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记录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2014-07-19 07:55韩燕萍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4期
关键词:交流科学探究

韩燕萍

一、小学科学探究中科学记录的重要性

所谓科学记录,是指学生在亲身经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以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保存下来的,既能体现知识获得,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科学实践。

1.科学记录在课标中的重要性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规定了许多直接与记录有关的内容,如“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性问题做出书面计划(记录)”“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记录)”等。说明了科学记录在探究学习这门课程中的重要性。

2.科学记录在教材中的重要性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观察记录、统计记录、调查记录、测量记录、动植物生长记录、信息收集记录、检测记录、实验记录等十多种科学记录的方式与内容。由此可见,科学记录既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容,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记录始终伴随在学生的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3.科学记录的意义

科学记录既是将研究对象所蕴含的丰富信息转化为学习者自身识见的有效载体,又是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科学记录经历了从烦琐的实验记录到简洁的具有个性化的记录;从单纯的实验现象记录到旨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性记录;从枯燥的过程记录到关注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人性化记录。科学记录的内容既包括了客观形式的记录过程,又包括了主体内在的思维活动,以及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动态“隐性”过程。通过科学记录的演变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科学探究中科学记录的意义。

二、当前科学记录存在的问题

1.记录要求不明确

科学记录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而记录?教师对科学记录中学生思维的关注不够。在不少公开课上,我们看到执教教师分发记录单后既没有给学生理解记录单的时间,也很少去考虑学生是否愿意去填,该什么时候去填。要知道,学生在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中,是很难中途割爱放下手中的实验来填记录单的。教师对记录活动所用的时间、填写的要求、怎样分工填写、如何有效地填写等问题都必须提前考虑,并做出相应的安排。

2.记录与交流的过程随意化

在一节课40分钟的有限时间里,既要组织教学、设计探究活动,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因此,用于记录的时间少之又少。更何况学生的个别差异也会影响记录的速度。小学生写字较慢、记录方法单一、合作能力弱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记录的速度。小学科学的记录形式多为文字记录,较少使用符号、图形等记录方法,不仅费时而且容易漏记。记录内容多为表面现象,不懂得抓住细节、过程来描述。

记录交流的过程也显得过于简单、无序、随意,事先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没有发挥记录对探究活动应有的促进作用。汇报交流后教师也没有对记录做出具体的评价,这样的记录合理吗、严谨吗?有没有什么指导意见?课后也总是不把记录纸当回事,把记录纸随意地处理了,或扔掉,或留在教室里,随便学生怎么对记录纸进行处理,给学生的感觉就是记录没有什么重要性,长此以往孩子们对记录的兴趣、主动性就会荡然无存。

三、科学记录的几点有效策略

1.明确记录目标,合理记录

现有的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欠缺一个由浅入深的层次分明的活动记录目标,致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活动记录目标把握不准。记录为探究服务,因此,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该明确记录内容,在确定记录方法时要尊重学生,选择适宜的记录方法,并有意识地培养记录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乐于探究,逐渐理解科学结论必须建立在事实之上,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探究态度。

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将获得的发现和现象记录下来,这是探究事实的第一证据。修订后的教材上面有很多维恩图和气泡图,我们可以把实验的结果或观察的结果直接记录在书上的维恩图和气泡图里,既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记录,又便于管理。

在具体记录的过程中,不同的年级要求也不同,需要区别对待。三年级是刚刚接触小学科学的起始年级,在记录初始阶段教师应适当放慢教学速度,指导学生人人学会记录,可以用直观形象的简笔画、表现学生个性的符号、简单的话、不完整的句子、关键词、甚至贴上剪下来的图片、标本等多种形式来记录。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记录技能后,也可以尝试分组记录。分组记录中实行轮流记录,在探究活动后提供学生足够的整理记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讨论、修补记录内容,形成组内共识,达到人人记录的效果。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用表格、文字、图像等形式来记录。总之,在把握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细化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并加以有所侧重的合理记录,将更能提高科学记录以及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2.加强交流汇报,积极发挥记录的价值

记录和交流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记录后教师要创设机会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发现,分享自己获得成功后的快乐。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记录,更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争取每一小组甚至每个学生都能发言,表述自己的记录,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记录交流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记录、大胆交流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在记录中,学生能够将抽象的信息转化成形象的语言,更加关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学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形成科学探究的良好品质。

3.加强记录评价,成为继续探究的起点

教学中,教师对记录的评价往往只停留在记录内容的评价上,忽视了学生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主观感受、能力差异等方面的具体评价。甚至有的教师对记录没有做出任何评价,不说对,也不说错,更不会给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这使学生会对于自己的记录产生怀疑,这样的记录对不对,这样的记录到底有没有意义?时间一长,学生对记录就不会那么用心了。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记录做出适当的评价。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记录做出评价,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学生感受到记录成功的喜悦,激发起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科学的情感,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至于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评价,这就要求我们的科学教师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流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