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一刻钟
喜大普奔(xǐ dà pǔ bēn),也作“普大喜奔”,网络用语,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形式,表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共同庆贺。
词语释义
喜大普奔,为缩略组合词语形式。喜,即“喜闻乐见”;大,即“大快人心”;普,即“普天同庆”;奔,即“奔走相告”。表示一件让大家快乐并迫不及待的要去与人分享的事情,也含有幸灾乐祸的性质。
词语用法:作谓语、补语。
来源出处
“喜大普奔”一词最早出现在百度贴吧——化学吧。
2013年7月,一位上海网友发微博写了一篇扫盲科普帖,帖子被整理汇总成一篇通俗易懂的“词语表”,其中,喜大普奔、人艰不拆、不明觉厉、十动然拒、说闹觉余、累觉不爱等都被收录其中。该作者还分别为这些“词语”加上了释义、语源、举例引申,同时贴上链接等。截止到2013年11月,这样的科普帖已引发了10万网友的关注。
用法示例
1.从未有过这样一个夏天,40多度的历史极值就像一层窗户纸,屡次被突破。截至昨天下午4点,浙江省共有27个县(市、区)最高气温超过41℃,省气象台则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不过,预计18日之后,40℃以上的极端高温基本消失。小伙伴们喜大普奔啊有木有!
2.这个长假,“累觉不爱”还是“喜大普奔”?
3.他知道这个消息可以喜大普奔了。
4.今晚老三请客吃饭,铁公鸡拔毛啊,咱全寝人可要喜大普奔了!
各方看法
家长指出:
这样的网络词语可能会影响学习,如果养成习惯,语文考试也这么用,担心会出问题。
网友观点:
网友自创一些网络新词调侃一下无伤大雅,不必过分紧张。
专家意见:
对于“网络成语”现象,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表示:互联网是一个“创意为王”的地方,“在网络上,只要你够新、够创意,就很有可能火起来,但它们来得快去得也快,大多数也就是一阵风的事情,只要网上有了新的热点,这些‘网络成语大多数很快就会被遗忘。”丁道师举例说,《甄嬛传》热播时,所谓“甄嬛体”也曾红极一时,但现在慢慢地也没什么影响了。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也表示:“语言形成是大浪淘沙的过程,一个词语能不能流传,要看它的生命力。有些词语现在网上很火很热,可能两周后,就没了踪影。”他说,这些新成语能火起来,主要是网友的新鲜感,而词语本身大多数并没有很深的内涵,仅仅是简单的缩写甚至错别字,“这样的‘成语是没有生命力的,它们的影响范围最多也就在网上。”
责编:张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