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秀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一种入门教育,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成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教育也就承担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数学逻辑性强、应用性和精确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为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打下基础。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数学思维及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培养建议
一、数学思维概述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掌握了数学思维能力,也就增强了数学的学习能力。教学中,我们很常见的就是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数学就一直学不好,不管怎么下工夫数学成绩提升成效仍然不明显,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不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真正学好数学,对书本数学知识的掌握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拥有了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学好以后的数学知识。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思考情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学习、质疑和总结。数学教学主要是对知识的传授,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只适用于解决问题,知识的掌握离不开数学思维的发挥。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开始对问题发表疑问,也是数学思维的体现。总结就是对数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出知识的特点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的建议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推理归纳能力,以下从几个方面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建议。
1.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不同于以往的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启发式教学运用到课堂之中,启发能使学生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质疑能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无形中锻炼了大脑的思维能力。例如,学校需要购买20张凳子,每张凳子10元,那么250元钱够吗?对于这道题教师先让学生计算购买20张凳子需要多少钱,需要运用什么样的计算方式,在教师直接讲解答案之前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启发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当学生养成了自己动脑思考的习惯,便会不自觉地拥有活跃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能力也会逐渐形成。
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只有拥有了兴趣才会有探索知识的好奇心,才会不断进取。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他们对知识进行探索与钻研,当好奇心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时,便会拥有丰富的思维想象,从而有助于形成数学思维。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之间所形成的角的度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定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自己测量所形成的角的度数之后,让教师猜他们测量的结果,这样学生便会好奇为什么教师会准确说出他们测量的结果,这样就激发了他们探索学习方法的好奇心,从而掌握“每两个小时之间的度数是30度”的结论。
3.总结知识,形成数学知识网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环环紧扣的过程,由于数学知识的层层递进的特点,要想学好数学必须精通每一个章节的数学知识,形成一个数学知识网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定期复习和总结以往的知识点,使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网络,通过这种连贯性的思维方法逐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将旧知识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如此便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进而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
学好数学知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秀芳.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教学[J].中学生导报,2012(50).
[2]孙福建.质疑辩驳,将数学思维不断引向深入[J].小学数学参考,2011(35).
编辑 董慧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