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大禹治水的典故妇孺皆知。只是近年来频发的城市洪水,危害严重,令人们措手不及。防治城市洪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从源头做好防治城市洪水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近年来的城市洪水为例,分析城市洪水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城市暴雨;洪水;积水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17-02
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对于洪水,人们并不陌生,大禹治水的典故妇孺皆知,至今人们还在和洪水这头猛兽斗争着。只是近年来频发的城市洪水,危害严重,令人们措手不及。防治城市洪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从源头做好防治城市洪水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近年来的城市洪水为例,分析城市洪水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一、近年来城市洪水概况
2012年7月21日,首都北京遭遇了令人心颤的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经济损失116.4亿元。北京暴雨造成倒塌房屋10660间,遇难者79人,北京地铁6号线工地路面坍塌,塌陷面积约80平米,暴雨致160处文物受损。2012年8月20日,辽宁省朝阳市暴雨导致马路成为河道,行人寸步难移。2013年08月16日,辽宁省省会沈阳出现大暴雨,沈阳市区降水量最大为177.7毫米,降水强度为近20年来所不遇,一些街路积水较深,个别路面发生坍塌,交通受阻。2013年10月08日,上海罕见暴雨致积水严重,造成了上海市50多条马路积水,大概10~20厘米,30多个小区积水5~15厘米,有600多户居民进水,15米的上海松江千泾的防护墙因超历史潮位发生坍塌。罕见的大暴雨让同济、交大、复旦这些学校的部分校园被淹。当时,水漫进了同济大学的课堂,复旦大学一些教学楼寝室楼前面的积水漫过了脚脖。国内的其他城市发生的洪水现象也很多。
二、城市洪水原因分析
1.热岛效应使城市成为强降雨中心。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塞,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以石头、混凝土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绿地减少,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等因素,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形成热岛效应,逐渐成为强降雨中心,导致一次次大雨或暴雨。
2.城市建设加快使原有城市结构发生改变。过去山区经常发生泥石流、山洪,而城市是一块平安地,是因为建城初期城中的排水设施和城市规划和谐配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的布局在发生着变化,气候、雨量也在变化,但相应的排水设施只是进行局部考虑,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进行整体排水管网规划。最常见的是排水标准不足,排水设施部分老化,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排水系统不健全,不能及时全盘更新。老城区排水系统的最初设计,一直沿用前苏联模式,采用苏式浅埋小口径的管道系统。城市排水系统主要是以地下管渠为主,是按当时的地表径流系数确定管道管径,城市排水系统缺乏城市洪水内涝防治体系,没有对超过管道重现期的雨水的通道和储存问题进行系统考虑。在流量增加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局部出现洪水拥堵现象。给排水管道都是在地下,城市给排水管网的建设投资巨大,城市老城区管道改造由于牵涉到众多部门,自来水、天燃气等管线都位于排水管道内,改造城市给排水管网需要众多部门合作,并且管道开挖会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所以,在老城区进行管网改造是一项极为困难的事情。时至今日,排水问题越积越多,形成隐患、顽疾。
3.下垫层渗水性差,地面硬化面增多。由于科技的发展,水泥、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下垫层中。建筑物有了垫层,有利于立模、扎钢筋、浇筑砼等工序,规范基础钢筋的绑扎、基础模板的支撑及混凝土的浇注,高层建筑带地下室的筏板基础经常在经过处理的垫层上做防水层,这样的下垫层渗水性能很差。另外城市的柏油路、水泥路面渗水性能不好,容易造成路面积水,不能及时排走洪水。
4.新城剧增破坏水系。由于城市步伐的加快,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不断外扩,很多农田村庄被快速改造成新城,全国各地新城林立。老城区周围原有的土地被大量人为硬化,甚至侵占河道滩地进行开发建设。比如辽宁省朝阳市,大凌河贯穿城区,原来凌河两岸堤坝数里以外路树成荫,现在凌河两岸堤坝前高楼耸立。人与洪水争地,破坏了原有水系,大大减小了河道行洪能力和洪水滞蓄空间,降低了城市的防洪能力。
5.人们环保意识差使管道堵塞。人们环保意识差,向河道倾倒垃圾,造成建筑垃圾或居民生活垃圾堵塞河道。在一些先进城市,同一路段城市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要远远小于雨水管道设计流量,污水管道管径也要小于雨水管道管径。而暴雨带来的短暂大流量雨水,通过较小的污水管道,显然无法顺利排出,只有囤积在城市低洼处,导致地面洪水积聚。而一些中小城市,比如朝阳市,现在还是雨污合流排水体制。城市中最容易发生排水管道堵塞的地方是餐饮业,餐馆没有隔油措施,直接向管网排放油污,油污和餐馆清洗产生的废水中含有的生活垃圾混合,经长期堆积就会形成极为黏稠的物质,严重阻塞管道。城市的雨水口被生活垃圾堵塞,管道淤积造成排水不畅。
6.城市防洪排涝技术落后。现在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城市防洪也不例外。洪水预报、预警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都很先进。目前,我国中小城市防洪排涝管理中,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
三、城市洪水的解决措施
1.建立城市排水系统GIS数据库。近年来,GIS以其独特的空间分析功能迅速在许多领域内得到应用,同时也逐渐应用到复杂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中。目前,国外很多城市构建了基于GIS系统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这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GIS能够很好地支持城市暴雨强度的计算,并辅助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利用GIS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功能,建立雨水管网达标规划GIS系统,实现雨水管网设备的属性数据及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为城市暴雨积水计算提供可视化分析的手段,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不同情况下暴雨所造成的损失和积水淹没范围,对不符合要求的管网提出可行性设计建设方案,以帮助决策者进行优化决策。GIS系统与分布在管网内部的传感系统结合,当暴雨发生时,实时监测排水管网的水压异常并报警,及时找到症结根源,为排水管网抢修提供宝贵的时间,从而减少暴雨对城市所造成的损失。endprint
2.对老化的排水系统进行局部改造。国内众多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年代不一、结构复杂,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因此,对老化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逐步提高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十分必要。国外一些大城市较少出现大面积积水,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城市采用的排水标准比较高,如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要分流设计,同时要扩大排水管道的直径,增强系统的排水能力。可以效仿德国,德式排污管道为倒置的鸭蛋型,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呈“V”型的部分,确保在污水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流速,使污水中所夹杂的泥沙污物被冲击得没有沉淀的机会,减少了日后的养护。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砖用来防腐蚀。
3.减少地面硬化面积。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增加科技含量,努力开发各种雨水渗透技术,采用透水性能好的材料替代沥青水泥铺设地面,可减少地面硬化面积,提高地面渗透率。比如可以像深圳一样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在砖缝种植小草,增加雨水渗透量。
4.在排水管道中的雨水斗设置反水阀。反水阀会使被水冲刷的生活垃圾等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不会造成管道堵塞,生活垃圾等脏物也便于清理。管道堵塞越少,排水井冒溢越少,有效减少路面上的洪水,反水阀还能避免管道里的臭气散发到空中,减少空气污染。
5.加强城市蓄水设施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城市的河湖水面是调蓄雨洪的主要设施,在城市可以修建蓄水湖、蓄水池,通过分散式的方法消化降水,有助于减轻排水管网压力,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有效手段。将城市绿地建成下凹式,可大量储蓄雨水。城市的露天公园、运动场等,可作为有效的临时蓄水场所。此外,还可利用房顶、地下蓄水池等滞留雨水。
6.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及时维护。加大资金投入,由专业维修人员对排水系统定期维修养护,并及时清理与疏通堵塞的管道,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严禁向河道任意倾倒垃圾,汛前完成城市全部清淤工作,以利汛期排蓄水。
四、结论
城市洪水并不可怕,人定胜天。但城市排水是一个系统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统筹谋划,各部门通力合作,建立统一协调的城市防洪排涝管理体制,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城市防洪、排涝、排污、供水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要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汛期应急抢险预案。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意识,认真分析每个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统筹规划城市防洪排涝系统,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护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以后的生活中,加强城市防洪排涝的研究,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我们必须迎接挑战,因为我们是河海大学大禹学院的学生,是水之子,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责无旁代。
参考文献:
[1]李洋.城市内涝原因及对策浅析[J].安徽建筑,2011,(1).
[2]方国华,钟淋涓,苗苗.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研究[J].灾害学,2008,23(3).
[3]叶斌,盛代林,门小瑜.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J].水利经济,2010,28(4).
[4]张书亮,曾巧玲,姜永发,方立刚.GIS支持下的城市暴雨积水计算的可视化[J].水利学报,2004,(12)
作者简介:郭峰(1992—),女,辽宁朝阳人,本科生,就读于江苏南京河海大学大禹学院,研究方向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指导教师:李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