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的阻碍分析及改革建议

2014-07-25 06:38陈宁余晟
大学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道德大学生

陈宁 余晟

[摘要]大学生道德培养是目前各高校面对的重要任务课题,但在现实中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待研究和解决。分析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的阻碍类型与深层原因,并着重从教育者层面提出针对大学生道德培养改革的建议,对实现道德培养的最终目标,培养合格的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 知行合一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40-03

一、大学生道德培养“知”“行”合一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大学生是青年中的先进群体代表,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要完成好这项光荣和艰巨的使命,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因此,各高校应积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工作。

道德行为是道德培养的归属,大学生道德养成与否的检测标准在于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程度,即“知”“行”的一致性。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还要让学生能够做有道德的事情。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很多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仍然存在偏差,表现在思政类课程考试得分较高,但在道德行为上却表现出不协调的错位现象,即“知”“行”背离。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尤其是从教育者的层面找到我们能够改进的环节,促进大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由此对培养合格的祖国建设的栋梁产生积极意义。

二、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的阻碍类型

从目前我国大学生道德培养的现状来看,我们认为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转化上存在三种典型阻碍情况。

一是大学生对道德认知不完全导致道德行为的丧失,当大学生不能完全明晰地知道某些道德是什么,失德是什么的时候,往往可能丧失道德行为,比如说现在学校基本都认同大学生恋爱自由,却很少对学生进行正确恋爱观教育,导致很多同学对恋爱道德模模糊糊,知道为恋爱打架伤人不对,却不知道盲目恋爱伤害他人情感的行为、固执追求影响他人学业的行为也是失德行为;又比如一些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对于爱国观念强调很多,却对爱国内涵宣讲较少,导致学生在面对一些国际争端时不能理性思考做出正确判断。

二是学生自我缺少情绪管理导致道德行为的不稳定,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从内部本质上是个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做出的道德判断,而这个过程受个人情绪的影响时会导致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产生波动,一种是低频率情绪阻碍,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在理智时正确认知道德后都愿意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但当学生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面临压力失去理智时,很可能影响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出偏激的事情;还有一种是高频率情绪阻碍,这种情况下一些同学把道德行为作为一种随性的表现,比如丢垃圾,高兴时就多走几步路丢到垃圾桶,不高兴时就随便扔。

三是在外部缺少约束的情况下有选择的丧失道德行为,正如前面所说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取决于个人内心的自我约束,但自我约束有时候需要靠外部约束来强化,当外部缺少约束时,个人内心较容易受到利益诱惑产生分化,比如当学校有严格的诚信考评机制时,学生更愿意进行自我约束,不会选择作弊,但当学生发现有同学作弊被抓后只是被口头警告,那么他的自我约束心理就会松动,在道德行为与考分的衡量下选择效仿作弊者。

三、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阻碍原因的深层分析

(一) 源头阻碍产生的深层原因

1.教学的传统模式导致的源头阻碍

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受传统讲授式教育习惯的影响,往往走入一个误区,就是过分注重“培养”,把老师的引导作用和教育工作看得很重,而对学生的能动性、实践性却鲜有全盘的考虑。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下,常常显现出“重教学轻互动”、“重考试轻实践”、“重言传轻身教”的特点,而学校和老师对学生是否清晰道德内涵、是否提高了道德素质的实际培养效果却难以把控,甚至很多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后才暴露出道德素质低的本质。

2.德育的内容缺陷导致的源头阻碍

我国高等学校在德育内容上,表现为道德条目崇高理想化,无法贴近生活,呈现出忽视常德、拔高美德、泛化圣德的现象,难以让学生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具体来说,目前的德育教材强调了理想教育和笼统性教育,而忽视了德育内容的现实取向和个体价值取向,整个大学德育课程注重的是教导学生马克思主义道德修养观、社会主义道德内涵以及传统的礼教精髓,旨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导致大学生知道讲道德很崇高,但感觉做圣人很遥远,不知道常德也是美德。比如说,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依然没有意识到排队礼让、寝室互让、关心他人都是有道德的体现,而失德就在不经意间。

(二)情绪阻碍产生的深层原因

1.情感教育缺失导致的情绪阻碍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不成熟转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需要开始独自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压力。相比于以往有父母的陪伴以及单纯追求升学的动机,进入大学阶段的孩子情绪更加敏感,在遭受挫折时容易自暴自弃、钻牛角尖,甚至做出伤害别人、欺骗造假等失德行为。而各高校在缓解大学生压力方面仍然比较被动,往往是等学生出现问题后来找老师,却忽视了更多时候学生们可能选择把压力藏在心里积压下来。由于高校缺少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机制,使得老师在引导学生情感方面能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2.忽视习惯养成导致的情绪阻碍

把道德行为当作随性表现的学生,从本质上是道德意志品质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让行为自由跟随情绪发展。在目前的道德培养过程中,我们往往重视告诉学生什么是道德,却忽视了告诉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需要方方面面持之以恒。我们经常发现当学生偶尔插个队、骂句脏话等,老师很少针对这些小事对其进行教育,甚至有时候还会帮他们找理由、说好话。由于学校没有督促学生从各方面坚持养成好的道德习惯,滋生了部分同学高兴时有道德、不高兴时可以不道德的恶性习惯。

(三)诱化阻碍产生的深层原因

1.制度氛围宽松导致的诱化阻碍

虽然道德完全制度化不具备可行性,但是目前在学生管理的工作中,还是制定了一些制度条例来约束学生们不道德的行为,比如明确了不准打架斗殴、不准作弊造假、不准旷课影响课堂秩序等。如果制度能够严格执行,必然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然而学校管理制度毕竟不等同于法律,在实施中往往大打折扣。一方面,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在查出违规或者执行处罚时容易同情和宽容学生;另一方面,部分高校为了保证高就业率,也会尽量不让学生留下“案底”,让警告、记过等处罚措施流于形式。

2.道德激励不足导致的诱化阻碍

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普遍被运用,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激发、强化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引导学生朝正确方向和目标发展。目前,在国内各大高校里,对学生的奖励机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对先进集体的奖励;二是对学生学术、科研、竞赛的奖励;三是对优秀学生的评选及奖学金的评定,却普遍缺少了对道德行为的专项激励。虽然在评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的时候,道德素质常常被作为考评内容之一,但所占比例非常小而又以主观评分为主,导致道德素质评分在整体评分中流于形式。由于缺少了对道德行为的专项激励,学生们在其它的激励内容面前自然容易选择后者,比如说为了拿奖励而学术造假、为了奖学金而考试作弊等。

四、大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的培养建议

在道德教育的方法方式上,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动性,以“行”为基础,以“知”为指导,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创新道德教学模式。具体来讲,可以尝试改变道德相关课程的考核方式,比如注重道德考核内容的综合性,既有卷面的理论考核,又有平时的表现考核;在课程考核的主体方面,可尝试纳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等多角度评审;在道德的考核时间方面,不是课程结束就完成考核,而是在整个大学期间系统性的考核。由此建立起一种道德培养效果的反馈途径,让学校和老师能够从学生的平时行为上把控学生是否真正认知道德,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学校应加强对道德的全方面全内涵教育,让学生能够充分认知道德。所谓全方面,即除了教育学生美德、圣德,更应该注重教育学生常德;所谓全内涵,即除了讲解道德的意义和概念,还应该深入细化具体的道德行为并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环境教导学生应该怎么做才是有道德,从而让学生清晰知道道德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存在于自己周边,一个人是否有道德则体现在其行为的点点滴滴中。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和帮助学生缓解就学压力。由于大学阶段的孩子们还没有足够成熟,一些事情在老师看来微乎其微但对孩子影响则非常大,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能够换位思考,认识到学生们存在的就学压力,主动帮学生缓解压力。需要:一是加强教育层面的引导,教导学生自我正确认识压力和控制情绪、排解压力,如开设情绪与压力管理、心理自疗等课程等;二是建立情感交流和释压的渠道,实质性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教育学生要持之以恒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引导学生养成道德习惯的方式上,学校和老师也要不断创新,除了加强宣传之外,还需要加强督导,如安排老师担任道德督察员在学校各场所内巡视学生行为,对任何失德行为及时制止和介入教育。当然要做到有效的督导,首先要求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沟通水平,能够在发现问题时深刻教育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而不是走形式主义;其次,老师本身就应该以身作则,坚持道德行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成为学生效仿的道德榜样。

坚持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和影响学生,而不是为了惩罚学生。学校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必须严格,否则制度将形同虚设。但铁面无私的执行处分与人性化管理并不矛盾,首先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需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同时,我们建议学校可以视情况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表现良好可以酌情终止处分或消除处分等。

重视道德激励,通过对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做出奖励,从而引导和强化同学们的道德行为。我们建议学校制定和细化道德奖励条例,可以针对某些方面评选出模范标兵,如学雷锋标兵、礼仪标兵、诚信标兵等,也可以针对某些突出道德事迹给予奖励等。在奖励方式方面,我们不主张直接对道德行为作出物质奖励,但可以将道德奖项作为奖学金评选中加分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认为让道德模范人物做事迹报告以及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公众活动等对学生本人产生的荣誉感激励可能远远甚于物质奖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茹,王金涛.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错位现象及规避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2]王云强,郭本禹等.情绪状态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7,(6).

[3]谢四平.强化知行合一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湖南社会科学,2005,(3).

[4]王涛.医学生知行合一德育模式的构建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雷艳]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道德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