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军
他为人有一颗炙热的心
公司有一位“五保户”老人名字叫郑秀英,38岁时从江苏省仪征只身来到东北做保姆,并嫁给了一位石油职工,不幸的是,婚后不几年丈夫就去世了,无儿无女的郑秀英便一直过着单身的生活。2003年走上工会副主席岗位的刘汉杰得知郑秀英老人的情况后,马上把她纳入工会特殊关照对象的名册中。
这年腊月二十九的上午,刘汉杰布置完工作后,正准备去看望郑秀英时,却见郑秀英老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工会办公室。原来,老人家里的炉盘坏了,情急之下,老人首先想到了厂工会,清晨4点她就走出了家门,因为坐错了公交车,用了好几个小时才赶到公司工会。刘汉杰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当即真诚地向老人道歉。他马上去商店买了一个新炉盘,并亲自送到老人家里帮助更换好。考虑快过春节了,刘汉杰还自己花钱给老人购买了最好的花生油、火腿、猪肉、米面等物品。他对老人说:“郑妈妈,这是孝敬您老人的年货,缺什么你就跟我说,我亲自给您买来。您老一定要注意身体!”一番真诚的举动和话语,感动的郑秀英老人潸然泪下。
初到工会的这件事对刘汉杰振动很大,他对工会干部们说:“老人无儿无女,年龄大了身体弱,我们工会一定要把老人照顾好,让她感受到亲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打那以后,刘汉杰经常带工会干部去郑秀英的家中探望,及时帮助她解决生活上的各种困难。郑秀英知道工会工作忙,时间长了感觉过意不去,有时老人便自己到工会。刘汉杰对老人不放心,每次都自己拿钱叫来出租车把老人送回家。时间一长,郑秀英老人便把公司工会当成了家,把工会的同志当成了儿女,她几次提出要把自己的房子献给工会,以表达对工会的感激之情。
2009年10月,郑秀英老人要搬回老家江苏仪征投奔远方亲属。临走的前一天,刘汉杰去看望郑秀英时,老人正为能不能把就餐用的炕桌、买菜用的小车、洗澡用的塑料大盆等家当带上火车而发愁。因为这些东西实在不值几个钱,老邻居和她的侄子都劝她不要带了,可老人舍不得扔掉。一见到刘汉杰和几位工会干部来了,老人仿佛找到了依靠,孩子似的哭诉起来。刘汉杰对大家说:“这些东西是老人一生积攒下来的,有的跟了老人一辈子。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有这些东西在老人身边,老人才能觉得这是自己的家!”一番话说到了老人的心坎里,老人“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老泪纵横。刘汉杰连忙扶起老人,深情地说:“我们工会干部就是你的儿女,决不能让您留下一丝遗憾离开大连,一定要把这些家当给您老人家带上。”老人握着刘汉杰的手连声感谢,在场的人也无不动容。
第二天,刘汉杰亲自和同事为郑秀英老人办理了铁路行李托运手续,12件被装及杂货行李打包将运往南京仪征郑妈妈的老家。老人目送着拉着全部家当的车辆远远离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送走郑秀英老人后,刘汉杰始终牵挂老人的生活和健康,因为老人不识字不会写信,他就打电话通过老人的亲戚了解老人的情况。谈及此事,刘汉杰说他和老人建立了母子般的特殊感情,心中总是有一种放不下的牵挂。
他对待职工更有一个滚烫的心,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感情上的传递,提高工会组织的影响力。他把全部的情和爱都奉献给了工会事业和公司职工。退休职工业余秧歌队需要一台播放机,他听说后,将自家的收录机送给秧歌队。每当职工家里遇到困难或灾情,他知道了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及时送去组织的问候和温暖,尽全力帮助职工排忧解难。职工称赞他“替职工办事比为自己办事都尽心、细致,简直为我们想到了家。”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家属区一位老职工家的阳台被烟花点燃,火势迅速蔓延,消防车及时赶到将火扑灭。只是火被扑灭了,家也成了“水帘洞”。老职工的子女住得远,一时间赶不过来,刘汉杰二话不说,带领同事就帮助排水、整理过火家具和衣物。那天,他和同事们一起忙到大半夜,过年新换的衣服和鞋都被污水浸透了,大家劝他早点回家休息,他说职工家里出事了自己必须到位,不处理好自己不放心也不安心。临走时,他还亲自检查一遍房间的各种设备,发现液化气主阀没有关严实正在泄漏,他及时处理,避免了次生灾害。
作为企业的工会干部,参与办理“红事”“白事”是常事,尤其是“白事”格外的多,而这,不仅仅有很多特殊和棘手的问题,其过程也往往挑战人的心理底线。
到公司工会工作前,刘汉杰见到纸棺和花圈都要躲得老远,每次到殡仪馆参加完遗体告别,回来后都要浑身从里到外彻底打扫一遍,遗体存放间更是不敢接近一步。到公司工会后,处理善后却成为了他工作中最常见的内容。公司一位享受政府津贴的石油专家在家中去世,刘汉杰和工会及离退休管理部门的同志第一时间赶到。老人被轻轻装入纸棺后,由于楼道狭窄,往出抬成了难题,为了保持平衡,刘汉杰钻到纸棺下,用背将纸棺擎起,和其他同志稳稳地将纸棺运出了楼道。真诚的举动,不仅表达了企业对石油专家的尊重,也深深感动了石油专家的家人。
临近居民区住户因使用液化气不当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在善后处理中,为了各环节不出差错,让死者亲属心里得到安慰,刘汉杰亲自和工会的同志到殡仪馆找火化工负责人沟通细节。当时是下午,殡仪馆里空荡荡的,穿过火化间的长长走廊时,嚓嚓的脚步声在长廊回荡,让人毛骨悚然。回来后同事问他不害怕吗?他说怎么会不害怕啊,当时头发直竖,心直紧。但为了离世的职工能够安息,让亲人得到安慰,他练出了胆量。他说咱们工会干部,代表的是企业,只有像家人一样对待职工,才能体现出工会是职工的家。
2011年去世的石化公司老职工林绵州是一位归国华侨,1957年从天津石油学校毕业后来到了石油七厂,从事技术管理工作,1988年正式退休。2005年,终身未婚无儿无女的林绵州将自己一生的积蓄13.2万元交给公司,并立下遗嘱去世后将其它积蓄和遗物全部捐赠给公司,表达对祖国对企业的感激之情。
而在林绵州生前,刘汉杰是老人的“常客”,看到菜板、菜刀和水壶等太破旧了,他就用自己的钱为老人买来新的换上。看到老人的电视机老旧操作不方便,刘汉杰就向公司申请为老人更换了新的彩色电视机,在刘汉杰这里,孤身一人的林绵州老人,深深感受到了来自企业工会的关爱。林绵州老人去世后,刘汉杰向亲人一样亲自为老人擦身整容,为老人穿上寿衣,并护送到殡仪馆,回来后连夜为老人写悼词,按照习俗,又为老人主持了遗体告别仪式并办理好骨灰安放手续。
他是职工的贴心人
也许是刘汉杰有在基层工作经历的缘故,他非常愿意走到基层职工当中去。到工会工作,他与基层与职工走的更近了。在公司里,职工都愿意和他沟通。他做职工的思想工作职工心里敞亮,老职工和新进厂的职工都愿意和他交流。
石化企业是高危行业,做石化消防工作职工的精神压力大,情绪也不稳定。为此,刘汉杰走到消防战士的训练场上,和消防战士席地而坐,从唠家常谈起,谈到抢险救灾,谈到职工需求,谈到企业管理,认真听取职工意见。一次,临近企业家属区一幢老楼发生大火,公司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及时赶到火灾现场,消防战士不顾生命危险把老人背出火海,将10几个石油液化气罐从火场抢救出来。刘汉杰闻讯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看到抢险的消防战士在高压水枪下抢险时被水浇得冰冷,心细的他连夜联系公司餐饮中心,把热乎乎的疙瘩汤送到消防支队慰问。此时已经是下半夜了,消防战士们吃着热乎乎的餐饮,直夸工会组织做的细心周到。刘汉杰离开消防支队后,又回到办公室工作到天亮,把当晚救火的情况形成材料,第二天一大早报送给公司领导。公司主管领导见到信息,马上到消防支队慰问官兵,使全体官兵很受鼓舞。
刘汉杰在对待职工的态度上,融聚着真情关怀。凡是工人找他办事,他都会热情接待。只要是本部门的事,他会认认真真地办,不能办的也会给个满意答复。不是本部门的事,他会认真协调,不让职工跑来跑去。职工有思想情绪,他会抓住送上门的机会,帮助解开思想疙瘩。他说,工会就是职工真正的家。
第一联合车间有一位职工来自甘肃贫困地区,2012年,这位职工的父亲来公司到职工公寓看望儿子,父子俩见面很高兴,不知不觉到了晚上10点多。由于公司公寓有外来人员不得在公寓内留宿的规定,这位职工的父亲当晚主动离开了公寓,为了省钱,职工的父亲在儿子新买的清水房里就付了一宿。第二天是周六刘汉杰按习惯进厂,知道情况后感到公司关照的不周,老人从甘肃偏远山区第一次来公司看望儿子,这样回去会有很多遗憾。于是,他到市场自己花钱买来大连特产,考虑到基层今后做思想工作方便,他让所在单位的书记赶在职工父亲回甘肃之前亲自送过去,并对此次安排不妥道歉。这位职工和他父亲很理解,也很感激。
工会常常要面对一些特殊的、社会最底层的职工群体,对此,刘汉杰总是以礼相待,不仅通过工会渠道鼎力相帮,自己的衣物和生活用品也常常被他搭上。一位退休的老工人告诉记者,他身上的衣服脚下的鞋子,甚至用的鞋油,都是刘汉杰的。
作为工会领导,对于职工的正当权益他总是坚决维护,对于一些人的过分要求,他也耐心引导。职工就餐是职工关心的大事,职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次,有一个基层单位因为不满意早餐质量意见很大,还有职工提出引进社会服务提供就餐。他马上来到这个单位与职工交流沟通,他对大家说:“我们企业是在不计利润的情况下为职工提供就餐,是在一定标准下调剂花样,虽然无法与饭店相比可以选口味,但是讲究营养配餐,食材的进货渠道也安全有保障。”“麦当劳、肯德基很多人爱吃,如果总吃也会吃够。”话说的推心置腹,也说到了点子上,职工们表示理解,怨气就少了。随后他又积极帮助餐饮部门分析原因,改善饭菜质量。如今公司餐饮部门不断改进工作,食谱定期调整花样增多,每周在网络上公布一周食谱,职工很满意。
他经常说,工会在企业不是主要的生产经营部门,但是工会组织在企业有无穷无尽的工作要做。职工心气顺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企业才会有凝聚力和活力。他说他喜欢工会工作,因为工会可以近距离接近职工;他说工会工作需要热情、感情、真情,这是做好工作的源动力;他说工会工作需要热心、爱心、细心,这样才能把工会建成职工满意的家。
他对工作有钻劲有激情
刘汉杰在部队学的是炮兵射击指挥专业取得中专学历,并通过自学获得党政基础和法律两个专业的大专学历。转业到地方后,他勤奋学习相关业务,1994年4月参加全国经济师考试取得经济师资格,1997年8月取得政工师资格,后参加政治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取得结业证书,2014年又取得高级政工师职称。从军人到审计干部,再到政工干部,刘汉杰通过不断的学习为工作加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1996年,不到38岁的刘汉杰就担任起公司纪委副书记兼审计处长和监察处长的重任,每年调查处理信访件20余件,审计项目20多个。审计业务专业性强,当他发现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单位领导交换意见时,用借、贷等很多专业术语,让经营者很难理解。他认真研究后要求审计人员不准讲“方言”,必须讲“普通话”,并且要口语化与经营者交流。他带领财务、法律和审计人员,到南方某市清理一个合资公司,用三个月时间,将900多万资产全部变更到公司名下,办理了土地证、房屋产权证,顺利清退了30多名人员,并追回600多万应收账款。他牵头进行的审计项目获得了集团公司优秀审计项目奖。
2003年,刘汉杰调到工会工作后,接触一线职工的机会多了。他愿意动脑筋,认真研究起思想政治工作。他用三个月时间,深入基层及班组搞调研,完成公司党委布置的命题,撰写了《关于公司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对公司党委研究政治思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工作思路清晰,党务工作、工会工作和管理工作经验丰富,无论在哪里工作,总是以创新的思维拓展工作。他主持工会日常工作,提出了“民主管理精细化,劳动竞赛全员化,福利待遇人性化,文体活动品牌化”的工作思路。几年来企业经历了重组——整合——重组等改革过程,他根据公司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倡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职工”的工作理念,将劳动竞赛的立项内容定位企业工作难点和瓶颈问题,有效地配合了企业的中心工作。在职工合理化建议管理上,他组织人员开发建立了网上合理化建议管理平台,合理化建议和职工提案由专门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此举不仅调动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也让职工智慧有效地运用到了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
企业具有80年历史,沉淀了深厚的职工文化底蕴。刘汉杰先后组织和参与了《劳模集》、《职工版画集》的编辑出版。在新形势下,他注重理论探索和企业形象宣传。《把落实根本方针的工作做实》、《关于劳动竞赛的思考》、《注重职工文化建设,为建设一流企业提供精神动力》等经验和理论文章在有关刊物上发表,其中《关于劳动竞赛的思考》获得辽宁省企业家协会和企业家联合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参与撰写的通讯《三十八年倒班路》分别在《中国石油报》和《大连日报》上发表,对宣传企业产生积极了影响。
工会工作默默无闻,但意义重大。只有带着感情为职工服务,才能发挥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才能更好地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数基层工会干部以事业为重,不计得失,甘于奉献,为工运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刘汉杰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优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