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管理机与能量管理系统通信故障分析

2014-07-24 12:30黄文超
无线互联科技 2014年5期

黄文超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对通讯管理机与能量管理系统通信故障问题进行研究,对几种典型的故障进行论述,并进行系统的总结,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对此类故障进行有效的处理,以此来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通信管理机;能量管理系统;通信故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加快与监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的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逐渐转变成集成网络通信、信息处理技术的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管理机通过对数据网的调度来与能量管理系统进行通信,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正常运行,造成信号遗落,故障处理延误以及电网事故的问题,这就要求对其进行重视。

1 厂站与主站通信方式及其结构

现阶段,厂站与主站之间的通信方式只有少数老式变电站是通过专线的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部分的变电站主要是通过网络的方式来进行通信。变电站的专线通信方式主要是通过通讯管理机与调度主站之间实现数据的采集、控制、处理以及执行的方式,这与网络通信的方式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技术、管理、设备都难以达到现阶段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标准,逐渐被网络通信的方式进行取替。

如图一所示 ,从厂站的通讯管理机,经过交换接连接到二次安全防护设备之中的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在连接到变电站的路由器,之后通过不同的通信设备、通道来将信号进行上传到进行调度的主站核心路由器,最后由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将其交给能量管理系统。变电站一旦出现故障,就可以按照图一的方式进行调查,按照图一的顺序进行调查,以此来明确出现故障的位置与原因。在新的变电站进行运行之前也可以通过这一方式进行调试,以此来保障运行的稳定。

2 厂站与主站通信故障分析

厂站与主站通信故障有很多,常见的故障有:通信通道故障;通信管理机故障;路由器故障;主能量管理系统存在的故障等等,以下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⑴故障一。在新建变电站进行调试的过程中,出现通信管理机频繁投退的状况,出现的故障可能是有几方面的内容:调度的核心路由器以及其配置问题;光纤通道存在问题;变电站路由器的问题;通讯管理及自身硬件以及配置问题;主站侧SDH问题;纵向加密硬件以及其配置上的问题。这就要求对其进行检查,首先进行变电站路由器与主站路由器之间的检查,查看通信的状态是否正常,之后对主站能量管理系统与变电站的通讯管理机配置进行检查。对其进行处理的流程为:通过主站路由器PING变电站的路由器,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通信断断续续,就说明通信通道存在问题;之后对主站调度的数据网进行检查,主要就是对路由器以及其自身的配置进行检查;对主站的SDH设备以及相应的数字配线架跳线进行检查;对变电站内部的调度数据网进行检查,其中包含变电站路由器以及路由器的配置;最后对变电站的SDH设备进行再次检查。

在主站路由器侧进行变电站的检查过程中,可以通过自环的方式来对路由器的端口问题进行有效的确定。在对主站的SDH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在设备侧的数字配线架上自环,如果物理链路、相应的协议没存在问题,也就说明数字配线架的跳线不存在故障,如果物理链路以及协议均为DOWN,就应该对数字配线架以及相应的跳线进行检查。在解除自环之后,在对端口的状态进行检查,如果这时的物理链路与协议依然属于DOWN,说明变电站与主站的两侧路由器存在问题。如果主站或者变电站的路由器端口执行的是unframed指令,相应的物理链路以及相应协议均是UP,但这并不代表变电站路由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⑵故障二。某县新建设的变电站,在进行变电站与主站通信的调试过程中,通常是通过PING的方式来通通讯管理机,如果在工况未退出的状况下,收不到通讯管理机上传的电文,但可以收到市调系统下发的召唤报文,这也就说明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及时对其进行检查,明确故障的位置与原因。首先出现这一问题说明通信管理机的配置并不存在问题;通讯管理机中的市调系统IP存在前置的可能;也有可能是通讯管理机内部的配置存在问题或者就是中间环节存在问题。这就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此来明确问题出现的位置,并掌握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此为依据进行有效的处理,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首先就应该对市调系统的IP前置进行取消;在对通讯管理机内部的IP配置等问题进行检查,保障设置的正常;对主站与变电站内部的纵向加密配置进行检查,对其中县调系统前置IP地址添加到变电站的策略之中。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的对系统下发的召唤报文进行接收。

结语:本文主要厂站与主站通信故障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做好处理的步骤,这也就为主站自动化的工作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同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对通信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此来提高通讯的强度,降低通信故障的出现,从根本上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慧刚.综合自动化原理与系统[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