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我们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及受训。这应成为一条原则。”
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之一。高效课堂的本质就是“少教多学”。早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当仍然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一共有六册。每册有六个单元,每单元都有五篇体裁相同或相近的课文。每单元的自读课文也有两到三篇。如果我们仍然一篇课文一篇课文按部就班地去教学,必将面面俱到,重复啰嗦。学生在学习中,也会厌倦和产生无聊乏味之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既不感到重复乏味,又能高效地把握单元重点呢?“少教多学”打造高效课堂是必由之路。
一、把“多学”的权利还给学生
1.要求学生自觉并互助地预读课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用的是教师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研读的方法,甚至教师在讲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本内容一片茫然。教师一堂课下来累得满头大汗,而学生根本不知所云。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们必须把课本预读的环节还给学生,变教师的“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预读为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的“学”呢?我想应由以下三个步骤来完成:其一,在单元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读全单元的课文,使学生在通读、熟读的基础上梳理出课文之间的异同,在相同中巩固,在不同中研习;其二,在研习中做出大量的圈点和批注;其三,学生能写出富于个性认识的评点随笔。
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打破沉默
语文教师要改变“一人讲课,满堂安静”的思想认识。曾听一位老师闲谈时感慨:上课上到一半就感到极其难受,非常不自在,就对学生说让他们自学,先暂时离开了教室。这种情况笔者也发生过,那种一个人唱独脚戏,台下却无人喝彩的尴尬是让人很难接受的。语文课堂是思想的放飞,是感情的奔流,是唇枪舌剑的辩论。因而课文阅读只有在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的氛围中才能读出深意,学生也才能更全面地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教师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交还给学生。我想我们应做到“四统一”:在活动空间上,做到自动与互动和谐统一;在内容空间上,做到“入书”与“出书”和谐统一;在范围空间上,做到“入课”与“出课”和谐统一;在教学维度上,做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和谐统一。做好这“四统一”,学生就会在主动而愉悦的学习中去享受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的思维就会不再囿于书本,而会把书本知识延伸到其他的阅读领域,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3.让“好问”“多学”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地讲解,而学生只是机械而被动地接受和记忆”,在教学评价中,这样的教师还往往被评为优秀教师。其实,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只是表面而肤浅的认识,是教师“自我感觉”满意取代了学生的感觉。结果是课堂上学生不发问,犹如一潭死水;教师提问,学生的回答都是记忆中的标准答案,犹如一堆录音机。自然学生也就“提不出问题”。美国某科技馆有这样一则语录: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这则语录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让学生亲身体会、亲手实验,才能使他们真正学到知识。教师的“多教”其实是劳而无功的,学生的“多学”才是他们获得真知的有效途径。
二、教师要把“少教”作为“教”的纲领
1.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可以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教师按照教学规律,高屋建瓴地、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精讲、精教的引导过程。这犹如修建一条水渠,当水流遇堵时,需要清堵疏通。而教师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清堵疏通”的人。因而在打造高效课堂时,教师要让学生脑、眼、耳、口、手交相动起来,以杜绝“满堂灌”;要摒弃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以杜绝“满堂问”;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以杜绝“满堂投影”;要让学生动起来,以杜绝“满堂静”。
魏书生先生说过:“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当然这里的“懒”应该指的是教师的大智慧,只有把学生吃透,把教材悟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体会,在学习中感受,在学习中吸收,才能培养出手脑并用的高素质人才。
2.给学生充足的课堂学习时间
语文课堂是思想的对话,是精神的陶冶,是感情的共鸣。它是读者在安静的阅读中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它是一种自感、自悟、自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能产生感情的飞跃,才能产生对知识的渴望,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因而,教师应给予学生以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不仅读课内的,也读课外的。
3.充分调动学生动笔的积极性
学生在阅读中,一定会对某一点或某一方面产生难以抑制的动笔的欲望。教师就应抓住机会,激励学生去动笔。语文学习中,动笔写作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它需要语法知识、构思技巧、文字知识、标点符号的使用知识等等。学生都能动笔创作了,教师还需“满堂啰嗦”吗?
三、“少教多学”遵循的原则
“少教多学”,少到什么程度,多到什么程度?现在有一些学校就规定:一节课,讲不能超过10分钟,或者不能超过15分钟;规定学生必须有多长练习时间。我认为,这里的“少”与“多”,要辩证地对待,不能说教五分钟就是少,教十分钟就是多,不应该以时间多少来论教和学的多和少。如果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完全不懂或者是一片空白,那么教师在讲的时候还应该讲一些,因为这时候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那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没有矛盾和冲突。有些东西学生了解了,或者说有了一定的积累,教师还在喋喋不休地教,占用学生的时间,这就违背了“少教多学”的精神。另外,从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很多学校的教学实验,不同程度上都暗合了“少教多学”的规律。我们现在的“少教多学”就是把这种规律提炼出来,明确出来,使教师和学校从原来自发的状态转为一种自觉的状态。
“少教多学”要通过教师的“不教”,给学生增加较多的自主思考、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体验生命顿悟的喜悦。
1.不能激发兴趣的内容不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此,教师也是这样。这是我们课堂学习的出发点,也是探索前行的不竭动力。当我们自己觉得教学内容无色无味,让人昏昏欲睡时,就不要讲给学生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吸引学生,我们必须对手中的内容进行包装处理,整合、增删……如烹饪一样,色香味俱全时,学生才可能垂涎欲滴、眼前一亮,从而实现真正的主体能动,主观参与。
2.学生自己“跳一跳”就能得到的不教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要善于让学生掌握划船的本领,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学海”里从容不迫。这就要求教师能甄别教材中的重难点,有针对性、有侧重地讲解,同时善于为学生留足空间,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与习惯。那种一看就知道,不看也知道的极其粗浅的内容和知识还要喋喋不休地讲解,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学生似乎很积极,而仔细想想,其实什么价值也没有。所以,孔夫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了。
3.未经慎思的不教
不管是什么内容,只要是经过了教师认真的思索,只要能增添一些新鲜的元素,形式上也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细节方面更加趋于完美,就都可以教给学生。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程序或问题,就不要信口雌黄,免得浪费时间而毫无效果。也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总之,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教”,让学生在有温度、广度、深度的课堂浸染中日渐茁壮,让学生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我们教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他们会自学了,我们教师也就不用再教了。释迦牟尼临终前告诉弟子“自以为灯,自以为靠”,就是说:自己点亮自己的灯,自己当自己的靠山。我们教师就应该不懈地促使学生点亮他们自己的心灯,垒起他们自己的靠山,从而更好地生发智慧,最终达到“多学”而至“不教”的境界,那就是我们语文教师乃至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