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计算题热点命题透析

2014-07-23 09:26钟承岳
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溶质氢氧化钠方程式

钟承岳

综观2013年中考化学计算试题,其基本类型主要包括: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液方面的计算三大类。化学计算题的命题特点和趋势主要表现为:与生活联系更加密切,表达形式更加新颖,题目更具综合性。预计2014年中考题中,化学计算仍延续以上趋势和特点,且试题的开放性、实用性、综合性会更强,形式会更加新颖。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命题规律:根据化学式计算的试题,一般是每年必考的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

命题意图:考查化学式的基本计算,考查学生基本的化学计算能力、图表阅读能力等。

命题点:给定陌生的化学式考查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元素质量和物质质量的换算等。

题目特点:试题素材取自于社会热点问题、生活实际问题等。这些题目的总体难度不大,计算过程相对简单,计算技巧也要求不高,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要求较低,问题梯度不大,一般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解题指导: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时,一定要将元素的排列顺序与后面的数值比例相对应,因为顺序不同,所得比值也不同。对于要求写出解答过程的计算题来说,在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时,公式(或代数式)后一定要有“×100%”。

例1.(广东)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可用于治疗H7N9禽流感,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

(1)帕拉米韦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2)帕拉米韦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4)成人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帕拉米韦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帕拉米韦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其中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28∶4=7∶1。

(2)帕拉米韦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3)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4328×100%=19.5%。

(4)由题意知,成人禽流感患者的用量为75mg/次,2次/日,帕拉米韦含量是25mg/支,则成人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75mg/次×2次÷25mg/支=6支。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命题规律:有关溶液的计算是每年必考的内容,而考查的重点是溶液配制的相关计算。

命题意图:作为化学重要知识点来考查,以“选取符合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知识”为命题的基石,考查对溶液中各概念和原理的准确理解、掌握程度,及灵活应用概念和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点:考查学生对溶液组成、溶液配制、溶液稀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的掌握情况。

题目特点:题目选取符合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题目一般要求直接写出答案,不要计算过程,一般不融合体积与质量的换算,难度不大,计算单一,综合性要求较低。

答题分析:用固体和液体来配制溶液,对于中等及中等以上的学生不在话下,主要的失分点在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上,由于计算要相对复杂些,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失误率较高,普遍反映是计算器惹的祸。还有部分学生对溶质质量不变这个隐含的信息找不到,导致不知道列式计算,融合体积时不会先转换为质量再进行计算,导致失分。

解题指导:解答溶液的配制、稀释试题时,需牢记两条规律:一是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二是两种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中各自所含溶质的质量之和。此外还需注意题给信息中各量的单位与所求量的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保持单位的统一。抓住概念和原理来进行分析、思考,是解该类问题的关键。

例2.(株洲)华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g。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g,蒸馏水g;配制时应选用(填“10”、“2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填字母)。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

(4)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填“要”或“不要”)用到玻璃棒。

解析: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并会进行应用解决相关问题,了解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方法、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项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50g×10%=5g。

(2)浓溶液稀释为稀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5g=x×25%,解得x=20g,所以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50g-20g=30g,水的密度为1g/cm3,需要水30mL,依据量筒选取“一次相近”的原则,应选用50mL的量筒。

(3)A项,氢氧化钠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防止腐蚀天平托盘,故错误;B项,量筒只能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作为配制溶液的容器,故错误;C项,配制好的溶液贴签装瓶,正确。

(4)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氢氧化钠的溶解。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命题规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每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常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综合起来考查。

命题意图:掌握好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方法,是学好化学的基本技能之一。近年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淡化数学计算的同时,越来越突出化学学科特点。重点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技能、规范化书写、图表阅读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有效信息提取能力等,有利于考查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

命题点:命题往往以混合物(杂质不参加反应,可能作为生成物列入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某溶液反应,根据产生的气体(有时要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或生成沉淀的质量来确定混合物中该物质的含量,并计算生成物溶液(或反应物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题指导:解答有关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的综合计算题时要注意:

(1)化学方程式下相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溶液质量,而要写参加化学反应的溶质的实际质量。

(2)对于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求法:①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溶剂水根据不同的题目通常有两种情况:原溶液中有的水和化学反应新生成的水。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m(反应)-m↓-m↑,此法较为简单和常用,其m(反应)代表反应物质量总和,m↓表示不溶固体及生成沉淀的质量,m↑表示生成气体的质量。

1.以坐标图像给出信息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解题指导:分析以坐标图像给出信息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解题的突破口一般为坐标曲线上的两个点,即起点和拐点(或终点),准确分析并理解两点对应的纵、横坐标数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找出解题所需数据后,按照化学方程式计算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例3.(达州)现有含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5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2)求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总质量。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与溶液的综合计算,解题关键是分析清楚反应过程的先后,找出每个过程中已知物质的质量。要知道加入的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反应完了再与氯化铜反应。

(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钠,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ag时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溶质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2)设生成9.8g沉淀需要参加反应的氯化铜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y。则:

CuCl2+2NaOH=Cu(OH)2↓+2NaCl

1358098

xy×10%9.8g

135x=989.8g80y×10%=989.8g

x=13.5gy=80g

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为:13.5g50g×100%=27%。

(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总质量为:40g+80g=120g。

2.以实验装置提供信息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解题指导:分析以实验装置提供信息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先要明确实验装置图所包含的信息。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各化学量,反映的是纯净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因此在计算时必须要把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然后才能将其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

例4.(荆门)某化学兴趣小组使用右图所示装置,对某种铁铜合金的成分进行测量。先取足量稀硫酸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14.0g合金样品,开始计时,并将电子天平的读数记录在下表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空烧

杯加入

硫酸后加入

合金后

5分钟加入

合金后

12分钟加入

合金后

21分钟加入

合金后

40分钟加入

合金后

3小时读数/g28.5169.7183.6183.5183.4183.3183.3(1)根据电子天平读数和时间的关系分析,该反应进行过程中,氢气的产生速度有什么特点?

(2)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盐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用百分数表示)

(3)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多少?

解析: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情况,当电子天平读数不再变化时,说明已经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差可以求出生成氢气的质量,进一步可以求出其他量。

(1)因为硫酸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度变慢,所以生成氢气的速度是由快到慢。

(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69.7g+14.0g-183.3g=0.4g。

设合金中Fe的质量为x,生成的FeSO4的质量为y。则:

Fe+H2SO4=FeSO4+H2↑

561522

xy0.4g

56x=152y=20.4g

x=11.2gy=30.4g

铜的质量为:14g-11.2g=2.8g,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83.3g-2.8g-28.5g=152g,烧杯中盐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30.4g152g×100%=20%。

(3)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1.2g14g×100%=80%。

3.以表格数据提供信息的分析讨论型化学方程式计算

解题指导:此类计算题综合性较强,解答表格类计算题的主要思路是研究表格数据的意义和数据间的变化规律。质量变化差值为解题的突破口,该变化值常为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抓住解题突破口后,通过进一步分析反应进行的程度,进而结合所求问题进行解答。试题给出数据的方法有时变动反应物中一个量,需确定参照对象,对比分析找出正好反应的一组数据进行计算;有时两个量同时改变,需对比分析确定两种物质正好反应的质量比;有时确定两物质正好反应的量,然后再分别讨论其中一种物质的过量问题。在近几年各省、市中考试题中大多采用这类计算题,是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例5.(邵阳)取10g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分四次加入等质量的同种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得到如下数据。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20g20g20g20g剩余固体的质量8.7g7.4g6.1g5.5g(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是。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计算过程)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第1次实验时硫酸全部参加反应,锌有剩余,根据锌的质量计算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重点考查了分析图表、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铜不与硫酸反应,混合物中只有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由图表可知,每次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相等,第1次加入20g稀硫酸固体减少了:10g-8.7g=1.3g,说明20g稀硫酸恰好与1.3g锌反应,第4次加入20g稀硫酸固体减少了:6.1g-5.5g=0.6g,说明混合物中的锌已反应完,剩余固体的质量就是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即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是5.5g。

(3)第1次加入20g稀硫酸固体减少了:10g-8.7g=1.3g,说明20g稀硫酸恰好与1.3g锌反应。设第1次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98

1.3g x

651.3g=98xx=1.96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g20g×100%=9.8%。

4.以文字叙述提供信息的反思评价型化学方程式计算

解题指导:解答化学计算题一般可概括为“审、思、答、查”4个程序:

(1)审,一审粗知大概(粗读题,知其大概内容),二审数字位排(有效数字是否要求),三审关键所在(抓关键,细分析题目)。

(2)思,已知未知搭桥(找出已知、未知,建立联系),概念由大化小(如溶质质量分数、浓硫酸、中和等,概念解剖,各个“击破”),分析对比提高(对比概念、内容,确定方案)。

(3)答,计算设方列解(写设、列方程、解方程),过程精简准确(计算过程简明、准确),清晰规范书写(字迹清晰,书写规范)。

(4)查,解答符合题意(倒推重审,不走题),符号配平搞齐(方程式配平),量值单位切题(量、单位与要求相符)。

在解题过程中,审题要周全,思考是关键,答题应规范,复查应全面。同时,解答完题目后还必须学会总结,主要从解题依据、解题关键、解题规律、错解分析等方面入手。

例6.(威海)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15克,加入150克7.3%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59.72克(假设贝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有人认为,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按如下方案计算:根据“150克7.3%的盐酸溶液”,得出参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原理求得碳酸钙的质量,最后求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以上方案是否正确?

(2)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析:利用分析结果进行计算,关键是把握住完全反应的数据,利用有效的数据进行计算,体现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质量比分析,150克7.3%的盐酸溶液中的氯化氢是否完全反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可知,碳酸钙与氯化氢反应的质量比为:100∶73,故150克7.3%的盐酸溶液能与15g碳酸钙完全反应,但所取15g贝壳中含有杂质,所以氯化氢有剩余,不能根据氯化氢质量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故以上方案不正确。

(2)由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即可求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生成CO2的质量为:15g+150g-159.72g=5.28g

设15g贝壳中纯净CaCO3的质量为x。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5.28g

10044=x5.28gx=12g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2g15g×100%=80%。

通过对2013年中考化学计算题命题热点进行透析,我们不难看出,中考化学计算题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各科融合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声明:本刊选用了部分国内外图文,为了更好地维护著作者权益,敬请与本刊联系,以便及时奉寄稿酬。

《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溶质氢氧化钠方程式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藏头诗
化合价归零法配平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中考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关计算归类例析
初 春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氢氧化钠知识大探究
离子方程式设错方式透析
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要注意的六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