性”,本质上是个体在困难情境下维持正常发展状态的能力。当应激强度超过个体自我压弹力的时候,心理状态无法保持平衡甚至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心理应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既与生活事件自身的性质、特点有关,也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个人经历、适应能力、情绪状态及个性倾向性有一定关系。
大学生自我认知和掌控能力还不成熟,由于在学校环境内与社会接触较少,学生对社会以及职业的认知水平较低。临近毕业,学生要在短期内完成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自然会因陌生而恐惧,因不适应而无所适从。当学生意识到所接触的信息远远超出自己的既有经验,且个人的自我适应能力也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心理危机便会产生。
(二)安全感与自我保护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对生活基本没有问题的大学生来说,安全感成为学生首要的内心需求。准毕业大学生处于生活环境变迁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渐离开熟悉环境和接触陌生环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容易导致学生过度心理应激,表现出心理危机的特征。
自我保护是人基于对安全的需要而采取的主观行动。当人的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人的首要反应便是保护自己。适当的自我保护能够让大学生通过心理自我调适维护心理状态平衡。然而,当环境变化对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刺激超出了学生心理自我调试能力的时候,学生会通过过度自我保护以忽视和放弃的方式来维护心理的暂时平衡。不少毕业生在面临巨大压力时的自我放弃,在求职受挫后的萎靡不振都是过度自我保护的体现。
(三)职业目标与社会实践
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认知和发展能力,明确的职业目标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导航,是学生自我调整的动力来源。调查中我们发现,对职业选择的迷茫是引发学生焦虑的主要根源之一。很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对自身理智的分析以及对职业目标清楚的定位,由于缺乏指向性,容易受挫折。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的有效手段。在校园特殊的生活环境以及学校教育以学科为主导的培养体系下,大学生对实践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大学生实践的层次和水平也参差不齐。实践匮乏阻碍了学生适应陌生环境能力的提高,也使学生在面对心理应激事件的时候更加敏感,也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的现象。伴随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的本质。
(四)高等学校育人功能弱化
高等教育以专业和知识为核心的教育运行体制没有改变,高等学校的育人功能实际上被弱化并局限为知识教育层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者停留在课堂知识教育层面,或者被附加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因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才受到关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是以“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被动方式开展。虽然目前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具备不同层次的心理辅导资质,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背景和实际操作技能,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无法科学合理开展疏导工作。
三、准毕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心理危机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也是学生心理不断走向成熟的催化剂。但是,对于处在生涯发展关键期的准毕业大学生来说,如果心理危机程度超出了学生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且未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很容易对学生的生涯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更严重的会留下心理创伤甚至心理障碍。因此,恰当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成为必须。
(一)系统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和实践
造成准毕业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应激事件主要是由环境变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本着心理危机防控为主的干预原则,加强应激源的控制才能缓解准毕业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第一,以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减少应激源。要将生涯规划教育列入大学生必修课程,引导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明确个人素质以及职业目标,主动实现全面发展并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当学生对即将产生的变化有了充分的了解,心理压力便会大大降低。第二,以系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提高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基于明确的生涯规划开展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提高心理应激水平的有效举措。社会实践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环境、了解未来社会生活可能遇到的问题,专业实践让学生提前深入工作环境,体验职业岗位需求。通过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自我完善有的放矢,也把陌生变为熟悉,提高了学生的应激水平。
(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该包括课程、管理以及教师培训几个部分。第一,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学校应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结合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生活环境特点编订灵活的教育课程,开展教育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应激能力。第二,以人为本挖掘管理育人的正能量。学校应将心理辅导的理念融入管理育人工作中,在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以及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挖掘管理行为对学生心理成长的正能量。第三,开展教师培训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学校应该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开展常态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提高教师辨别和处理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
(三)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预测,通过预防减少危机发生的几率,降低危机发生时对个体的影响。第一,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依托学生入学时心理普查以及每年开展的学生心理状况测评,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及不同学生的应激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活动以及危机干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的大学生心理档案还有助于帮助准毕业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完善自己。第二,建立两级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一级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依托校内学生心理档案掌握学生心理状态,二级心理危机预防机制整合心理专家、研究所等专业资源,解决学校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两级防御机制基本符合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际。
(四)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
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应该吸纳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其中家庭环境支持、社会关系支持以及专业诊疗支持尤为重要。第一,和谐的家庭、学习和生活气氛是准毕业大学生心理平衡的基础。只有满足了基本的心理安全的需求,学生才能够积极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才能够主动维护心理平衡及时解决心理危机。第二,良好的社会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应激能力,亲友的关心以及同龄人的友谊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应激事件带来的心理困惑。第三,专业的心理诊疗机构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保障。专业的心理诊疗机构应该充分发挥人才以及软硬件资源优势,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教师以及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以及心理危机学生诊疗等方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Caplan C. The Principles of Preventive Psychiatry [M].New York: Basic Book,1964:25-26.
[2]谢四元. 心理危机干预学校、家庭、社会协作现状调查与探讨[J].社会心理科学,2013,(7).
[3]王建国.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楼仁功.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责任编辑: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