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少华
(长江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重庆 408100)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与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互动研究
陶少华
(长江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重庆 408100)
地方高校大学生素质提升与相邻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互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二者的互动具有地缘、文化、智力优势,可以选择在校园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开展互动,以使双方相得益彰。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刘娟等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关系[2],马宁探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3]。而对地域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系统的论述,本文拟对此进行深入剖析,以使二者更好地发展。
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之间的互动,对双方均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1.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人文品味。处于新时代的当代大学生在知识文化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知识结构单一、文化品位不高。而地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特色鲜明,知识容量和文化内涵丰富,对提升大学生知识水平和人文素质具有巨大作用。如石柱县的斗锣(赛锣)是一种土家族锣鼓比赛活动,其演奏方式历史悠久,别具一格。斗锣的高潮多在正月十五晚上,明月照耀下人们或燃起篝火,一套演奏班子占一个山头,人们不重复地演奏各式锣鼓曲调,各班子依次淘汰出局,直到最后剩下者胜出。大学生到土家族地区通过学习或调查可欣赏、学习到此类民族器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2.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自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对民众也对大学生造成了负面心理影响,加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西方实力差距明显,造成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不足,商品化社会也冲击着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地域性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丰富生动的内容、朴实幽默的风格、绚丽多样的表现形式。大学生参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可以学到更多民族文化知识,受到民族的艺术熏陶,接受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鼓舞,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爱国热情。如黔江后坝山歌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包括土家族的各种生产生活知识、民间传说和民俗文化等,其唱腔和演出形式颇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大学生与这一地区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互动,能够学习到土家族的传统文化知识,受到山歌艺术和当地优美生态的熏陶,并为土家族坚毅乐观的精神所激励,从而激发对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3.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弱的不足。这跟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体制、教学方法等都有关系。大学生参与地域性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学习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丰富实践知识,大学生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如彭水县朗溪竹板桥始于唐宋时期的传统草纸制造工艺,被誉为文化活化石,大学生参与此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会学到传统造纸技术,增加实践能力。
4.大学生与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互动能够增添精英传承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谱系断代是其传承面临的重要危机。很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发的状态下形成、发展,很多传承人是文盲或低文化水平者。而大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中的部分学生会成为传承人,他们相对于当地的少数民族民众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英传承人。这对于地域性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进一步提升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长江师范学院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可参与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水县苗族民歌“娇阿依”的保护,他们在以后的音乐教学等工作中就可能长期传承这种优美的民族音乐。
5.大学生与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互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挖掘、整理和发展,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培育。大学生可参与到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发展创新工作中,大学生也可助推一些文化空间的恢复、创生。如秀山县梅江镇民族村是目前重庆市唯一一个保留传统苗族语言的村寨,许多包含丰富传统文化的仪式活动、节日多年未举办甚至消失,使一些传统文化空间不复存在。如果长江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参与民族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很好地挖掘、整理这里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创生一些民族传统文化空间,从而更好地发展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高校大学生利用临近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具有地缘、文化、智力等多方面优势。
1.地缘优势。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与相邻高校空间距离较近,便于高校大学生与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之间开展合作与互动。这为促进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为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提供了优越条件。例如,长江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到黔江参与保护国家级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活动,只需要一两小时车程,具有地缘的便利性。
2.文化优势。地方高校与比邻民族地区之间具有相同、相似或相关的文化渊源,相互之间具有较多的文化认同,因而地方高校大学生素质提升与比邻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开展互动具有文化认同优势。比如,巴文化是蕴育长江师范学院的文化之一,而渝东南民族地区的主导性地域文化是巴文化,故长江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到渝东南民族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考察、保护活动就更能够产生文化认同,例如,到酉阳县参与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曲调优美的酉阳民歌的抢救保护,土家族创造的酉阳民歌是巴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样来自巴文化蕴育出的长江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就更易对酉阳民歌产生文化认同,从而更有利于酉阳民歌保护和大学生素质的提升。
3.智力优势。高校大学生参与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明显的智力优势。高校拥有专业的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专家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可以为大学生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学术支持和指导。例如长江师范学院拥有乌江流域研究中心、武陵山区研究中心等专业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学术研究机构,众多高水平的民族文化研究专家,他们能够为本校大学生到渝东南民族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学术指导。上述两个研究中心曾多次组织本校大学生到渝东南民族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和保护活动,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收到很好的效果。
地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与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互动方式多种多样,如果处理得当,每一种互动方式都会产生极佳的效果。
1.地域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入大学生课程体系。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未正式进入教育体系,未形成系统科学的教材体系。要让地域性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首先进入地方高校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酉阳县摆手舞编排进入长江师范学院音乐舞蹈类大学生的课程和教材,学生能够在学习土家族摆手舞的过程中了解土家人的起源、传说神话、战争与迁徙、生活起居及生产劳动等丰富内容,这对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大有裨益;同时,大学生在学习编排过程中对摆手舞也起到传承、发展、创新作用。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活动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奇特生动而富有吸引力,可以收到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这样的形式包括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开展专题知识讲座,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活动,邀请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园进行现场展示和技艺传承。比如,长江师范学院可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柱县“啰儿调”的民歌传承人到校开展原生态民歌专场演出,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3.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活动。地方高校大学生到比邻的民族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很好地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促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方式,毕竟实践是出真知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践活动包括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欣赏学习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如秀山花灯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花灯艺术内涵丰富,支系众多,可组织长江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到秀山开展花灯艺术的田野调查,进一步帮助收集、整理、发展花灯艺术,也是学生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
4.大学生参与校地科研合作项目。地方高校往往与比邻的民族地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研合作项目,其中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学生参与校地之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研究项目,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的机会,也可以为老师的科研项目提供帮助,实现多赢的局面。如长江师范学院的很多研究中心和系院都有涉及渝东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研究项目,目前主要是组织学生开展考察、资料收集等比较浅层次的协助项目研究,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层次参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科研项目。
总之,本文以长江师范学院与比邻的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探讨地方高校大学生素质提升与临近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互动的必要性和具体形式,这些举措也适合于其他类似的地方高校与邻近的民族地区开展此类互动研究。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刘娟,钱逍.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6):818-822.
[3]马宁.门巴族、珞巴族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情况调查[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9-44.
G642.0
A
1674-9324(2014)28-0003-02
长江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重庆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KYQD03)。
陶少华(1973-),男,重庆人,博士,长江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