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可以预约的童年

2014-07-19 22:42洪劬颉
江苏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老师教育

洪劬颉

王兰老师是那种你遇见了要深深鞠躬致敬的人。耄耋之年,已届九十,仍坚持每日上午来到工作了一辈子的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与孩子谈心,与老师交流。我常常想: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踟蹰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那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去年冬日一个阴雨连绵的清晨,我因事去长江路小学,在楼梯道转角处,一群孩子簇拥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老人笑容灿烂……

我在那一刻知道:这就是我常常听说的王兰老师。隔着一群孩子,我对王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王老师跟我握手,之后,被孩子们簇拥而去。

王兰老师将一生献给了教育,将一生献给了孩子,将一生献给了学校,将一生献给了青年教师。当我听到她说:“一生为了孩子好,这一点我做到了;一生对青年教师好,这一点我做到了。我只做到了这两点。”内心不禁为之一震: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语言更能表达一个终身从教的教育家的情怀呢?

王兰老师作为一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执教语文,研究语文,改革语文,历经六十春秋,塑五代弟子,毫不张扬,埋头耕耘,矢志不渝,孜孜以求,以其虚怀若谷之磅礴大爱、锲而不舍之改革精神成为师之典范,树起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面旗帜。

一、用一生坚守着“爱”的教育信念

可以说,王兰老师是目前中国校园里最年长的老师,也是一直活跃在校园里时间最长的老师。一个年届九十的老人,一头如雪的银发,一身鲜艳却又雅致的着装,一批好学上进的老师,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一座叫做兰亭的亭子……这些元素构成了长江路小学独特的景致。

从教六十余年,即使退休了(照国家规定,王兰老师应该1980年退休,然而,她也不记得是哪一年办的退休手续;学校是1992年为其办的退休手续),仍然每天到校,与学生在一起,与教师在一起。用“淡泊名利,超脱功利”等俗言俚语已经无法来表现王兰老师作为一代师表的教育情怀,因为她用她几乎一生的经历来证明了这一点。以正常55岁退休计,王兰老师退休后的35年一直在校园里——事实上,很多老师的工作年限最长也就这个数字——她为人民教育事业工作了几乎常人两倍的时间。如果仅仅从功利角度来阐述王兰老师在校园中行走的意义,简直难以理解而找不到正常的词语来表达,因为单凭王兰老师在文革后的1978年就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这个头衔,就可以如后来有些人那样在教育界招摇过市、引得众声喧嚣,赚取点击率、曝光率,从而名利双收。然而,王兰老师和斯霞老师一样,选择了留在校园,留在工作了一辈子的校园里。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个真正的名师之所以是名师,不是因为他所拥有的荣誉、光环,名师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己”——忘记了自己的“功”和“名”。

“无己”正是王兰老师作为一代师表的最显著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家情怀。与“无己”相对的,是王兰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的教育信念。没有伟大的教育信念,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更不要谈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乌申斯基语)王兰老师的教育信念是:“我爱教育,爱学校,爱孩子,人在学校里就感到有劲,感到年轻。”教育、学校、孩子让一名教师感到“有劲”,感到“年轻”,这是怎样的情怀,这是怎样的境界?

二、用一生型构着“代际传承”的教师文化

王兰老师以九十岁的高龄在学校里做些什么?一是成为长江路小学与童真孩子们一起组成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美丽风景,那成为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孩子童年教育中最深的记忆;二是参与学校各项教育改革,进言献策;三是指导青年教师,她的弟子在校园里已经延至五代几近20人,并且不局限于语文学科,不局限于长江路小学,也不局限于南京市小学语文教育界。事实上,从我工作伊始,王兰老师与斯霞老师一样,一直作为师德楷模出现。2011年3月,来自全省各大市的二十多位中青年语文特级教师拜王兰老师为师,组成了最高层次的“名师工作室”——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王兰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学习、研究、传承她的教学艺术,不断在创造中前行。

王兰老师与她师承的团队,自觉研究与追求着语文的本真和美丽,享受着语文的快乐和幸福,已经成为苏派教育中一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教育流派。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今天,研究王兰老师这种以师徒传承而形成教育流派的现象显得特别重要、迫切而极其有价值,其价值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价值之一:型构了具有核心价值观的教师文化。

每一所学校教师群落都有一个独特的生态,都因其教育理念、教学追求、兴趣爱好等的差异,而各具特色,也各自形成了不同内涵和风格的教师文化。王兰老师以其自身学养、经验、教学素养等毕六十年于一役,特别是她退休之后仍然行走在长江路小学的校园里持续着她的追求,型构了长江路小学的教师文化。这种教师文化让长江路小学教师群体自觉与自塑,在存小异之中求大同,共同浸润在具有核心价值观的教师群体文化之中。可以说,教师文化是长江路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因素。王兰老师的五代弟子中,以王兰老师教育思想为核心,传承王兰老师教育思想,积淀教育经验,遵循教育常识,形成教育惯例。通过互动互塑,自觉追求和谐教育哲学和教育境界,并且五代弟子中,都有代表性人物脱颖而出,如第一代弟子刘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界领军人物,她在退休后,如王兰老师一样,仍然每周有两个上午到学校工作——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

价值之二:创新了行为共享的教育范式。

王兰和谐教育思想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恩柏语),是“群体的行为模式”(班纳特语)。长江路小学一直以教育品质高而闻名于小学教育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李国材、钱锋、滕涛、宋红斌等校长带领全体教师以课题研究的方式研究王兰教育思想,学习王兰教育思想,形成了旗帜鲜明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并且形成了富有特质的长江路小学的教育范式。宋红斌校长说:“王兰老师的语文和谐教学思想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校和美课堂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直以来,长江路小学的老师不仅感受王兰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学习她先进的教育理念,敬仰她崇高的敬业精神,还学习她和谐教学的艺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策略等等,在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诸方面和谐发展中,促进了生命的成长。

价值之三:创造了和谐传承的教育故事。

教师文化是教师成长的根基,教师文化也需要有一个载体。而王兰老师和她的弟子们营造出浓浓的教师文化,是以一个又一个教育故事呈现出来的。我一直认为:好的教育,就是不断创造与学生之间好的教育故事。王兰老师以及她的团队告诉我们:拥有故事的教育人生是幸福的,拥有教育故事越多的教师越幸福。刘军《师恩难忘》叙述的是第一代徒弟受业于王兰老师,耳濡目染于王兰老师的孜孜不倦、教学严谨、不断创新和无私奉献;王欢《给一片天空,让你展翅飞翔》回忆了初为人师,王兰老师举贤压担的故事……我深深感动于刘军、李俊、赵昌竹等几十位老师书写的受教于王兰老师的教育故事,从这些教育故事之中,我读懂了教师专业成长中,王兰老师作为和谐教育思想流派领军人物的重要性,读懂了这个教育流派的坚定而执著的教育信念,读懂了薪火相传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奥秘,读懂了长江路小学成功的秘诀,也读懂了这所学校自觉担负起的教育使命和教育大爱。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在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王兰老师以其教育家情怀,师徒相承,薪火相传,所产生的价值和意义当然不止这三点,其所型造的教师文化、教育范式和教育故事,对当今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撷其大要,而其内蕴的价值在不断深化的研究与学习中,必将进一步彰显。

三、用一生诠释着“改革”的教育精神

王兰老师所体现出来的最重要的教育精神在于“改革”。王兰老师认为,教学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不懈创造,充满创造追求的职业状态才会成为一种享受,才是一个好老师应有的教育生活。1960年11月19日《南京日报》发表长篇通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长江路小学一年级教改试点班情况介绍》,介绍了南京市长江路小学被批准为五年一贯制教学改革试点校的情况,而领衔此项改革的正是王兰老师。她针对六岁左右的儿童如何接受五年一贯制的新教材,树立“教学必须改革”的信心,结合儿童实际,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终于探索出一条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主要体现为三大经验:一是加强备课,既备书,又“备人”。“备人”的观点是王兰老师最先提出的,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二是教给学生学会掌握知识的规律,启发儿童思考,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这是生本教育、问题教学的萌蘖和肇始。三是前进一步,巩固一步,在前进中巩固,巩固了再前进。这是王兰老师教育改革的经验,也揭示出一切教育改革应该遵循的规律。1960年11月24日,《新华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长江路小学教改试点班的调查》,再次深入剖析王兰老师的教育改革的三大经验,并高度评价了王兰老师“教学改革是教学领域中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这一论断。改革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改革的重点在于改进教学方法,寻找教学规律。通过此次教改实验,王兰老师的《我教拼音字母》等相关成果在《人民教育》上发表,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1978年12月19日,《新华日报》以《艺术的享受——特级教师王兰课堂教学纪事》,全面介绍了王兰老师从教二十多年来的教育改革以及教育经验。

王兰老师是最早将电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的先行者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王兰老师敏锐地发现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她率领自己的团队在全国最早开发了手绘幻灯片、自制录音录像、电脑动画,引领着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的步伐。80年代初,作为全国一线小学教师的唯一代表,参加了教育部召开的电教工作会议。

王兰老师数次教育改革中,影响最大、最持久的是1984年开始进行的“五四学制一条龙”实验。“五四学制”即小学五年、初中四年,小学“直升”初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此次改革的难点在哪里呢?在于用五年的时间,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完成普通小学六年的学习任务。王兰老师与她的教改团队最终确立了“创设最佳环境,探索最优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促使学生整体和谐地发展”的改革专题,这也是和谐教育的核心价值。1987年3月19日和10月29日,《新华日报》分别发表以《智力平常的儿童获得超常发展——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整体教改成果引人注目》《改革路上绘新图》为题的通讯,全面介绍了王兰老师的整体教改成果。主要体现为:一是学校、家庭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创造最佳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家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整体着眼,横向联系,以知识的交叉运用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认知世界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是各科都改,优化过程,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小的精力,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一“整体教学法”被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界认为是“体现了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教育教学成果经《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等发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与王兰老师访谈中,王兰老师对“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时新词语如数家珍,信手拈来,我不禁被90岁高龄的王兰老师与时俱进、关注教育改革的精神再次折服。而王兰老师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精神,也营造了长江路小学教师团队的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教师文化,创造出了长江路小学一个又一个的教育辉煌。

四、用一生践行着“和谐”的教育主张

王兰老师的教育哲学首先体现在她是一个行动着的教育者上,她的教育思想存在于她的教育行动与教育细节中。与其他很多教育名家不同的是,王兰老师著述不多,但堪称的论,难能可贵的是,她一直都在校园里,都在课堂上,一直都在思考,她的退休也只是从“讲台”转到“座位”上,由给学生上课到听老师上课从而去指导老师。她的教育名言一代又一代徒弟们口耳相传。我们从王老师徒弟们书写的教育故事中,可以还原出王兰和谐教育流派的教育精神、教育主张、教学风格等一些核心观点。

和谐教育是王兰老师的教育主张,也已经成为长江路小学办学的核心思想。王兰老师认为:“让学生幸福地生活在和谐的语文里,在精致的语文活动中感受到语文的本真和美丽。”“语文也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是师生共同的生活。”王兰老师一语中的地指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要营造有品质的儿童教育生活。她说:“语文教学是为儿童的,是基于儿童的,是促进儿童发展的。”在她眼中,儿童是具有丰富可能性的人,而且,这种可能性就是发展性。为了儿童的发展性,王兰老师主张要整体地、和谐地推动那可以预约的让儿童幸福成长的生活。

和谐教育的核心观点在教学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师生关系的和谐;二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三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和谐。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回看王兰老师的和谐教育观,她的教育主张揭示了教育的内涵,而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揭示了“师生关系和谐”的教育本质观。

在这三个核心观点中,王兰老师视“师生关系的和谐”为和谐教育的核心。“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与众多教学名师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同的是,王兰老师将教学上升到教育的层次,将师生关系的和谐视为教学的根本和初发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人的因素”,强调师生关系的和谐,并作为核心,也就是将教师和学生视为最重要的元素。王兰老师说:“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有它的独特之处,即学生是先喜欢老师,再喜欢老师所提供的教育。”学生喜欢,学生牵念,学生追随,学生因为喜欢了这个老师,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欣赏和探索学科之美。如果所教的班级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这个老师就已经非常成功了,他所教的东西会影响学生今后很长的人生岁月。

2.揭示了“不能耽误孩子”的教育情怀。

王兰老师反复说:“教师不能误人子弟。”她深深懂得做一个小学老师,担子是不轻的。孩子在启蒙时期,老师教不好就要误人子弟,做老师必须要对工作负责。正因为不能耽误孩子,所以王兰老师主张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融、心灵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她指出: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唤起学生的激情,诱发学生创造的天赋,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点成功。同时她认为,教师的爱与家长的爱“有所不同”,教师的“爱”首先要体现为“全心全意上好每一堂课”,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乐于学习。这也是从更高层次上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要求。

3.揭示了“智慧型教师”的成长规律。

王兰老师说:“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她在新世纪之后,已八十岁高龄,仍撰写《努力做一名智慧型教师》,倡导要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师,揭示了智慧型教师的成长规律,总括起来有五点:一是塑造自身完善的现代人格,要以自身的道德、学问、情操和仪态影响学生,要以自己的人格品味来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和衷心敬佩;二是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要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我;三是要以居敬而专致的态度对待教育,要敬业、乐业;四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五是要以自己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善于总结和发现规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思维过程,学会思考。

王兰老师和谐教育观还揭示了“和乐”的课程观、“和美”的课堂观,形成了王兰和谐教育流派整体的“精致”的教学风格,限于篇幅,留待专文阐述。

行文至此,耳边回荡着的还是王兰老师的话:“一生为了孩子好,这一点我做到了;一生对青年教师好,这一点我做到了。我只做到了这两点。”王兰老师用从教六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教师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什么样的教育家才是真的教育家。而她以及她的团队所要追求的: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可以预约的童年!

愿王兰老师永远年轻,永远健康,永葆活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语文老师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老师,节日快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