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有效途径探析

2014-07-18 03:24佴军陆建飞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官有效途径

佴军 陆建飞

摘要: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其能力和素质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输出基地,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问题的分析,积极探究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途径,为广大农村地区输送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村官”;有效途径;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2-0414-03

收稿日期:2014-01-02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编号:苏政办发[2011]6 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FDY089);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课题(编号:YZUJX2012-31B)。

作者简介:佴军(1977—),男,江苏扬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与农村发展。E-mail:naijun@yzu.edu.cn。

通信作者:陆建飞(1967—),男,江苏如皋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农业发展等。E-mail:jflu@yzu.edu.cn。大学生“村官”计划已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和国家政权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1]。近年来,许多大学生踊跃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去,但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行,大学生“村官”自身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培养的基地,在大学生“村官”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上的优势,积极探究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途径,为广大农村输送优秀的大学生“村官”。

1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意义

1.1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

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突破农村人才缺乏的瓶颈。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顺应了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搭建了人才通向农村的宽广桥梁。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有激情,恰恰最适合在农村传播和推广现代化前沿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理念,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在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具备优势的高等学校,则责无旁贷地负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的历史使命,努力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爱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社会、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聪明才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也正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首要意义所在。

1.2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是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现实要求

高校利用自身办学优势,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不仅符合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方针,而且可以促进学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高校面临的一个历史性发展机遇。一方面,高校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到农村就业、创业;另一方面,高校应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为农村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文化水平、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村官”。由此,不断提高自身办学能力,提升学校知名度,在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中,逐步形成办学特色,充分发挥特色发展的引领作用,体现高校自身的价值。

1.3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

近些年来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毕业生数量每年不断增多,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场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意愿之间的“错位”、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使得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不仅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开辟了农村就业大市场,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这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大学生“村官”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有偏差,扎根农村不坚定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往往很高,大都倾向于工资待遇好的大中型城市,对环境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不屑一顾。随着中央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后,一些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把报考“村官”当作权宜之计。不可否认,一部分大学生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很想到广阔的农村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新农村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也有部分大学生正是看准了国家在人才培养中的诸多有利条件,把“村官”当作以后晋升的一个跳板,想要捞取政治资本。产生这种思想偏差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对国家政策的错误理解,这部分大学生只是把担任“村官”看作是个人行为,是自己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步,他们没有认识到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没有看到其中蕴含着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因此,这些大学生不能够坚定地扎根农村、立足农村、服务农村,一旦服务期满后就可能离开农村而另谋他就。

2.2专业知识有缺陷,发挥优势不完全

据调查,现有大学生村干部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管理专业占22%,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45%,哲学、历史及其他占18%[2]。可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缺乏农业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储备,当遇到具体的农业生产或技术问题时就束手无策,感到学非所用。农业知识背景的缺陷无疑是非农科类大学生“村官”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此外,很多大学生专业功底扎实,工作能力也很强,但对区域经济、社区管理、农村政策等范围的知识概念模糊不清、了解甚少,以至很多建设性工作难以开展,村务处理缺乏技巧,大学生真正融入农村工作需要的时间长,容易丧失工作热情。这些专业知识的缺陷阻碍了大学生“村官”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体现,也不利于他们自身在农村的发展。

2.3能力素质有不足,处理村务不到位

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直接或只接受短期培训就进入农村工作,生活经验过于单纯,基层工作能力素质不强。在担任“村官”后,由于对农村的情况不太了解,加之农村的事情又比较琐碎,各种关系比较复杂,自己以前也没有做过此类相关的工作,一时不太适应农村的现实情况。有的大学生“村官”年轻气盛,还不够成熟稳重,遇事往往会意气用事,思考问题时可能脱离乡情、村情。有的大学生“村官”缺乏农业专业技能,不能给当地农民带来急需的技术帮助,工作不能够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支持。有的大学生“村官”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明显不足,无法走入基层,深入了解农民,调解农民矛盾,与上级领导沟通交流也存在一定的障碍。长此以往,这些大学生“村官”很可能气馁并产生消极怠工情绪,就更不用说发挥自主创新的能力,带领农民发家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了。

2.4心理调节有困难,适应环境不容易

大学生一直生活在校园中,生活相对平静,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较小。而一旦走进农村工作,就会感受到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非常繁琐复杂,可以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概括。以前,通过电视、报刊了解,觉得基层到处都是新气象,认为到农村能够有所作为,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但真正进入基层后,农村相较于城市落后的艰苦环境,琐碎的农村工作和复杂的关系,难免让一些思想准备不充分的大学生感到失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远离亲友的单调生活、“非官非农”的尴尬身份、不能学以致用的无用感对很多大学生“村官”来说都是需要尽快跨越的心理障碍。然而,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没有做好吃苦耐劳和应付困难的心理准备,当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工作开展不顺、需要他们承受压力时,往往表现出退却和逃避的倾向。

3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有效途径探析

作为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的先锋阵地,高校担负着大学生“村官”培养的重大责任。如何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大学生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适应农村工作需要,无疑是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核心问题。由于当前大学生“村官”选拔录取工作均在学生临毕业前,因此以上很多的现实问题如果高校从整个学习培养阶段就加以重视和改进,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真正有效的实施还是会有很大效果的。高校应努力根据“村官”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普遍问题,在理想信念教育、能力素质锻炼、后续发展服务等方面发挥功效,与国家、地方政府、大学生“村官”等形成合力,助推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建设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作用。

3.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级组织,通过海报、横幅、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从低年级就开始有效宣传党和政府有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高校应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教育为己任,适当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意义等思想教育融于专业教学、实践教学、新生入学教育之中、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引导毕业生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俗话说“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召开交流会,将大学生“村官”事业的接力棒以“传、帮、带”的方式传承,树立平民典型、塑造平民英雄[3]。高校应该注意挖掘并宣传示范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并邀请他们回母校举办座谈会和演讲,畅谈其在农村工作的体会,展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图,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在校生投身基层建设的热情,引导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由此,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高校应针对农村组织管理工作特点,结合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准大学生“村官”(准大学生“村官”是指一、二、三、四年级中有意向报考大学生“村官”的学生)增加适合农村发展的系列课程,如农村基层管理、农村政策法规研究、农村风俗文化、新农村建设等。除了用于适应农村基本工作的课程外,还可考虑加入人文、心理、艺术等方面的课程,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由此,可以让“准”大学生“村官”将来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去。高校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就是根据农村社会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实用性强、含金量高的课程,多添少补,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为了使大学生将来担任“村官”时能很快“入轨”,高校可尝试开设“村官”专业,2008年河南农业大学开设全国首个“大学生村官”专业——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同年在“村官”专业基础上,成立了首个“村官学院”——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从高校的学历教育开始就引导大学生下基层、进农村[4]。

3.3注重能力素质锻炼

能力是大学生“村官”开展基层工作的先决条件,大学生“村官”只有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高校要鼓励大学生担任各级学生干部,积极组织和参与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从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到活动的部署安排,再到计划的付诸实施,还要组织和影响广大同学积极参与配合,能够锻炼他们观察、思维、表达、动手等多种能力。高校还要鼓励学生深入基层调研、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假期乡村义务挂职锻炼、“三下乡”服务、毕业实习等途径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农村生活、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觉磨练意志和毅力,不断增强农村工作的适应能力。通过担任学校社会工作和参加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形成有效沟通、相互激励、团队合作、热情奉献的良好品质,以便将来能胜任村务工作。

3.4推进培养模式探索

培养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可以探索尝试“3+1”“村官”培养模式和“订单式”“村官”培养模式。“3+1”“村官”培养模式是指在四年制本科大学中,前3年完成好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和基本能力素质锻炼,后1年选择有意向做“村官”的大学生到对口的乡村基层进行系统的见习实践,发现自身匹配农村工作的不足,再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及时“充电”学习。2008年起河南农业大学实行“3+1”“村官”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时间学习,1年去学校下设的大学生“村官”乡村工作站挂职锻炼[5]。“订单式”“村官”培养模式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培养模式,学校通过与地方政府的联合,共享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制定教学计划、培训计划以及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培养地方大学生“村官”。2010年扬州大学与张家港市签订了定向培养本科生协议,设立大学生“村官”班,未来10年,通过采取“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方式,由扬州大学为张家港市“订单式”培养300名左右大学生“村官”。

3.5指导心理压力调适

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农村工作要求大学生“村官”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心理压力特别大的问题:感到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37%、6%、5.22%、3.73%、3.73%、150%、0.70%、2.23%,合计占26.84%,超过了关注收入的21.6%[6]。从增强大学生自身素质考虑,高校可以引入素质拓展训练,以一种动态的教育模式,培养健康人格,提升心理品质。通过拓展训练,释放压力,开发潜能,增强自信,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扩大社会交往,熔炼团队精神,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得以完善和提升。从外部环境出发,学校可以开展模拟“村官”选聘、模拟村务处理等活动营造浓郁的“村官”文化氛围,以便大学生逐渐完成角色转型,缩短适应农村环境的时间。高校要从内外2个方面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调动大学生服务农村的工作积极性,为未来大学生“村官”的长效和稳定奠定基础。

3.6做好后续发展服务

在大学生到村任职之后,高校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工作并没有结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做好对毕业生的后续发展服务。一方面,高校要根据地方和大学生“村官”的需要,建立大学生“村官”服务站,定期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农村基层,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同时免费提供校内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村官”“回炉”充电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素养、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大学生“村官”论坛,提供便捷高效的交流机会,增加大学生“村官”与学校及在校大学生之间的联系,营造资源共享、经验分享、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的提高。2011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成立首个大学生“村官”联盟,为大学生“村官”群体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平台,拓宽了大学生服务基层的思路,同时为大学生“村官”搭建了高校与农村直接交流的平台,将高校专业知识以及科研成果惠及农村,直接转化为促进农村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7]。

随着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到农村去建功立业[8]。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输出基地,应对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消化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实现国家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委研究室课题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究——以江苏省为例[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3):5-15.

[2]黄永康,马坤. 浅谈本地高校对大学生村官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J]. 经济师,2011(10):109-110.

[3]杨振海. 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 江汉论坛,2010(6):40-44.

[4]章霁,张庆. 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中的作用[J]. 中国集体经济,2009(27):179-180.

[5]李秀芸. 地方高校在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的作用研究[J]. 蚌埠学院学报,2013,2(4):97-100.

[6]刘志坚,韩新宝. 基于大学生村官培养视角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策略研究[J]. 学会,2011(3):13-15.

[7]王晶,韩新宝. 职业发展视域下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思路探究[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4(1):14-17.

[8]马武,仇文利,胡颖颖.“大学生村官”计划下的高等教育[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72-74,121.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村官有效途径
唱村官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我要当个好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