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教学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2014-07-23 15:36赵宇强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景泰及第进士

赵宇强

当下文言教学有个普遍的现象:对文言的解读就是到义项为止,只是让学生知道,然后记住。

例如“爨”是“烧火做饭”的意思;例如“夙怨”是“早年的积怨”;例如,逆,有几个义项,如“迎接”“揣测”“预先”“迎战”“忤逆”等;再分别举出几个例句,然后反复练,反复提,直到记住。这只是让学生知道,不是使学生理解。

除了个别记忆力极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难以记住,更谈不上理解了,所以换个语言环境,换个句子,学生就不会。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所以不会举一反三,而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只能讲重点义项,然后不断完善而已。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恐惧文言文的心理,因为义项太多,太难记;变化也多,好不容易记住了,一变语境又不会了。

这种情况与近代书法的衰落很像,书法艺术的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科举文化的衰落。民国时期还有惯性在,还有些书法大家,民国以后,没有整个社会使用环境的支撑,无论个人多么努力,都难以突破,这也是为什么当代传统书法大家难以出现的原因。

文言教学也面临同样的困境:我们难以营造文言的使用环境。尽管我们讲授了很多知识,但学生始终难以理解,因为他们始终与文化环境存在隔膜。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像举办英语口语角的办法一样,给学生营造文言的使用环境,我们用文言说话、写作,但这明显不现实;二是打通古代、现代之间的隔膜,让学生不仅仅知道,而且理解。我认为第二种办法更有效。

我们可以从甲骨文、金文讲起,梳理源流,讲清楚为什么这个汉字是这个意思,讲清楚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交代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明白义项的来龙去脉,从而真正地理解字义。

例如“爨”,本义是“烧火做饭”。这个字笔画多,很难记,我们看它的小篆字形就清楚了:上半部分是双手执灶具,下半部分是双手堆柴于灶门间大火之上。

例如“夙怨”为什么是“早年的积怨”呢?“夙”,《说文解字》上解释为“早敬也”。所谓“早敬”就是太阳还没出来就做事,反映了兢兢业业的心态;“夙”古字正象月未落人已经开始操作之形,所谓“起五更,爬半夜”是也。“夙”又表示往日、从前、向来等意思,如《宋史·苏辙传》:“吕大防、刘挚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可见,“夙怨”意思是“早年的积怨”。

再如,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 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 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 勒:铭刻。

这道题选A,一般的讲法,是这样的:“登”的正确意思是“考中”,“登第”与“登科”“登龙门”中的“登”意义与用法一样。

这样讲并不错,可没有讲到要点。商务印书馆2007年5月第一版《古代汉语词典》上解释“登”的本义是“升,上”,例句是“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引申义是进用,提升。上面并没有提到“考中”的义项,反倒是近似于“升职”。

那么,到底为什么选A呢?

我们先来解释“登”。从“登”字的甲骨文形状上看,基本义是“上车”,引申为上升,因此,从低处上到高处,上到顶部,都可以叫“登”,如“登坛”“登岸”“登楼”“登舟”“登轼”“登堂”“登峰造极”……庄稼成熟就要登上场院进行晾晒脱粒等活动,所以“登”又能引申为“成熟”,如《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

可见,“登”可以引申为登上殿堂考试的意思,简化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

最重要的是,很多人在认识上都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进士就是官职。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也就是说,进士只是一种高级文凭,类似今天的博士,和公务员是两码事。

明代科举制度规定,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我查阅了明代景泰年间进士榜,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立即安排进入翰林院。状元马上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探花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进士中只有这三个人,才能一考完就有正式官职。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75名,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共123名。这些人要参加朝考(公务员考试),合格被授予庶吉士,培训三年。再合格者,最好的几个人才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余者到各衙门实习,经过或长或短的实习期,才有可能被授予个小官,再慢慢往上爬。可见,明代,从考中进士到正式当官之间还有一段相当漫长的过渡期。

马文升考中的是第三甲进士,三甲进士地位很低,当年曾国藩尽管封侯拜相也仍因一个同进士出身而耿耿于怀。马文升尽管后来高官得做,但当时他只是三甲的第107名进士,而明代御史是正七品,马文升最快也需要五年才能坐上。所以明史的这段文字应该这样写:马文升登景泰二年三甲进士第,107名,若干年后,授御史。自然,升职的意思就错了。当年马文升只是有个功名而已,连官都算不上,何谈升职?

这样一讲,学生自然就明白为什么“登”在这里不能译成“升职”,下次也不会错,一劳永逸。

有人对D项“勒石纪之而还”中“勒”表示“铭刻”有疑义,有人认为“勒”有“雕刻”的义项,所以D项对。这么说固然没错,但学生还是不理解为什么“勒”就表示“雕刻”呢?

我们来解释一下,“勒”原指带嚼子的马笼头,与刻画无关。马笼头是用来制服马的,所以后来带强制性的行为也用“勒”,如“勒令”。上古时期各种器物的制造由工匠负责,统治者为防止工匠们偷工减料及发现废品能追查责任而勒令工匠在所制造的器物上记上名字,这就是《礼记·月令》上说的“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勒”也就这样和刻镂发生了关系。“勒”在后代,多用于在石头上刻文,如《隋书·史万岁传》“于是勒石,颂美隋德”,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勒之金石,播之声诗”。这样解释,是不是就更清楚了呢?

综上所述,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不能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更应该梳理源流,阐释背景,建立真实的语境,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文言,进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明。

猜你喜欢
景泰及第进士
河下:文风厚重的“进士之乡”
郭景泰
四进士(上)
《进士or近视》
景泰至中川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论证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
ABSTRACT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
希望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