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4-07-18 05:51刘爱英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衔接中职高职

【摘 要】分析当前对口招生的现实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改革对口升学考试模式;建立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扩大对口招生的规模;加强中高职院校的“对口”合作;加强对口升高职生的管理。

【关键词】对口招生 中职 高职 衔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018-03

对口招生是高职院校针对中职学校毕业生进行招生的一种形式,是高校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重要举措。本文拟以广西为例,对当前对口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一、对口招生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中职学校的吸引力

长期以来中职教育成了“断头”教育,即“终结型”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只有因为学习成绩差,没有希望进入高一级的学校深造,或者有碍于家庭经济状况等时,才有可能选择就读中职学校。因此,中职学校就成了无奈的选择,也是末位的选择。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才到中职学校就读,其学习的态度等,都不可能是很好的。在我国社会,大专的学历比中专学历更具有吸引力。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从制度上完善了中职毕业生的升学途径,改变了中职教育“终结型”教育的性质,延伸了中职毕业生的学习时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同。这有利于提高中职教育的地位,增强中职学校办学吸引力,有助于吸引一些成绩相对好的生源来中职学校就读,也有助于改变中职教育的社会形象。即当人们了解到中职毕业生有升学、继续深造的可能,又有就业的优势的时候,就会有助于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二)有利于缓解高职院校生源危机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部的关联性,教育也不例外。当前“普教热、职教冷”的现象,是人们选择教育类型观念的一种反映,是社会对教育的一种选择,其结果是职业教育的生源越来越紧缺,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又加上实施计划生育后带来的适龄人口减少和普通教育扩大招生,生源的缩减,校际之间生源的竞争愈演愈烈。过去以招收高中起点学生为主的高职院校,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就必须适度扩大对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规模。另外,每年从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除就业外,实际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升学的需求。不过,这些有升学需求的中职毕业生往往因为政策的壁垒等原因无法升学。实施对口招生,适当扩大对口招生人数在高职院校招生计划中的比例,对于解决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

普通高中教育与中职教育是同一层次的两个不同的教育类型,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是跨类型的教育;而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是同一教育类型由中级向高级的递进。就技能学习来看,中职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有优势。高职院校以招收高中起点的学生为主,其专业技能的教学只能从零开始,是中职学校技能教学的重复,不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在有限的三年学制里,把没有经过任何职业技能训练的人培养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可能性不大,也不符合教育的认知规律。只有通过对口招生的形式,招收条件比较好的中职毕业生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培养、锻造,才能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

(四)有利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技能的学习与知识的学习一样,有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职业教育体系里,就应该有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就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来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初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比较小,很多的地方根本就没有初等职业教育。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解决的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

中共中央在1985年就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2011年教育部要求:做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定位。中职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做好对口招生工作,解决对口招生中出现的不协调的问题,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前提条件。

二、当前对口招生存在的问题

(一)对口程度不高

现在的所谓的“对口招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专业对口”衔接。考生在接受中职教育阶段,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专业,不考虑中职所学专业。这不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口”,而且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没有实际意义。中高职教育之间还没有形成体系,两者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基本处于脱节的状态,各行其是,无法体现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连贯性和递进性。高职院校以招收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为主,教学的设计是从高中起点的高职生的需要来考虑,没有顾及中职起点的高职生的需要,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学习后,仍无法“对口”学习,仍然处于竞争劣势。在技能培训方面,受设备设施等条件以及高中起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限制,技能课的设计基本上相当于中职的技能课,没有体现高职的“高”。

(二)管理存在缺陷

高职院校对对口招生入学的高职生,在管理上是存在问题的,如没有针对这些经过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进行教学,有的甚至还与高中起点入学的高职生混合在一个班里学习,即使人数能够单独成班教学,但是教材、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技能培养等方面都还是按照普通高中起点入学的要求来对待这些中职起点的高职生,比较侧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理论的学习。这使得中职起点的高职生在文化学习中无所适从,感觉回到了初中阶段,在中职学校树立起来的自信心受到了影响;在进行专业技能学习时,由于基本是在中职学校所学过的技能,因此容易产生厌倦。所以,由于管理上存在的缺陷,对口升学的学生,即使上了高职院校、接受了高职教育,也还是没有学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endprint

(三)宣传力度不够

对口招生的宣传力度不够,没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对于国家实施的对口招生,不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就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很多的家长是持怀疑态度的。2013年广西15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组织对口招生,录取数能够完成招生计划的只有6所院校,报到数都没有完成当年的招生计划数。全区对口招生计划数6002人,报到仅3797人,只完成当年计划数的63.26%。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2013年广西15所院校对口招生计划数、录取数和报到数

资料来源:2013年广西高职高专示范院校单独/对口招生联合测试工作资料汇编。

三、对策建议

(一)改革对口升学考试模式

高职院校招生应该自成体系,中职毕业生应该成为高职院校生源的主体。对口招生的考试内容应以“知识+技能”为主,考试的形式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广西在对口招生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对口招生实施单独测试,考生成绩分为综合素质测试600分,特长成绩及附加分150分,合计750分。首先,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分为:基本文化素质400分(语文200分、数学100分、英语100分)、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职业潜能)200分。从基本文化素质测试要求来看,语文、数学、英语要求是高中、中职毕业生共同掌握的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内容不超过高中或中职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综合素质测试的内容包括能力、心理、人格和兴趣测试。其次,特长成绩包括: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奖(指地市级以及全国或自治区教育厅、人社厅举办的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国家发明创造专利(高中阶段获得国家或自治区发明创造专利);高中阶段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核发的职业技能证书;高中阶段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称号;高中阶段参加体育比赛获个人或团体奖;高中阶段参加文艺比赛获个人或团体奖;运动员称号;立功受奖(针对退役士兵)。再次,附加分获得因素有:少数民族、归侨子女、华侨子女、烈士子女。不足的是,技能的测试主要看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获奖,如果在中职学习阶段没有机会参加技能大赛,就无法体现在中职所学技能的优势。建议在综合素质测试以及特长成绩方面加大对中职生技能学习方面的分量,制定技能考试标准、专业综合理论大纲,细化各专业科目的技能考试权重等内容。

(二)建立中高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建立相联系的学生学分信息库,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制定相应的中高职院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制度,相同课程或相近课程的学分可以互认;也可以跟不同专业互认,不过要设置权重予以折算。制定技能标准,根据统一的标准,制定相应的学分。中职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业的前提下,可以提前学习高职的技能,达到统一规定标准,就给予承认学分。比如,一般要求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考取中级工技能证书,要求高职生考取高级工技能证书。如果中职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考取高级工技能证书,高职院校不仅要承认,而且要给予记录学分,以资鼓励,从而推进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以便实现中高职的全面衔接。

(三)扩大对口招生的规模

没有规模就没有效应,现在各地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对口升学的指标控制在本年度招生计划的5%以内。但是,这一规定在近年来有所松动,比如,2010年广东、浙江就根据自己的情况扩大到15%。广西2013年单独/对口招生的计划是15000人,不超过当年计划总数的10%,其中,对口招生计划6002人,占4%;实际完成3797人,仅占当年计划数的2.53%。对口招生人数占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很小,使得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不明显,专业技能不高。对口招生的规模应占高职院校招生50%以上,成为高职生源的主体。以促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沟通和衔接,在观念上改变人们普遍认为中职教育就是终结教育以及中职毕业生没有升学机会的观念,以吸引更(下转第43页)(上接第19页)多的优秀学生接受中职和高职教育,对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保证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说,扩大对口招生的规模,高职教育的生源主体为中职毕业生是构建和完善职教体系的重要措施。当然,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在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性的报道和宣传,请政府主要领导讲话,鼓励、推介对口招生工作,增大人们对口招生的信任度,让全社会了解到,对口招生不仅可能,而且已经成为现实,是中职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捷径。

(四)加强中高职院校的“对口”合作

中高职院校之间,不仅是招生时期的“对口”,还要加强非招生时期的对口合作。现在中职学校的专业数要比高职院校多,很多中职学校有的专业,高职院校没有,给中高职对口招生后的学生教育带来了许多不便。笔者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的中高职院校,组成专门的团队,梳理和规范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名称、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标准以及教学计划、实施方法等,按照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划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作用,界定技能型人才与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高职专业技能的教育应在中职教育基础上提高或深化。

(五)加强对口升高职生的管理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实质上就是将同一教育类型的中级、高级两个阶段连接起来,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递进过程。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高职院校应该将这些学生单独编班,实施有别于普通高中起点的高职生的教学。挖掘对口升学的高职生技能强项,帮助高中起点的高职生学习技能。彼此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对口升入高职学习的中职毕业生,经过三年的培养,无论在技能上,还是在专业理论上都有所提升,并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只有这样的高职教育,才能发挥引领的作用,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才有可能办出与普通专科学校不一样的特色,并在社会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地位。

总之,对口招生是高校招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中高职衔接的重要举措。只有采取多方面对策,才能完善对口招生形式,实现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85-06-01

[2]牛君彦.关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探讨[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刘爱英.中高职衔接主要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4]刘爱英.基于欠发达地区中职高职衔接高职阶段管理问题研究[J].广西教育,2012(4)

【作者简介】刘爱英(1966- ),女,广西平南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责编 王 一)endprint

猜你喜欢
衔接中职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