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前明
晚清风云人物翁同龢有副名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道出了自古以来的圣贤、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养点静气
古人云:“心宁智生,智生事成”。
在物欲横流的复杂环境之下,人们往往心态浮躁而宛若汤煮,说到底是少了点“静气”,多了一些“躁气”。有的“刚烧火就揭锅”,好大喜功;有的热衷政绩“短平快”;有的乐于“显山露水”,甚至做秀不做事。越是这样,越要求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心静如水,经受住各种考验,不谋非分之利,不进是非之地,做到两袖清风,在平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养一点静气,既是提高记者素质的需要,也是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改造世界观、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只有不为私欲遮望眼,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正位置,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老老实实干好工作。因为静能养生,静能生慧,静中开悟,静中明道,静通神化,曲径通幽。
其实,静气不是放弃、等待或柔弱,更非束手无策。静气是一种应急的态度,是一种大修养、大胸怀、大智慧才能通达的大境界,是“淡泊”、理性的人性修养。
汉武帝刘彻感叹当年上林苑是个养气的好地方。《老子》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白居易云“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而诸葛亮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强烈而委婉地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这里所反映的是心无杂念,淡泊浮名,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与失、是与非。
帝王及诸子百家尚且如此推崇静与气,必有其意寓所在。静,可使佛家四禅八定,道家修己入静,儒家获得睿智,病人神宁气静,拳家清逸大勇,兵家从容不迫,文人有了写作灵感。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行与智的统一,深明世事,并且依据“定见”,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必然激活定力的内涵,产生巨大的行动力量。
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笔直平坦的大道固然风景怡人,但弯弯曲曲的小路更能使你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
正如《菜根潭》所云:“性燥粗心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现在,不论商家、政客,抑或平民百姓,都应以静修身,去除浮躁,在平凡的生命历程中挖掘真我,为平庸的生活增添一抹光亮。
社会有如一条船,每个人都应当有掌舵的准备。这“准备”或许可理解为热情。一旦人生方向确定,热情在你身上燃烧,就会发生惊人变化。它驱动你执着前行,没有任何障碍可以阻挡住,甚至独步天下;它帮你成功,助你升华。一些看似不经意间,产生的意义却远远超出想象。
练练中气
何为中气?拆解有三:中医谓之人体生理功能;农历谓之雨水、小满、夏至、秋分、大寒等十二个节令;戏曲演唱则指呼吸量,若唱时呼吸量大,控制自由,叫做中气足。
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中气不足的主要有三种人:一则先天禀赋不足,或脾胃虚弱者。脾胃虽为后天之本,但若是先天体质虚弱、根基不牢,也会引起后天的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二则劳倦过度,忧思日久者。身体和精神上的过度劳累都会损伤脾气,脾气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肢体失养,出现神疲乏力。三则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者。
中气源自何方?
一为人生信念。湖北人素有霸气。从春秋时“问鼎中原”到现在的“敢为天下先、不甘落后”。当年屈原“问天”、楚国被秦国灭亡了,这里仍然发出“楚虽三户 亡秦必楚”的响亮誓言,这是信念!从岳飞的“金兵未灭,何以为家”、辛弃疾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已 岂因祸福避趋之”,同样是信念,也是气节与情操。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从“商鞅变法”到末清时代的“百日维新”;从北魏初年的贫富分化到大唐中兴,一代又一代的改革者为求强国梦前赴后继,牺牲奉献,包括今天风生水起的改革,有志竟成,皆为信念与追求,信念如山。
五千年黄河浪,乘风万里长江水,见证了中国的变革与成长、艰难与崛起、时代变迁与风云际会,也抚育了中华儿女的生活文化和情感归属。但纵观过去,变法也好,维新也罢,都不能与今天的改革同日而语。但无疑有着共同的东西在支撑——那就是国家、民族、气节、尊严。
二为敢于担当。用平常话说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与行为操守。在成败甚至黑白之间,正视自己,反省失误,敢于担责任;为了大局,还敢于背黑锅,代人受过,挑起重担;并一以贯之,苦心孤诣,勤学苦练,关乎“人群之需要”,取法其上。不然,何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经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国碎?
三为诚朴勇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目标既定,如何实现?面前有禁区、雷区,敢不敢闯?敢不敢碰?是检验一个人的中气与底气、决定胜败的参照系。我们确实要好好学学西晋的左思立志、秦末项羽的“破釜沉舟”、南宋宗悫的“长风破浪”、崇阳县令张乖崖朱笔下的“水滴石穿”。勇而无谋,毅而不弘,足不可取;执着人生,永不言败,才是通途。
(湖北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