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尚未过半,市场就迫不及待地给出了让人兴奋的数字,截止5月21日,内地票房收入已突破100亿大关,这个速度相比2013年,提前了整整一个月,按照这样的节奏,全年内地票房当不难突破260亿,甚至更高。这是一个让所有业内人士都喜大普奔的好消息,也值得好好的说道一番。
首先来“解构”一下这100亿的票房,看看到底谁能让总嫌钱少的观众来买单。延续去年以来的强势,国产片票房在这100亿的票房里占到了56%,票房排名前20的影片中刚好占据半壁江山。以往我们一直都视进口大片为洪水猛兽,只要可能都得躲着绕着,因为几乎每次的正面遭遇,国产电影都难免丢盔弃甲、一地鸡毛;但近两年有所改观,进口片不再是常胜将军,《失恋33天》可以完胜《铁甲钢拳》,今年的《大闹天宫》也压过《美国队长2》的风头,稳居票房冠军宝座。虽然据此说国产片足以与进口大片分庭抗礼还为时尚早,但说“可以一拼”,“以多取胜”,还是恰如其分的。的确,国产电影的进步势头还是有目共睹的,譬如类型多元化,制作水平提高,整体包装日趋成熟,产业链更加饱满完善,难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行业中来。高质量的电影拉动高票房,这和吸引人的剧本、高水准的制作密不可分,《电影中国》杂志持续关注制作环节,本期有对迪士尼自然跨度2年的业务动物片《熊》的摄制过程的介绍,和好莱坞首屈一指的维塔工作室,一窥电影镜头后的神秘。
第二个值得一提的数字,是全国银幕总数已经累积超过20000块,这对中国票房的持续高涨居功至伟。尽管一直有声音在抱怨影院日益频密、单店票房收入下降,上座率也一直徘徊在15%左右,但影院建设是由市场决定的,水冷水暖鸭自知。可喜的是,新增影院已经从作为票仓的四个一线城市跳脱出来,向三、四线以下的小型城市辐射,并在新增的409座影院中占了半数以上,这意味着未来影院分布将更广泛,电影将走进更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让全民电影消费成为习惯。本刊一直坚持走访不同的影院,观察他们在影院疯长的环境下如何应对竞争,让人欣慰的是,几乎所有的影院都在尝试通过提升硬件配置来吸引观众,再通过高品质的服务来增加用户黏性,团购风潮渐冷,影院的平均票价不降反升,这一方面为总的票房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也为硬件厂商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又把目光拉回到处在行业领跑位置的各路厂商,他们在不断推动技术的革新,促进行业发展,用更高品质的观影环境来引导观众消费。我们看到,NEC、巴可和科视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激光放映,并且相继有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这不但对于3D电影观影体验有质的提升,也将有望改变放映模式,让无人值守放映变得更加可靠。索尼则继续专注于4K,并通过和橙天嘉禾、幸福蓝海、大地等院线的合作达到了理想的市场占比,张艺谋的《归来》借助索尼4K刷新了最快国产文艺片票房过亿记录,4K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6月18日,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技术展,吸引了超过60家参展商,打造了从放映设备到灯泡、从TMS管理系统到影院卖品的全产业链技术交流、交易平台,会带来什么新产品、新技术,让我们拭目以待,也欢迎各界新老朋友到《电影中国》杂志的展位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