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2014-07-21 03:15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8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工程

(厦门市翔安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福建 厦门 361100)

当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陈渴水

(厦门市翔安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福建 厦门 361100)

本文就如何抓好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建立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新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模式

1 当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

自1984年在全国建立了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制度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对遏止安全生产事故,减少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做出了卓越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监督采用的模式还多以实体工程质量安全为监督核心内容,监督的阶段多限于施工阶段,对象主要限于施工单位。内容仅限于实体质量安全、方法多限于“三步到位”。这种监督模式已经开始不能满足当前建设行业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员少、任务重

工程监督机构既受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对工程质量安全进行监督,还要履行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职能。涉及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的执行,建筑节能的推进,各类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劳务纠纷的处理,包括用户质量投诉的解决等以及诸多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任务均由监督机构来承担。目前我区监管工程量大面广,总规模达到80亿元(450万平米),每个监督组监管工程面积150万平方米以上,监督员人均监管面积75万平方米,承担的工作任务还包括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监督,远超省市有关规定,监督员已经严重超负荷工作。作为事业性单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编制受政府编委控制,专业技术监督人员在实现知识化、年轻化的同时,监督人员总量并未随受监工程数量增加而同步增加。

(二)技术风险高、工期紧

工程的监管难度、风险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增多,工程技术风险、质量风险日益突出,市场机制不完善、投资主体逐利趋向,给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工程项目已经向高、大、深、难转移,而建设、管理、监督队伍的总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程建设。为完成政府下达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一些建设项目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和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影响质量安全的现象突出。这些项目往往竣工日期不变,还有可能有提前竣工的要求,进度要求紧,倒排进度计划,使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严重违背科学的施工规律和速度安排,甚至牺牲质量抢工期,给工程带来重大质量安全隐患。

(三)市场信用机制不成熟

我国建设行业的市场信用机制还不成熟,市场信用机制在市场发挥的作用还不占主导地位,恶性的价格竞争、违规的行政干预与成熟的市场格格不入的因素,还对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各种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住宅质量投诉应接不暇,都与市场机制不健全存在关系。看看都是现场问题,实际根源都在市场。

(四)中介机构乱

一是监理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和义务。监理人员配备数量不足,且监理业务不熟练,专业不对口,或者就是不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除总监外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较差。在监理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对监督站检查中发现并指出的问题,一再为承包商辩护。

二是检测的市场化,而对检测单位缺少必要的监督。检测单位对于委托方的要求有求必应,使之难以站在公正立场上,对于委托方的非份要求,考虑今后的检测业务,只能曲从,造成虚假检测报告的产生。

(五)处理多、预防少

在现有的监督模式下,监督人员只能在监督验收过程中,靠查书面资料、观感质量的方式,无法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工程的内在质量,即使是在验收监督中发现了质量问题,也只能通过设计复核或加固处理,虽然消除了质量隐患,却造成了经济损失或永久性缺陷,影响使用功能,大大降低了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2 新形势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总体思路

为使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能满足新形势下建设行业的需要,使监督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应努力做好“三个结合”,即转变理念与改进方法相结合,夯实基础与抓住重点相结合,强化监督与做好服务相结合。根据监督机构改革和建设发展需要,突出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探索新思路。监管工作不仅要全力拼搏,还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要调整监督模式,建立起一种“执法严格、方法科学、手段先进”的工程监督运行保障机制。

3 主要措施

在探索监督模式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是突出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的执行和工程实体结构安全、使用功能、重大危险源,希望最终达到参建各方自律意识的提高,促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主要的措施有:

(一)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的有机结合。

工程监督机构在做好事中控制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工作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

1)建立监督会议制度。根据工程特点由站领导指定具备主要专业方面专长的监督工作人员,负责工程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监督。并定期与参建各方举行监督工作例会,及时通报目前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形势、重点、难点,并了解工程建设各方的需求。

2)派人参与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以及重大设计变更。及时掌握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和设计的意图。

3)编制监督计划。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特点及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设计图纸,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编制有针对性的监督计划,确定具体的监督内容、监督重点、监督的方式方法和监督频率、控制要点及有关要求。

4)当工程质量安全出现下降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

5)定期进行质量大回访。通过质量回访发现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发现日常监督工作的漏洞和偏差,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检查。

(二)改变日常监督方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定部位、预约式”的传统监督模式,不仅与监督检查随机性、动态性的根本

要求相矛盾,而且容易造成因停工待检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这种监督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必须彻底加以改进。建立规范高效的工程监督巡查、抽查制度,把工程质量安全检查与各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结合起来,采取巡查和抽检相结合的监督方式,以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施工安全为主要目的,以保证主体结构、主要使用功能、重大危险源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质量安全行为为主要内容,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及时通知其纠正,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巡查工作在一定周期内应覆盖所有监管工程。每月月底结合检查情况,举行一次当月巡查工作内部点评会,通过点评,分析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根据检查点评情况,约谈相关责任人、检查通报、信用记录、违规扣分等制度多管齐下,进一步促进各方主体主动履责。

(三)实行差异化监管制度,合理分配有限监督资源。

面对新形势,要大力实行差异化管理。一是监管对象差异化,根据不同企业业绩、信誉、质量安全保证能力等情况,动态确定重点与一般监管对象,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管,对信誉差、质保体系弱的企业,要加大抽查频次,加大抽查力度。二是工程类型差异化,重点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市政桥梁、中小学校舍、保障性住房和住宅工程等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群众利益工程的监管,同时突出技术性风险较大的高边坡、深基坑、异型结构、大跨度结构、大型幕墙等工程的监督。三是投资主体差异化,对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与一般住宅,应实施不同监督控制模式。四是监督过程差异化,突出对质量安全重要因素、关键环节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运用较多部位的监管。

(四)实行工程质量安全企业自评价制度。

为促使施工现场参与各方完善体系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促进工程项目又好又快建设,开展工程质量安全企业自评价是推进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有效举措。企业自评价应从对内和对外二方面进行评价,对内就是企业对项目部质量安全管理情况的评价,对外就是企业对其他参建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的评价。评价工作可结合企业季度检、月检来进行,评价结果及时报监督机构备案,以便监督机构能及时了解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行为,掌握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状况。

(五)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一是成立工程项目监督小组,以监督小组为基本单元,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实践证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主要表面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监督工作更加细致到位,每次到工地现场针对各方的质量安全行为、实体质量、安全措施、质保资料的检查更具体、全面,保证了工作质量;二是利于监督机构整体资源利用,并能利于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三是利于行风和廉政建设。

二是实行工程质量主要验收抽签制。为了增多质量监督人员发现问题的角度,把质量问题处理在施工过程之中,对工程主体结构和竣工验收,采取随机抽签确定参加检查验收的人员,增加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结语

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善监管模式,在新形势下圆满完成质量安全监管任务,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1]赵建飞.重大工程质量监督模式思考与探索[J].工程质量,2014(04).

F253

A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监督工程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子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