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甘肃贫困地区留守子女基础教育问题分析

2014-07-24 03:56草珺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2期
关键词:甘肃贫困地区子女

草珺

(甘肃政法学院 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当前我国甘肃贫困地区留守子女基础教育问题分析

草珺

(甘肃政法学院 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本文对甘肃贫困地区留守子女的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阶段性分析,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子女在成长中出现的教育、安全、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对促进甘肃贫困地区留守学生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以期对西北贫困地区留守子女受教育问题现状之改变提供借鉴。

贫困地区;留守子女;基础教育

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了解甘肃基础教育现状,进而掌握甘肃贫困地区留守子女基础教育中的问题,对治理西北贫困地区“贫困综合症”[1],促进西北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甘肃贫困地区留守子女基础教育现状

1.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从总体上看,学龄前的留守儿童和普通的孩子在智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差别不大。但上幼儿园的留守儿童较未上幼儿园的留守儿童在集体关爱、启智教育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该群体存在的问题是:①家庭关爱与教育严重缺失。留守儿童多在婴幼儿时期就离开父母,由祖辈代管,这些儿童的社会早期经验不同程度地产生缺失,他们常表现出情绪行为发展的异常。此外,甘肃贫困地区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还普遍存在忽略型教养方式和放纵型教养方式。②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甘肃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贫乏,社区公共服务条件差。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一般只有1个孩子,其教育观念比较先进,也比较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一般有2~3个孩子,家庭负担较重,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不重视,导致了甘肃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2.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从总体上看,甘肃落后地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总体生活压力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但是在心理健康指标上无显著差异。与同龄儿童相比,甘肃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普遍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一部分留守儿童还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行为。该群体存在的问题是:①人身安全存在隐患。由于对留守儿童安全监护的缺失,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和隐患。这一方面是由于家庭教育功能的缺位,造成对留守儿童监护的真空状态;另一方面是由于留守儿童自律能力差,缺乏理性的判断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或者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②留守儿童中“学困生”比例偏大。不少留守儿童在课后、节假日期间,学习上往往处于“两无”——无人督促、无人辅导的状态。有些甘肃农村留守儿童还要帮助年迈的祖辈承担过量的家务活、农活,造成上课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进而厌学弃学,最终变成“学困生”。

3.中学阶段留守少年的教育现状。中学阶段的留守少年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大部分热爱劳动,生活能力强,有自立意识,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有感恩心理,能照顾别人。同时,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但该群体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缺乏青春期的有效引导与监管。这一时期的留守少年处于问题高发期和情绪激烈波动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监护人监护不到位,这就很容易产生留守少年的学业失教,感情缺失等问题。②学生辍学现象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一些“读书无用”的信息在甘肃贫困地区传播,对中学阶段少年产生无形的认识诱导。加之近年来劳务市场对西北农村基础劳动力的巨大需求,打工浪潮冲击校园,导致学生辍学现象有泛滥之势。

二、甘肃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基础教育影响因子分析

1.家庭层面对留守子女的影响因子分析。①农民工阶层的经济、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对子女产生影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分层加剧,随之带来社会流动加速导致的机会不均等。由于群体及个人间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差距拉大,农民的经济压力、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也随之扩大。此外,由于甘肃贫困地区农民工所处的关系网及其所属的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使得他们的阶层地位和生活状态无法短期改变,给留守子女的内心打下深深的烙印。②来自父母的亲情缺失对留守子女成长产生影响。亲情缺失,使得甘肃贫困地区留守子女普遍存在与父母情感交流过少和“情感饥渴”的现象,导致留守子女对生活的满意度下降,感受不到到爱与被爱,不利于他们形成独立、健全之人格。③家庭教育和社会化功能弱化对留守子女成长产生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化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父母帮助子女实现其社会化并和家庭成员相互教育以完成再社会化。由于父母角色的退出,留守子女家庭教育和社会化功能被弱化。年长的“代理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关注有限,他们不能充分的洞察子女在学习、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变化,这些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也往往被忽视。

2.学校层面对留守子女的影响因子分析。①学校—家庭教育缺乏有效配合,留守子女陷入尴尬境地。由于甘肃贫困地区留守子女家庭教育缺位,老师无法通过家长了解到留守子女最基本的真实情况,更无从谈和家长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因此造成了对留守子女监护和教育的空档,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只能采取开除或劝其转学的办法。②学校对留守子女的认识不够,评价机制不合理。在广阔的甘肃农村,很多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考核大多停留于以升学指标为标准的传统评价阶段,教师的工资、奖金呈现出和学生的考分、升学率等挂钩现象,这就使得教师不堪重负,无暇顾及留守子女成长发展的特殊性。处于中等偏下的留守学生往往因升学无望而被老师“摒弃”。这种模式的结果,选拔出了一小批“优胜者”,而绝大多数学生成为教育的失败者,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2]③地方学校课程的适应性不强,无法满足留守子女的社会化需求。现行的学校课程体系、教材与甘肃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以及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的适应程度较低。课程结构缺乏灵活性和弹性,教学内容依然陈旧,这就不能满足留守学生实际成长与发展的现实需求。④学校寄宿制弊端显现,留守子女需求被忽略。2004—2007年,国家开始在中西部农村推广寄宿制办学模式,收到不错效果。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北师大的调查发现:由于要负担住宿、伙食、交通等费用,中西部地区寄宿制学生每学期要支出600~800元,农村家庭负担增加。[3]此外,由于寄宿学校模式重于封闭管理,加之生活条件较差,儿童需求不被尊重,“以人为本”得不到体现。

3.社会层面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因子分析。①二元分割下的农村教育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留守儿童现状。中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其二元分割性。一方面,城乡二元分割,形成“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天壤之别;另一方面,重点与非重点分割,造成各教育阶段“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两个世界。[4]身处大西北的农民工子女深陷于这被分割的教育制度之中,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体现尤为明显。由于义务教育期间的不公平待遇,他们受到社会排斥,大量留守儿童不敢随父母进城。②农村社会结构变化下的社会失范冲击留守子女群体。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极大震撼和冲击了高度整合的农村社会结构。目前许多西部农村基层组织力量不足,使已解体的传统社会群体,包括宗族、种姓、宗教等团体重新聚合,且在社会生活中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威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5]。随着社会分化的加快,传统的社会整合力量在不断弱化,而新的整合机制一时又难以形成,这种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异步必然会造成交接过程中的“空白环节”,从而导致大量社会失范现象的出现,留守子女则成为间接受害者[6]。③文化结构失序导致对甘肃农村留守子女的社区教育功能缺失。出于历史原因,甘肃农村普遍存在公共产品短缺、政府财政困难等问题,直接制约了当地公共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供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地区的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被扭曲的价值观影响到未成年人。此外,由于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管理不规范、不到位,农村文化结构的失序现象加剧。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失,自制能力较差,这使他们成为最易受到这些社会负面因素影响的群体。

三、解决甘肃贫困地区留守子女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

1.以政府支持为先导,加快宏观调整。①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完善社会服务机制。要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格局。要破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甘肃城乡间的有序流动,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切实的市民待遇。②完善教育体制,确保基础教育公平。要进一步完善西部基础教育体制,逐渐破除城乡分割制度,保证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保证城乡孩子平等的享有教育资源,最终实现把农民工子女就学纳入到城市教育体系的目标。③改善公共服务设施,重塑乡土文明。甘肃贫困地区基层组织要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重塑乡土文明,为当地留守子女提供良好的乡土环境。

2.以家庭关爱为根基,提高保护力度。①加强亲子互动,弥补感情缺失。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源,父母的教育作用往往是其他人所难以代替的。父母外出的一方或双方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避免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面性、互动频率低等带来的负面影响。②提高监护人监护水平,动态捕捉儿童心理需求。由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与教育认识等的因素,使留守孩子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无论是长辈还是亲戚朋友,对他们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难以捕捉孩子心理需求与变化。但毕竟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相处时间较长,他们的言行对孩子还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外出打工的父母应充分重视监护人的选定问题。

3.以学校教育为依托,强化具体措施。①强化教师的职责,积极关注留守儿童。在甘肃农村留守子女较多的地区,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应更多地了解和关心这一群体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此外,还要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健康关注和教育,可以通过关注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情绪变化、教授其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方式,预防和解决农村留守子女出现的心理问题。②保护地域文化,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甘肃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教育具有客观存在性和不可替代性。甘肃具有广阔的自然风情和人文景观,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因素,应该加以保护。要顺应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研发和开设相应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满足甘肃农村留守学生的实际需求。

4.以社会关注为补充,整合各方资源。①充分借助媒体力量,加大对留守子女问题的正面宣传。甘肃贫困地区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及各种宣传媒体的阵地作用,大力宣传保护留守子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措施、宣传解决留守子女问题方面好的经验和好的办法、表扬他们的先进分子和其中的先进家庭,并以他们的经验做法,动员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子女,切实把留守子女的事情办好。②积极探索社会支持模式,推动留守子女工作的多元化和谐发展。首先,要加强甘肃贫困地区的社会组织建设,弥补当前少年儿童教育组织在甘肃社区教育中的空白;其次,工会、妇联、村委会、学校等组织也应建立甘肃农村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大社会帮扶力度;此外,还应积极探索一条留守子女自我发展的新模式,让他们有自信、有能力参与其个人问题的决策与解决。

注释:

“贫困综合症”——越是贫困的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现代科学技术需求不迫切,吸收不了科技人才,越不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限的资金只能顾及生存,无法投资教育以求发展;反过来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下,科技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导致贫困。

[1]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9-33.

[2]杨东平.新挑战:90年代的教育格局//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化教育的20世纪(第7章)[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3]成刚,莫丽娟.中国中西部农村寄宿制中小学调查//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周恒国.转型期乡镇政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思考[J].恩施州党校学报,2005,(4).

[5]文军,朱士群.分化与整合:加速转型期中国社会稳定性分析[J].科技导报(社会学版),2000,(12):24-25.

[6]张玉林.中国教育:不平等的扩张及其动力《二十一世纪》网络版[EB/OL].[2005-5-31].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501035.htm.

G40-052.2

A

1674-9324(2014)22-0193-03

本文系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省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研究——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平为例》(项目编号:13YD100)的前期成果。

草珺(1978—),女,汉族,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政策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甘肃贫困地区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甘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