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性 积极因材施教

2014-07-25 19:26文/庞平统
新课程·上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生个性提高素质因材施教

文/庞平统

摘 要:学校因材施教地设置专业和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实施因材施教符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求,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个体和整体素质。

关键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提高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充足,但整体素质偏低,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变人力资源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根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现状,中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材施教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中职教育呼唤因材施教

(一)中职教育发展呼唤因材施教

近几年中职教育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就业难已经成为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更重要的是,由单一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力,难就业,而“就业难”又会加剧“招生难”,使中职生源质量缺乏保证又最终影响教学质量,从而使其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中。而因材施教能够合理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与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中职学生现状呼唤因材施教

近年中职学校招生出现“零门槛”,大多中职教育忽视了学生水平和个体智力的差异,在教学中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这必然造成学习过程中既有学生“吃不饱”又有学生“吃不了”并存的现状和中职学校招生难、控辍更难的局面,而因材施教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其特长、潜力、需求量体裁衣,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并及时做以调整,突现了以生为本的科学教学发展要求,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又有利于素质教育中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

(三)中职课堂教学呼唤因材施教

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学生不愿上,课堂不愿学,学习风气差,教师很难教”等现象,究其问题的根源,中职学校课堂教学难组织,学生整体基础差,学习参差不齐,学习效果差异大。而面对水平不一的学生,教师上课缺乏激情感,这无疑会影响上课的状态。而实施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授课难度和进度不整齐划一,使课堂适应学生,调动学生兴趣,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因材施教理论基础与可行性

(一)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

1.个体差异性为因材施教提供生理基础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个体之间生理、心理、兴趣、爱好、性格各不相同,相同的现象有着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体现着相同的本质。

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因材施教提供可能性。该理论表明,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两个方面,教学唯有从这两个不同水平的差异出发才能建立学生新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真正手段,而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却忽略了这些差异。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加德纳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个体智能的高低,还在于每个人的职能组合不同,因此,有效的教学应从学生的不同智力程度和认知程度出发,使不同层次上的学生均有进步和拔高的空间,把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变为现实可以达到的水平,使其得到最高程度的个人发展。

(二)因材施教的具体应用

1.学校因材施教设置专业和学科

学校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多角度、多层面设置专业和学科,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专业发展和为不同学生提供多样选择。

2.在对待学生中因材施教

3.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主渠道。

总之,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求,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个体和整体素质,有效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培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又可以推动中职学校稳步向前,进入“好招生,易管理,快就业”的良性循环,从而促使中等职业教育步入良性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编辑 韩 晓

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个性提高素质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思考
提高素质与激发兴趣:21世纪教育应双管齐下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