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
腾讯微信的微店,终于在众人期盼和瞩目中闪亮登场了!微信的微店,就是微信公众服务账号推送的微信信息是商品信息,点击进去可以通过微信的支付功能直接下单购买。
微信拥有众多忠实的用户,不但人数众多,而且粘度极高,有说平均每三分钟就要打开一次微信。加上强大的支付功能,微信微店的出现使原本就难解难分的电商平台大战又多了几分险恶和几分悬念。
似乎让马云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
可是与此同时,我对微信微店的疑虑也越来越多:除了微信用户流量外,微信的微店还有什么优势?微信的用户流量能够有效转化为微店的购买吗?腾讯宣称微信的微店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的微店购物体验会比中心化的购物体验更好吗?对微信的用户而言,带有微店的微信与传统的微信有什么不同?用户体验还一样吗?人们对微信的认知会有怎样的改变?带有微店的微信还是微信吗?
都说互联网的游戏是用户流量的游戏,只要有流量,一切都好办。微信开微店,可能也是这样想的:借助微信众多活跃的用户,迅速建成移动电商平台。可是,微信的用户流量能够成就微店吗?
首先来看看传统PC端的电商。在PC的互联网世界里,谁的流量最大?除阿里外,毫无疑问就是百度和腾讯。可是,百度的电商去哪里了?腾讯电商的命运又如何?看来有流量就能成就电商的判断是有问题的。或许,又有人会说:如果是精准流量,那就肯定没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家居行业的电商。新浪家居板块有个家居商城,搜房网有个家天下家居商城,搜狐焦点也有个家居商城,都有流量,而且绝对是精准流量,然后呢?然后或许就没有然后了。
腾讯声称微店的一大特点是去中心化,即没有像淘宝那样的中心化平台,每个企业都通过自己的微店独立销售自己的产品,不再受电商平台的控制。这该多美好啊!
可是这个去中心化考虑过用户体验吗?如果我要买一台电扇,去京东商城一搜,出来一大批商品,然后慢慢挑选。现在去中心化了,我注册一个企业的微店公众服务号只能看到一个企业的商品,如果我要有个挑选,我还得去注册其他企业的微店公众号。可是我怎么知道其他企业的微店公众号呢?我又怎么在不同的微店公众号之间比较产品呢?然后腾讯的微店系统就势必开始中心化了。微信的微店就成为又一个京东天猫的手机端商城。
所以说微信的微店就是一个粉丝店:我要很相信你家的产品,而且会经常购买你家的产品,所以我才会关注你家的微店公众号。可是,掰着手指数一数,有几个企业是靠粉丝能够活得自在的?
再来看看微信用户的体验在微信开满微店后有什么变化。
现在我们用微信,在朋友圈里煲鸡汤,打鸡血,谈理想,发牢骚,或在群里唠嗑私语甚至打情骂俏。今后却是微店的店小二无处不吆喝。微店越难开店小二就越活跃。打开微信朋友圈,到处是店小二的吆喝,微信群里也屡禁不止......如果你打开微信到处见微店的店小二在吆喝,你还会每隔三分钟看一次微信吗?原本属于私密的社交圈变成了喧闹的集市,微信原来的社交环境被彻底改变了。微信用户的体验也将被彻底改变。
凡事要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问题,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商业模式的发展。我们往往口口声声谈用户体验至上,但是一遇到可能赚钱的机会,就把用户体验抛到脑后了。想想看,在支持微信微店的理由里,有多少是考虑用户体验的?
我对互联网的游戏规则的基本理解是:如果一个商业模式一句话说不清楚,那这个商业模式就会有问题。带有微店和支付功能的微信是什么?一句话说得清楚吗?这关乎一个网站的功能定位问题。百度是搜索,腾讯是即时通信。这是用户对它们的认知,要改变这样的认知是很困难的。所以这可能是百度腾讯即使拥有最多的流量也做不成电商的根本原因。新浪、搜狐和搜房都是媒体属性,它们的流量也无法有效地转化为购买。
微信的属性是什么?微信在其用户心智中的定位是什么?它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购物场所吗?或许有人会说,微信的定位是移动端流量入口,是移动端门户。
我最喜欢拿来做对比的是谷歌与雅虎。多少年来,不管谷歌在背后做得如何呼风唤雨,但它的互联网页面永远只有一个简单的功能——搜索。雅虎这些年来每时每刻都在充分利用其网站的流量发展,然后却没了然后。作为移动流量入口的微信正在成为所谓的移动端门户,而门户正在逝去。
突然想起迄今我还没有看到过任何一个微信小店,在微信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于是只好在群里发了一条微信:“求谁告诉我一个微信小店我来关注一下。”
随便找个微信小店都这么麻烦,更不要说找到自己心仪的微店了。或许微信微店并非如众人鼓吹的那样,而有着我看不懂的其他企图?
微信微店的发展,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