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小说《喜福会》体现的中美文化冲突

2014-07-19 11:21岳晨许丹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学院沈阳110001
名作欣赏 2014年15期
关键词:喜福会弗莱露丝

⊙岳晨许丹[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学院,沈阳110001]

解读小说《喜福会》体现的中美文化冲突

⊙岳晨许丹[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学院,沈阳110001]

小说《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小说描绘了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和她们在美国长大的女儿间的情感冲突和恩恩怨怨。本文以《喜福会》的悲欢故事为切入点,详细解读小说所体现的中美文化碰撞。

《喜福会》中美文化冲突

《喜福会》是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该书一经出版即在美国掀起热潮,曾连续八个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并一举成为1989年美国四大畅销书之一,该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改编成电影。小说主要描写解放前夕由中国内地移居美国的四位中国女性的生活经历,以及她们与在美国出生的女儿间的感情冲撞、心灵隔阂、爱恨情仇,使人感慨万千。该书分别从母亲和女儿两个体系来伸展,两者交相呼应,十分融洽,既可连成一体,又可独立成章。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美籍华人的挂念和心态,更可深深感受其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喜福会》之所以大获成功,不仅是因为它向世人展示了来自神秘东方的传统中国文化,更在于它通过四对母女间的感情纠葛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中美之间的文化冲突。本文将从如下三个角度详细解读《喜福会》中体现的文化冲突,即母女间矛盾产生的碰撞、中国式谦虚与美国式直爽的差异以及中美夫妻关系体现的冲突。

一、母女间矛盾产生的碰撞

首先是妈妈吴素云和女儿精美之间的矛盾。早在中国内地战乱时,吴素云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逃亡,途中罹患重病,以为无法继续生存,便忍痛将一对女儿抛弃。她哭着离开,不想后来活了过来,却永远失去了两个孩子的下落。即便生活在美利坚的土地,吴素云依然像其他中国母亲一样,将自己毕生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她把自己对被遗弃的两个女儿的情愫,转化为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出生成长在美国的女儿吴精美身上。小说中,她替女儿设计未来,并深信她有成为钢琴家的天赋。希望女儿在美国,不会被他人轻视。希望她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衣食无忧,过上上层人的生活,不必像自己一样忍辱负重。吴素云替人做家务,打扫房间,以此换回一架钢琴和女儿每周一次的钢琴课。不料,她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在美国长大的女儿精美的理解与认可。在妈妈和琳达阿姨争相吹嘘自己女儿的同时,精美决定制止妈妈这种愚蠢的行为。她暗许决心证明妈妈错了,向他人证明,更向妈妈证明,她不是天才,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在练琴时故意偷懒并在社区表演中彻底失败。原以为妈妈不会让她继续练琴,可妈妈竟发疯般将她再次拽到钢琴前。至此,精美和母亲的矛盾开始激化。精美告诉妈妈,“这里不是中国,我不是你的奴隶,你不能随意把我变成你想让我变成的样子”。而母亲的回答则更为强势,“在这个家里,只有两种女儿,一种是对父母百依百顺,另一种是只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充分展示出中美文化的冲突,中国家长认为安排子女的生活,塑造子女的思想是自己的权利,孩子必须无条件服从。中国的父母为儿女设计未来,他们总喜欢让儿女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由孩子去实现自己年轻时未实现的愿望和梦想。相反,美国的父母则更加注重孩子个性的培养,注重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而并非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的头上。

其次是龚琳达和女儿薇弗莱之间的矛盾。女儿薇弗莱从小擅长国际象棋,屡次在比赛中获奖,被称为“Chinatown’s Little Champion”,还作为封面人物出现在杂志封面上。龚林达感到非常骄傲,她拿着杂志,对每一个过往的陌生人炫耀。当听到别人对女儿的赞扬,她更是得意洋洋。可薇弗莱对妈妈的行为感到反感,甚至尴尬耻辱。她对妈妈说:“作为你的女儿,我感到耻辱,既然你那么想出风头,那你为什么自己不去学象棋呢?”琳达听到女儿的话,气急败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也体现了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国父母喜欢与他人比子女,将孩子当作与朋友较量的武器。他们将孩子的成功作为炫耀的资本,认为儿女的成功是对自己努力的最大回报,是全家人的荣耀。而美国家长则宁愿子女在成功的道路上孤军奋战,强调自我和独立意识,鼓励子女个人奋斗,尊重孩子的爱好和选择。

二、中国式谦虚与美国式直爽的差异

当薇弗莱带男友里奇回家认识父母时,土生土长的美国男孩里奇当天的表现可谓让人忍俊不禁,尽管薇弗莱提前给男友恶补了中国礼仪。当薇弗莱的母亲琳达端上自己的拿手菜,说:“This dish is not salty enough.No flavor too bad to eat,but please eat.”(这道菜没有味道,咸淡不够)里奇认真地品尝后,严肃说道,加点酱油就好了。说着还真拿起酱油瓶,他的行为令在场的中国人瞠目结舌,里奇竟对自己已然冒犯了女友的母亲而全然不觉。这也难怪,因为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习惯,主人总会谦虚地对自己所做的菜贬低一番,而后期待客人的赞扬,诸如“谁说这菜难吃,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菜了”等等。虽然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美国人不同,他们向来坦率地表达想法。他们会直截了当地对客人说,“这是我的拿手菜,请品尝”。如果一个能操流利英语的人谦虚说英语讲得不好,接着又说出一口流利的美语,美国人便会认为他说了谎,是个装腔作势、口是心非的人。同美国人交往,应该大胆说出自己的能力,有一是一,有十是十,不必谦虚客气,否则会事与愿违。里奇不了解中国式的谦虚,还好心帮忙寻找女友薇弗莱母亲做菜失败的原因。

其次,当薇弗莱的父亲端起酒杯说完祝酒词后,大家都是礼貌性的小口轻酌,可美国小伙子里奇却一口喝了杯中酒,还毫不客气地倒上第二杯自斟自饮。当他看到自己喜欢吃的菜时说道:“Shrimp,my favorite”(虾,我最喜欢吃的),说着还端起盘子往自己碗里拨了不少,他的这种做法在中国人的眼中是毫无教养且不被接受的。中国传统礼仪中,要客随主便,客人即便看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出于礼貌和对主人的尊重,也不能在主人家里端起菜盘子往自己碗里拨菜。

三、夫妻关系体现的中美文化冲突

映映的女儿莉娜陷入与丈夫哈罗德的不幸婚姻中无法自拔。婚前和婚后始终坚持明算账,除个人用品外的所有花费双方AA均摊。久而久之,二人的矛盾越发凸显。莉娜抱怨自己订的杂志丈夫也看,丈夫要求均摊猫除跳蚤的钱。

传统的中国家庭中多由女方掌管经济大权,丈夫按月将收入交给妻子,妻子支配安排家中费用。深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的莉娜,内心不能接受此种生活方式,但如同诸多中国妻子一样,为了保全家庭,维持婚姻,对丈夫处处忍让。本想借此赢得丈夫的爱,可她中国式的忍让没有得到美国丈夫的认同,也没能挽救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许安梅的女儿露丝与出身豪门的美国人特德相爱。作为华裔妻子,在婚姻关系上,露丝深受其中国母亲的影响,坚持在丈夫身后默默支持与奉献。她事无巨细地帮助丈夫,丈夫不用张口要求任何事,露丝都为他打理得很周到。露丝如愿取得爱达荷大学奖学金,她却同大多数中国妻子一样,选择支持丈夫的事业,放弃自己的求学梦。而希望妻子有思想、有见解的特德对露丝的做法越发不满,甚至对她产生厌弃反感。在露丝询问在家或在外吃饭的问题时,她完全是出于一个中国妻子的想法,体贴丈夫,替丈夫考虑。两人间的矛盾深刻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冲突,深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的妻子认为默默的奉献是出于对丈夫的爱,可露丝的牺牲没有换回美国丈夫的理解,甚至让他产生反感。最终丈夫前来协商房子事宜,准备离婚之际,听见她喊出婚后不曾有过的心声表达,反而对她产生了新的认识,由此挽回了婚姻。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中美文化确实存在诸多差异,在全球化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要尽量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尊重彼此的传统与文化,实现优势互补,使彼此间的交往更加和谐融洽。

[1]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作者:岳晨、许丹,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英语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喜福会弗莱露丝
Never Let Go
理论文本的回归——弗莱思想在中国的研究范式
惩罚和保护都是爱
难怪我那些难以驾驭的诗
跨文化视阈下的中美文化冲突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电影《喜福会》中母女双重文化境遇中的自我追寻
中魔法的铅字
投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