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古隆起龙王庙组特大型气田战略发现与理论技术创新

2014-07-25 12:38杜金虎邹才能徐春春何海清沈平杨跃明李亚林魏国齐汪泽成杨雨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年3期
关键词:石梯震旦系龙王庙

杜金虎,邹才能,徐春春,何海清,沈平,杨跃明,李亚林,魏国齐,汪泽成,杨雨

(1.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4.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5.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0 引言

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是加里东运动定型的大型古隆起[1],以志留系剥蚀区计算古隆起面积超过 6×104km2,主要目的层为震旦系—下古生界。古隆起的油气勘探活动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并于1964年在威远构造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震旦系气田,其后40余年虽坚持勘探,但始终未获重大发现。2006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加强了对川中古隆起东部磨溪—高石梯地区的研究与风险勘探,2011年7月,高石梯构造的高石1井在寒武系龙王庙组发现气层、震旦系灯影组获日产百万立方米高产气流,取得了重大勘探突破。此后,中国石油按照“整体研究、整体部署、整体勘探”的原则,加大了对磨溪—高石梯地区的勘探力度,发现了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富集区块,储量规模超万亿立方米。

川中古隆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利用少量钻井、地震资料发现了川中古隆起[2]。80—90年代,先后展开了多轮攻关研究,重点探讨了古隆起构造演化、油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提出了震旦系灯影组发育岩溶储集层[3]、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发育烃源岩[4-5]、古隆起控制油气聚集[6-7]等宏观地质认识。近年来针对震旦系—寒武系基础地质研究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地层划分对比[8],寒武系页岩气资源评价[9],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条件研究[10]等,所得认识对坚持古隆起勘探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整体评价研究,重点围绕震旦系—寒武系、震旦纪—寒武纪古构造及岩相古地理、优质烃源岩分布、规模储集层形成机理及发育层系、大气区形成的主控因素与有利区预测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有利勘探区带及钻探目标。同时,针对深层碳酸盐岩的储集层预测、流体识别及快速钻进、储集层改造等制约勘探效率的工程技术进行攻关,形成了先进、实用的技术系列,有效支撑了川中古隆起大气区的勘探。

须特别指出:本文所指川中古隆起不完全等同于前人的“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后者只强调加里东运动后定型的古隆起。笔者认为,川中古隆起早在震旦纪就具雏形,主要发育在磨溪—高石梯地区,表现为控制藻丘滩体发育的古地貌高地,其西侧发育裂陷槽。这一古地理格局持续演化至早寒武世筇竹寺组沉积期。早寒武世沧浪铺组沉积晚期,受加里东旋回的区域挤压构造作用影响,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古隆起。因而从勘探目的层震旦系—寒武系的油气地质条件及主控因素等方面考虑,命名并突出“川中古隆起”很有必要。川中古隆起特大型气田的战略发现在中国乃至世界油气勘探史上均创造了科学、快速、高效勘探的实例。本文按照“油气勘探成功实例分析”的思路,介绍战略发现的勘探历程、特大型气田的地质认识新进展及工程技术创新。

1 特大型气田的战略发现

1.1 发现历程

1.1.1 艰难探索阶段(1964—2005年)

自1964年威远气田发现至2005年底,川中古隆起(见图1)震旦系—寒武系勘探潜力一直被地质家所看好[1-7],并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先后共钻探井21口,获气井 4口,发现了资阳含气构造,但由于受地质认识、资料程度、勘探技术、装备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直未获得大突破。

图1 四川盆地二叠纪前古地质图

前期持续钻探和地质研究认为,古隆起震旦系灯影组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发育了全盆地最优质的烃源岩,且广覆式分布;钻井揭示从川西—川中广大古隆起范围内,震旦系灯影组均见到白云岩孔洞型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从威远气田到龙女寺构造,海拔落差超过2 000 m、横跨近200 km的广大区域内,均不同程度见到气层,资阳古圈闭获气流,高科1井、安平1井、女基井油气显示良好。研究和勘探实践表明大型古隆起普遍含气,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1.1.2 风险勘探阶段(2006—2011年)

2006年,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寒武系被列为中国石油重点风险勘探领域,公司组织多家单位进行系统研究并开展地震老资料处理解释攻关,开展了多轮次风险勘探目标评价。2007年开始先后部署实施了风险探井磨溪1井、宝龙1井和汉深1井。磨溪1井由于二叠系长兴组获气提前完钻;宝龙 1井以长兴组台内生物礁为主要目的层,加深钻至下古生界,寒武系龙王庙组储集层欠发育,洗象池组获低产气流;汉深 1井灯影组储集层发育,由于保存条件差,测试产水。新一轮风险勘探再次证实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普遍含气,但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寻找有利储集层发育区和保存条件较好的继承性构造是该领域获得突破的关键。

2009年,中国石油开展了新一轮震旦系—寒武系地层统层对比、构造演化分析、沉积储集层解剖、老井复查等基础研究工作,进一步落实构造圈闭,锁定了高石梯、磨溪、螺观山 3个勘探有利目标。特别针对高石梯—磨溪构造主要目的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的瓶颈,组织多家单位进行了磨溪构造三维地震(面积为215 km2)及高石梯构造二维地震资料(累计测线长度1 100 km)的平行处理解释攻关。通过这一轮系统研究和攻关,总体认为处于古隆起东部的高石梯—磨溪地区埋藏深度较大,保存条件好;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龙王庙组分布面积较大,烃类检测含气性好,地震预测储集层发育(见图2)。

图2 高石梯—磨溪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预测图

2009年12月,中国石油组织开展了高石1井、磨溪8井、螺观1井风险探井的论证,并决定先实施螺观1井、高石1井钻探,磨溪8井则视高石1井钻探情况择机进行。螺观 1井钻探主要目的层为寒武系龙王庙组,但龙王庙组在该地区沉积相带发生变化,导致储集层不发育而未获工业发现,仅在二叠系茅口组测试获日产气45×104m3;高石1井在震旦系灯影组获高产气流,取得重大突破。

高石1井位于高石梯构造,设计井深5 370 m,于2010年8月20日开钻,2011年6月17日钻至5 841 m(震旦系陡山沱组)完钻。完井综合解释灯影组4 956~5 390 m井段气层13层150.4 m,差气层12层41.9 m,寒武系龙王庙组发现气层(未试油);2011年7月,震旦系灯影组灯二段射孔酸化联作测试,获日产天然气102.14×104m3,硫化氢含量14.7 g/m3。高石1井获高产气流,使历经半个世纪持续探索、47 a来久攻不克的川中古隆起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1.1.3 整体评价阶段(2011年至今)

高石 1井获得重大发现后,中国石油基于对川中地区古隆起成藏条件的宏观把握[11-12],首先确定了川中大型古隆起“整体研究、整体部署、整体勘探、分批实施,择优探明”的工作部署原则。

其次,针对地质认识难题及关键技术瓶颈,设立了重大勘探生产研究专项《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含油气评价及勘探配套技术研究》。地质研究上,着力解决制约勘探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布与富集规律、有利区评价与井位优选等关键地质问题,指导勘探部署;工程技术上,开展地震储集层与流体预测、复杂岩性测井解释、安全快速钻完井、储集层改造等4个技术瓶颈的技术攻关,为高效勘探提供技术支撑。

最后,及时把握钻探及研究成果,加强过程科学决策,制定部署方案,确保勘探成效。2011年8月—2013年4月,先后4次集中研究和部署高石梯—磨溪地区勘探工作。①2011年8月,基于“大型古隆起东部地区具备寻找规模气田、具备集中力量加快工作节奏潜力”的宏观判断,制定了第 1轮勘探部署方案:整体部署三维地震 790 km2,探井 7口。②2012年 5月,基于“高石梯—磨溪构造震旦系—寒武系整体含气”的宏观判断,按照“立足构造背景、多层系立体勘探、整体控制含气规模”原则,部署二维地震900 km,三维地震650 km2,探井16口。③2012年9月,磨溪8井在寒武系龙王庙组获高产气流。基于“龙王庙组储集层厚度大、分布稳定”的认识,为加快磨溪龙王庙组探明步伐,部署龙王庙组专层探井5口。④2013年4月,基于龙王庙组及灯影组气藏类型及富集规律的基本认识(即,寒武系龙王庙组气藏具“古隆起控相、控储、控藏”特征,气藏类型为构造-岩性型;震旦系灯影组灯四段“丘滩相和风化岩溶作用共同控储、控藏、控富集高产”,气藏类型为大型岩性地层复合气藏),确立了 2013年“整体控制区域含气规模,加快探明磨溪龙王庙组气藏”的总体目标,并在磨溪以东龙女寺地区部署三维地震1 100 km2,在磨溪—高石梯及其外围整体部署探井16口。

通过 4轮的整体部署,加快了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的勘探节奏,推动了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的高效探明。截至2013年12月底,在高石梯—磨溪地区共实施三维地震 2 540 km2、二维地震 900 km、探井48口,完试井27口,获工业气井23口,探井综合成功率 85%,整体控制古隆起东段震旦系含气面积7 500 km2,初步控制天然气储量近5 000×108m3。

1.2 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特大型气藏勘探成果

截至目前,在高石梯—磨溪构造共发现磨溪、龙女寺、高石6井区3个富集区块,预计地质储量规模将超过6 000×108m3。2013年在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探明含气面积 779.86 km2(见图 3),获探明地质储量4 403.83×108m3,可采储量 3 082×108m3。

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特大型气藏具有如下特征:

①气藏类型为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气藏。磨溪构造位于川中古隆起东段缓坡带高部位,龙王庙组顶构造总体平缓,轴向北东东,被磨溪 1号断层切割,分成磨溪圈闭和磨溪南圈闭。其中,磨溪圈闭面积为520.15 km2(见图 3)。龙王庙组顶界构造图圈定最低圈闭线为−4 360 m,目前探井证实磨溪构造在−4 459 m以上总体含气,比最低构造圈闭线要低近100 m。含气区内仅有磨溪203井、磨溪204井产水,研究证实为单个岩性气藏底部的局部滞留水(见图4)。

图3 川中磨溪区块龙王庙组含气区平面图

图4 磨溪气田龙王庙组气藏剖面图

②发育层状孔隙型白云岩储集层,储集条件良好,产量高。磨溪龙王庙组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龙王庙组中上部,纵向发育3~5层储集层,平面上叠置连片,分布稳定。储集层厚度多为12.0~64.5 m,平均40.1 m。储集层评价显示,龙王庙组储集层以Ⅰ+Ⅱ类储集层为主,Ⅰ类储集层平均厚度6.1 m;Ⅱ类储集层平均厚度19.7 m。储集层岩石类型为砂屑白云岩、残余砂屑白云岩和细—中晶白云岩;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晶间溶孔为主,局部发育溶洞和缝。全直径岩样平均孔隙度为 4.81%,其中,孔隙度大于 4.0%的样品占 62.2%。渗透率平均为 4.75×10−3μm2,其中渗透率大于 0.1×10−3μm2的样品占76.1%。

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已测试获16口工业气井,其中11口井为日产百万立方米的高产气井(见图5)。通过对其中 8口井试采,发现不同生产制度下的试生产气量稳定,生产油压稳定,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图5 高石梯—磨溪构造龙王庙组测试成果图

③天然气组分具高含CH4、中含H2S的特点。天然气相对密度为0.571 8~0.593 5;CH4含量95.45%~97.98%;H2S含量为 0.17%~0.78%;CO2含量为1.74%~3.48%;微含乙烷、丙烷、氦、氮。

④气藏高温、高压。据实测温度压力资料显示,磨溪8井区块各井龙王庙组气藏中部(海拔−4 342.3 m)压力基本一致,达76.0 MPa左右,压力梯度为0.271 MPa/100 m,压力系数1.653,气藏中部温度为141.4 ℃。

综上,磨溪龙王庙组气藏为一规模、整装、高效的特大型气藏,具有“两大、两高、三好”的特点:“两大”即储量规模大,含气面积大;“两高”即气井产量高,气藏压力高;“三好”即天然气组分好,勘探效益好,试采效果好。

2 特大型气田形成的主控因素

2.1 大型古隆起背景

川中古隆起为一继承性发育的大型古隆起。①上震旦统灯影组沉积期已具雏型,主要发育在磨溪—高石梯及威远地区,属于裂陷槽两翼的古地貌高部位,以高能环境丘滩相发育为特征。②早寒武世早期受区域拉张活动控制,裂陷槽继承性发育(见图6),沉积厚度较大的麦地坪组和筇竹寺组。③早寒武世沧浪铺组沉积期,古隆起特征更为明显,表现为水下古隆起,核部在成都以西的龙门山区,对沧浪铺组、龙王庙组地层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④志留纪末的加里东运动导致古隆起定型,志留系剥蚀殆尽的面积超过6×104km2。⑤海西—燕山早期,古隆起继承性演化并被不断深埋。⑥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受威远构造快速隆升影响,古隆起西段发生强烈构造变形,但东段的构造变形微弱。

图6 早寒武世裂陷槽展布图(—C1l—寒武系龙王庙组;Z2dn—震旦系灯影组)

古隆起形成演化对龙王庙组成藏条件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大气区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构造背景。①早寒武世早期为裂陷槽发育强盛期,形成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沉积中心(见图7)。高石17井揭示筇竹寺组烃源岩厚度达160 m,麦地坪组烃源岩厚度可达30 m,奠定了丰富的烃源基础。②龙王庙组沉积期,古隆起周缘发育颗粒滩沉积,预测分布面积8 700 km2。③龙王庙组颗粒滩白云岩经历准同生岩溶及加里东运动之后的表生岩溶叠加改造,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孔隙型优质储集层,为特大型气田形成奠定了基础。④古隆起继承性发育大大延缓了生烃时机,有利于天然气的晚期成藏与保存。相对于周缘深坳陷而言,古隆起区寒武系烃源岩生烃期明显偏晚,主要生油期为三叠纪,主要生气期为侏罗纪。⑤晚期构造运动只影响到古隆起的西段,古隆起东段构造稳定,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图 7 川中古隆起构造演化剖面

2.2 大型网状供烃系统

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来自下寒武统[13],包括筇竹寺组和麦地坪组。这套烃源岩具广覆式分布特点,但厚度高值区在裂陷槽区(见图8)。烃源岩生气强度多为(20~160)×108m3/km2,裂陷槽区的生气强度高达(100~160)×108m3/km2,为裂陷槽侧翼的灯影组和龙王庙组提供了充足的烃源。

从油气运移输导条件看,不整合面及断层组成的网状输导体系在古隆起区广泛发育,为大面积油气运移成藏提供了良好通道。一方面,灯影组发育灯二段顶面、灯四段顶面两套区域性不整合面,有利于裂陷槽区烃源沿不整合面向侧翼高部位运移并聚集成藏。这一运聚成藏特点已被磨溪—高石梯、威远等地区发育古油藏所证实。另一方面,磨溪—高石梯地区高角度断层发育且以张性断层为主,断层向下切割烃源岩层,是龙王庙组油气运移的有效通道(见图9)。由此可见,网状输导体系不仅使得油气沿不整合面发生侧向运移,而且使得油气沿断层发生纵向运移,导致古隆起区多层系油气富集。据初步估算,川中古隆起龙王庙组的资源量达 1.16×1012m3,灯影组资源量达(0.66~1.37)×1012m3,古隆起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

图8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泥质烃源岩厚度(a)及生气强度等值线图(b)

图9 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寒武系气藏成藏模式图

2.3 规模化的颗粒滩

碳酸盐台地发育的颗粒滩,其分布主要受沉积期古地貌控制,古地貌高地有利于颗粒滩沉积,且易于发生纵向加积,形成厚度较大的颗粒滩体。古地貌相对低的地区尽管有颗粒滩分布,但滩体较薄、分布零散。

从龙王庙组岩相古地理图看(见图10),围绕古隆起沉积的颗粒滩面积达8 700 km2,但滩体规模受局部地形控制。磨溪地区颗粒滩无论是纵向发育层数还是平面分布,均要好于高石梯地区,从而导致两地区龙王庙组储集层差异。磨溪地区储集层厚40~60 m,单层厚度一般大于10 m;高石梯地区储集层厚10~30 m,单层厚度多小于10 m。

龙王庙组储集层发育孔、缝、洞,三者良好搭配使得颗粒滩体具似均质体特征,物性良好,是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整装气藏的主要成因之一。从成岩作用看,龙王庙组储集层属于“颗粒滩相+岩溶”成因储集层,颗粒滩在准同生期的白云石化作用中形成粒间孔,受表生期岩溶改造,溶蚀孔洞、溶沟、溶缝等现象十分发育。除此之外,储集层中微裂缝也十分发育,包括构造缝、压溶缝、构造扩溶缝等,从磨溪区块的岩心微裂缝统计看,微裂缝发育频率达 40%,有效改善了储集层的渗透能力。勘探证实,磨溪区块龙王庙组单个气藏最大面积可达800 km2,与大面积“视均质体”储集层有关。据地震预测,龙王庙组颗粒滩储集体分布面积可达6 300 km2。安岳气田磨溪区块储量申报区岩心单井平均孔隙度为 4.28%,平均渗透率为0.966×10−3μm2,孔渗性较好。

图10 四川盆地及邻区龙王庙组岩相古地理图

2.4 区域性的储盖组合

如前所述,龙王庙组为一套区域性优质储集层,气源来自下伏的下寒武统,上覆高台组致密碳酸盐岩夹膏盐为直接盖层,寒武系洗象池组—三叠系沉积数千米厚的泥岩、砂岩、碳酸盐岩和膏盐层,并成为区域盖层,封盖能力强。磨溪—高石梯地区处于加里东古隆起的东段,高台组和洗象池组地层保存齐全。因而,龙王庙组具有优越的盖层条件。

从构造演化看,磨溪—高石梯地区在古隆起漫长构造演化过程中始终处于古隆起轴部,构造变形较弱,燕山—喜马拉雅期断裂活动不强烈,因而使得古气藏未破坏或者破坏程度低。从目前气藏压力看属高压气藏,从另一方面说明其具良好的保存条件。

从成藏演化看(见图11),加里东晚期(见图11b)、印支期(见图11c)和燕山期(见图11d)为3个重要生排烃期。除加里东晚期外,其余两期形成的古油气藏未遭大规模破坏,经多期构造演化与调整,最终形成现今古隆起背景上产层多、规模大、圈闭类型多样的气藏群,如资阳地区为地层-岩性型气藏,威远地区为构造气藏,高石梯—磨溪地区为构造-岩性复合气藏。总之,古隆起构造演化与生排烃史耦合关系好,保存条件良好,成藏条件优越。现今气藏呈现规律性分布:古今构造叠合区天然气富集;古隆起高部位、现今斜坡带发育岩性型气藏;古隆起斜坡带、现今构造圈闭发育晚期成藏聚集的构造型气藏。

图11 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寒武系气藏演化剖面图

从成藏演化过程看,广覆式分布的烃源岩、大面积优质储集层和古今大型构造叠加区是大气区分布的最有利地区。综合考虑储集层、烃源岩、构造、保存条件等要素,认为川东—蜀南高陡构造带深层的震旦系—寒武系发育大构造,邻近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生烃中心,灯影组岩溶储集层和龙王庙组颗粒滩储集层发育,虽然喜马拉雅期构造变形较强烈,但由于寒武系膏岩层系发育,对震旦系—寒武系改造作用不强,有利于圈闭定型和油气保存,因而油气勘探潜力较大。

3 寒武系龙王庙组特大型气田勘探关键技术

磨溪—高石梯地区龙王庙组埋深在4 500~4 800 m,地层温度高、压力大。面对超深、高温、高压等复杂地层条件,积极开展超深高温高压气藏测井、地震与工程技术攻关及集成配套应用,形成了多项技术创新,为高效快速推动龙王庙组勘探进程提供了重要保障。

3.1 地震勘探技术

针对地层埋藏深、地震反射波能量弱的特点,开展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在超深层低幅度构造的精细解释、缝洞型储集层刻画等方面取得以下技术创新:①形成了超深层低幅度碳酸盐岩“两宽一小”(宽方位、宽频、小面元)数字地震采集技术。采用“两宽一小”技术,实施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新获取地震资料频带为6~125 Hz,目的层优势频带为10~70 Hz,地震反射波波形特征活跃,信噪比高。②形成超深层保真保幅地震资料处理和二维、三维连片精细处理解释技术。通过连片静校正、多域叠前组合去噪、高分辨率成像处理等,形成以保幅保真为核心的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处理技术系列,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古隆起三维连片以及二维地震的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和精细构造解释,地震构造成图精度高,经 35口井地震预测和验证,误差绝对值在 0.01%~0.95%。③深层碳酸盐岩高分辨率地震储集层定量预测技术。通过二维模型正演结合井震精细标定,建立深层白云岩储集层的地震响应模式。利用岩石物理实验明确储集层敏感地震弹性参数,利用叠前叠后波阻抗反演及弹性参数反演技术,从储集层厚度、孔隙度及含气性方面开展储集层预测,储集层预测总体符合率达85%。

3.2 测井评价技术

创新发展了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精细解释技术,储集层解释符合率大幅提高。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在测井资料采集方面,针对储集层特点采用不同测井新技术,优化测井项目,针对龙王庙组孔隙型储集层,采用核磁共振测井及MDT(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器)测井;针对裂缝-溶洞型储集层,采用声波扫描测井及成像测井;针对复杂岩性的识别,采用 ECS(元素俘获谱)测井、ADT(介电扫描)测井等新技术试验。形成了测井评价新技术系列,包括岩性岩相识别技术、非均质碳酸盐岩储集层参数标定及评价技术、裂缝/溶洞识别及评价技术、复杂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结构评价及产能预测技术等。通过测井评价技术创新,有效地提高了测井解释符合率,2013年新钻井龙王庙组测井解释符合率为100%,测井解释结果及产能预测成果指导了试油选层。

3.3 钻井技术

针对超深层、多压力系统、高含硫、高地温等特点,开展钻井技术攻关,形成了“优、快”钻井技术模式,实现了高石梯—磨溪地区钻井的“提速、提效”(见图12)。通过高效个性化钻头攻关试验,初步形成了以“优化井身结构+高效 PDC钻头+长寿命螺杆+优质钻井液”为主体的钻井提速模式,减少了井下污染,抑制了垮塌,有效降低了事故率,钻井速度大幅提高。2013年完钻 13口龙王庙组专层直井,平均机械钻速3.4 m/h;平均钻井周期97.32 d(不含取心)。磨溪101井完钻周期69.46 d,创造了龙王庙组探井同井深完钻周期最低记录。

图12 高石梯—磨溪地区超深井钻速、钻井周期对比图

3.4 储集层改造技术

针对龙王庙组气藏储集层厚度大、纵向非均质性强、地温高、压力高、埋藏深等特点,形成了深穿透酸压、分层酸压、转向酸压复合改造技术。研制了180 ℃高温胶凝酸、转向酸、低伤害自生酸等酸液体系,降解纤维、降解暂堵球以及配套180 ℃分层改造封隔器工具和试油封堵一体化完井管柱。经现场应用,储集层改造有效率达80%,层试油平均周期仅12 d。从酸化前后的压力恢复双对数对比图上可以看出:酸化前的双对数图压力曲线和压力导数曲线之间的开度较大,说明近井地带的储集层污染较为严重;酸化后的双对数曲线上两曲线之间的开度明显减小,酸化措施起到了有效的解堵作用(见图13)。

图13 磨溪8井龙王庙组下段酸化前后关井压力恢复双对数图对比

储集层改造技术系列的配套应用,解决了有效压开储集层、钻井完井液污染堵塞解除、纵向上均匀布酸等实际生产难题,同时优化了用酸强度,降低了用酸规模,提高了气藏开发质量和效益,为探井提产提供了有效保障。

4 结语

自2011年高石1井勘探成功以来,通过整体研究、整体部署、整体勘探,在两年多时间里先后发现了震旦系灯影组灯二段及灯四段、寒武系龙王庙组3套工业气层,高效探明了磨溪龙王庙组特大型气田,整体控制古隆起东段震旦系含气范围,发现磨溪、龙女寺和高石梯3个寒武系龙王庙组含气区,展示了川中古隆起万亿立方米大气区的勘探潜力。基于对川中古隆起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的解剖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这两套主力层系的成藏条件与天然气富集规律,指出川东—蜀南地区高陡构造的深层震旦系—寒武系具良好的勘探潜力,是未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应引起高度重视。

[1]汤济广, 胡望水, 李伟, 等.古地貌与不整合动态结合预测风化壳岩溶储集层分布: 以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灯影组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6): 674-681.Tang Jiguang, Hu Wangshui, Li Wei, et al.Prediction of weathering paleokarst reservoirs by combining paleokarst landform with unconformity: A case study of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in Leshan-Longnüsi paleo-uplift, Sichuan Basin[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3, 40(6): 674-681.

[2]中国石油地质志编委会.四川油气区: 卷十[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9.Editorial Committee of Petroleum Geology of China.Sichuan oil and gas provinces: Vol.10[M].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1989.

[3]侯方浩, 方少仙, 王兴志, 等.四川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藏储渗体的再认识[J].石油学报, 1999, 20(6): 16-21.Hou Fanghao, Fang Shaoxian, Wang Xinzhi, et al.Review on Sinian Dengying Formation reservoir and permeability in Sichuan Basin[J].Acta Petrolei Sinica, 1999, 20(6): 16-21.

[4]宋文海.对四川盆地加里东期古隆起的新认识[J].天然气工业, 1987,7(3): 6-17.Song Wenhai.Recognization of Caledonian palaeohigh petroleum geology in Sichuan Basin[J].Natural Gas Industry, 1987, 7(3): 6-17.

[5]李国辉, 李翔, 杨西南.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震旦系气藏成藏控制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21(1): 80-83.Li Guohui, Li Xiang, Yang Xi’nan.Controlling factors of Sinian gas pools in Caledonian paleouplift, Sichuan Basin[J].Oil & Gas Geology,2000, 21(1): 80-83.

[6]翟光明, 何文渊.从区域构造背景看我国油气勘探方向[J].中国石油勘探, 2005(2): 1-9.Zhai Guangming, He Wenyuan.Regional structural background and China’s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orientation[J].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2005(2): 1-9.

[7]汪泽成, 赵文智, 张林, 等.四川盆地构造层序与天然气勘探[M].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2: 1-287.Wang Zecheng, Zhao Wenzhi, Zhang Lin, et a1.The basin structure sequence and gas exploration of Sichuan Basin[M].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2: 1-287.

[8]李伟, 余华琪, 邓鸿斌.四川盆地中南部寒武系地层划分对比与沉积演化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6): 681-690.Li Wei, Yu Huaqi, Deng Hongbin.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brian in central-southern Sichuan Basin[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6): 681-690.

[9]黄金亮, 邹才能, 李建忠, 等.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1): 69-75.Huang Jinliang, Zou Caineng, Li Jianzhong, et al.Shale gas generation and potential of the Lower Cambrian Qiongzhusi Formation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China[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39(1): 69-75.

[10]赵文智, 沈安江, 胡素云, 等.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1): 1-12.Zhao Wenzhi, Shen Anjiang, Hu Suyun, et al.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distributional features of large-scale carbonate reservoirs onshore China[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2, 39(1): 1-12.

[11]赵政璋, 杜金虎, 邹才能, 等.大油气区地质勘探理论及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5): 513-522.Zhao Zhengzhang, Du Jinhu, Zou Caineng, et al.Geological exploration theory for large oil and gas provinces and its significance[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38(5): 513-522.

[12]杜金虎, 胡素云, 张义杰, 等.从典型实例感悟油气勘探[J].石油学报, 2013, 34(5): 809-819.Du Jinhu, Hu Suyun, Zhang Yijie, et al.Implications from typical petroleum exploration cases[J].Acta Petrolei Sinica, 2013, 34(5): 809-819.

[13]魏国齐, 沈平, 杨威, 等.四川盆地震旦系大气田形成条件与勘探远景区[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2): 129-138.Wei Guoqi, Shen Ping, Yang Wei, et al.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prospects of Sinian large gas fields, Sichuan Basin[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3, 40(2): 129-138.

猜你喜欢
石梯震旦系龙王庙
石梯
徐淮震旦系九顶山组地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
山西文明守望工程掠影
武夷山归来
湖南保靖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磨溪——高石梯区块断层对裂缝分布的控制作用
奇怪森林
龙王庙里的龙
川中震旦系灯影组储集层形成及演化研究
西南油气田勘探获得重要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