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燕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紧扣《纲要》精神,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改变传统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模式,构建新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模式,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服务,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一、传统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目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使用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的教材是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教材《育婴员》(四级),主要分为生活料理、日常生活保健与护理及教育实施三个部分,包括职业道德、婴儿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训遵循“理论+实际操作”的模式,充分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顺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训时,也尽量把基本理论知识与真实的婴儿保育教育情境结合起来,但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外加场地和操作材料的限制,虽然学到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2.存在重考试、轻实践操作能力的倾向
目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都是集中在较短时间内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学生还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只想尽早拿到证书,对于是否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则不很在意。
3.职后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几近空白
目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都是职前培训,职后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几近空白。学生入职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很多必要的知识能力,在培训中并没有学到。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职业院校育婴师培训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探索校企之间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新模式,切实把提高培训质量真正落到实处。
二、构建育婴师培训新模式的作用与意义
1.校企双向兼职,打造高素质“双师型”培训队伍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培训队伍是职业院校开展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的坚实基础,而校企合作为构建“双师型”培训队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让培训教师深入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顶岗实践,有目的地了解育婴师职业技能需求,有利于教师分析岗位职业能力、把握培训的重点知识与技能,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培训实践技能。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早教、育婴专家参与培训课程开发和直接从事教学,能补足职业院校培训教师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的短板,在培训团队中发挥自己的实践优势,提升育婴师培训的实效。
2.校企共同完善培训课程体系,促进育婴师专业化的发展
职业院校的培训教师深入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与早教、育婴专家共同设计育婴师职前、职后的培训课程,可以使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课程体系更加系统、全面和科学。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育婴师职业向专业化的方向转变,引领育婴市场健康发展。
3.校企共建专门化的育婴培训实践基地,实现培训与实践零距离结合
校企应共建专门化的育婴实训基地,构建“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摆脱了学校实训设备、环境等方面的局限,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
将育婴师培训课堂搬到专门化的育婴实践现场,使育婴师培训得到“全程实践培养”,让学生直观感知育婴活动的基本特点、类型、过程等,并身临其境进行教学活动演练,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这样做既有利于校企合作对外经营,又有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即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共同体”,实现“双赢”。
与此同时,还应当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发展前景与岗位要求,从而对自身发展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专业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构建育婴师培训新模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构建校企合作“双师型”培训团队
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是职业资格培训长足发展的必然保证。职业院校应有系统地安排校内培训教师深入到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采取“培训+实践+调研”的模式,让教师进行顶岗进修。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早教、育婴专家走进校门、走进课堂,一起参与培训课程开发或直接从事培训教学。
2.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是提高培训质量,办出职业特色的基点。目前,育婴师职后培训课程和培训项目几近空白。职业院校的培训教师应根据《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深入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与早教、育婴专家一起对育婴师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态度)进行认真、深入分析。明确育婴师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以及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再进行分析整理,共同设计出育婴师职前、职后的相应的理论培训内容和实践培训内容,并最终实现对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
(1)要注重针对性,即针对育婴师相关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开发培训课程。学生取得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后,将来即可以进入亲子园或幼教机构担任0~3岁婴幼儿的全职主课教师或咨询师等。同时应针对育婴师相关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开发培训课程,使学生通过培训后,既能有助于通过育婴师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又能真正掌握育婴师相关职业的实用技术与操作技能,从而实现“我会做什么,而不只是我懂什么”。
(2)要注重实践操作性,即培训课程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又要突出实践操作性。育婴师课程内容既要包容0~3岁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婴幼儿护理、营养、疾病预防、医疗卫生、生理、心理、亲子教育、早期智力开发等基础知识),又要突出婴幼儿护理和亲子游戏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训练。
3.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专门化育婴实践培训基地
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要为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服务。进行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课程改革就应该紧扣学前教育行业这一发展方向。立足于学前教育行业发展新形势,力争在行业发展中起到引领和提高的作用。基于此,有必要搭建更高的教学、科研与实训平台。在这一平台上,高效合理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与幼儿园、早教中心等机构合作在校园内建设专门化的育婴实践培训基地,并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实训要求、考核标准等内容,实现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目标与实际岗位需求同步,培训内容与亲子班、早教中心等机构教学任务同步。与此同时,校外也要与学校合作的早教中心等机构紧密合作,成立专门的育婴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见习场所,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科学的锻炼。
总之,校企合作构建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新模式,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建立科学性与实效性兼备的育婴师职业资格培训体系是职业院校努力的方向,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职教工作者为之不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