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孟杰
见他乡
——游学美国学子见闻录
SEE THE COUNTRY
撰文/孟杰
阿拉斯加州首府——朱诺
一年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厅里不时传来地勤广播员甜美的声音,各种肤色的人们在安检门前挥手、拥抱、掉泪,时间进入倒数,意念形成的钟摆在心房的表盒中嘀嗒出离别的轨道。最终,时间无法定格,去往美国的飞机依旧准时起飞,伴随着引擎的转动,轮子在些许的颠簸中驰离跑道,家乡的一切在回望中渐行渐远。
夏季的阿拉斯加州
2013年8月1日,永远的北纬40°、东经116°,最难过的日子,最难舍的坐标。再见了,美丽的中国海!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航程,飞机降落在这个以自由为信仰的国家,颠簸中经转机、换乘机场大巴,我才能抵达繁华却陌生的美国大地的中央,以后生活、学习两年的印地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就坐落在这里。
现代的科技,只能缩短两地的距离,却无法减少彼此间的不同。这份浸透到骨子里的差异,在我异地而居的一年多时间里,仍然没有改变,或许人生中注定存在一些东西,你可以适应,也可以尊重,但永远无法习惯。
伯明顿距离芝加哥并不远,坐车只要大约三个半小时就可以零距离接触全盛的繁华。但是,仅仅200分钟的区别,却像闹市中的蚕蛹,多了许多意外的平静。
为了方便去学校,我的公寓就租在伯明顿小镇上,寓所的周围是许多和我一样在异国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不知道是出于大家的自我安慰还是假装坚强的调侃,这个黄种人聚居的地方被广而告之地戏称为“屯子”。不管怎样,离开家的日子里,我们拥有的只是彼此。
屯子里面的亚裔占到了绝大多数,而华裔又是亚裔的绝大多数,驾车行驶在夜晚的街上,隔着车窗瞥见街边餐馆里就食的饕餮者,竟然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人构成的人群,某一分钟,会让自己产生错觉,以为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乡。五彩的霓虹,熙熙攘攘的同胞,多了一份乡情,却总在清醒的时刻,留下思念的泪水。
中秋快到了。许多的商户开始打出温情牌,大红的海报上极尽传统的节庆氛围,中间是黄澄澄的月饼,逼真的内馅仿佛是家乡小贩特有的叫卖声,然而不是。
从校园往外走,会给人十里不同天的感觉,走得越远,越是美国式的房舍,像机器烘制的蛋糕一样码在道路的两旁,一样的外观一样的围栏,还有一样的花圃草坪,唯一的区别就是门前的号码名簿和等在家里的人。
世界上注定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有些距离甚至超过了地球的十二个时区。
记得小时候的课本上,曾讲述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但在这里,很多种场合却是酝酿误会的温床。比如给老人让座,美国人有一种不服老的自我认知,如果你轻率地让座很可能被误解,进而遭到拒绝,这种文化的差异多少让人觉得沮丧。
美国是一个无车不行的国度,但公共交通系统并不完善,像地铁这样的“奢侈品”只在纽约等大城市才会存在。开车去往市中心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城郊成片的小区,独立的房屋前,会被开辟成相当面积的绿化带,然后再种上几颗装饰性的小树,女主人还会在工作之余时不时地进行整理。
美国人的室内文化像他们的人种一样多元化,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民族在这种架构下又会有十分“美国”的感觉。就一般家庭而言,设备化是很重要的美国元素,这儿的现代科技普及率很高;地下室是美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又一重要之处,除了放杂物,美国的地下室经常具备娱乐的功能——玩音乐、打球、充当孩子们的堡垒等;美国人对于室内的设计是十分重视的,经常对很多细节都亲自拍板,这种共性应该与他们追求独立、个性息息相关。
上个月,我与其他三位中国留学生去往了美国飞地之一—阿拉斯加,一个静静坐落在美国本土之外却拥有最大面积土地的州。
极其耐寒的爱斯基摩人有一部分就分布在阿拉斯加,住着石屋、木屋、还有雪屋或者叫冰屋。在阿拉斯加州延伸到北极圈内的部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冰雪。每到冬天,生活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就会建造冰屋,为了保证密不透风,他们会把冰加工成厚厚的砖,冰砖与冰砖之间用水粘合,因为天气寒冷,所以冻结很快,往往下一块冰砖还没放好,之前的就已经冻上了。这种建筑虽然比较简陋却十分坚固,没有窗子,门口挂着兽皮门帘,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屋子内外空气的对流,有效地将寒风隔绝在屋外。
有时候很传统,有时候也很开放,这里有古老的屋舍,也存在与天比肩的大楼,嘻哈、朋克、快闪,爵士、摇滚、说唱、乡村等等,这就是美国。
阿拉斯加州的人文风光
美国的城市化程度很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都市文化的形成,以及发展。我来这里的一年,感触最深的应该是美国人对于问题的快速反应。
在过去,美国的摩天建筑曾经是世界上最多最集中的,平均高度也要排在前列,但随着“9·11”事件以及一些大楼在面临火灾时的救援情况,人们根据数据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楼层越高越会增加灭火工作的难度,人员的逃生及搜救工作也相应的更加难以展开。这种情况很快便在业内得到反馈,随之扑灭了人们对摩天大楼的崇拜之火。
再者,不管是纽约还是芝加哥,这些大城市在建筑方面都有着近乎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但奇怪的是他们并没有形成中国那样的快速模式,而是普遍的专注于建筑系统的细节,例如排水、消防安全以及恐怖袭击等,个别的沿岸城市,还会在应对飓风问题上进行讨论,这样结果使得这些建筑普遍具有较长的寿命,而这一切与美国的建筑从业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与中国不同,美国的建筑业是非常受欢迎的行业,领域内从业者的收入也比较高,看报纸的时候曾经注意到这样一则消息,据一项调查表明,目前美国政府规定的最低收入是每小时7.25美元,而建筑生产工人的收入远远高出这个标准,他们平均每小时收入在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20.02美元,如果考虑到加班的情况,那么建筑工人的年收入是非常可观的。就整个工程而言,建筑公司在工人的待遇上投入的比重要占到总成本的五分之一还多。听一些朋友讲,这边具备了一定技能以及经验丰富的建筑类工种的收入可以达到每小时50美元,甚至更高。
缺乏工作经验的“菜鸟”则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岗位培训,然后经由老手的指导才可以工作。在培训期间,他们的收入一般是正式员工的一半,之后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工资也会随之增长。很多的建筑公司会给员工提供各种技能的培训,学习一些特殊的技能培训课程,在通过相应的考试之后,工人凭借这些等级证书会相应的加薪。这一类的技术课程的费用都是由所属的建筑公司支付,所以美国培养一个工人的投入是很高的,不过,现在美国的经济比较低迷,很多企业都开始逃避这些培训的支出,为此不惜使用非法劳工。
屯子里的报纸上常常出现建筑公司的招聘广告,很有趣,普遍会要求通过“普通教育发展测验”,这里“普通教育发展测验”是一种类似高中等级的特殊考试,内容也是高中的知识,但只允许离开高中的成人参加,相当于国内的职高。
不要以为建筑工人的福利会因为工资过高而相应降低,事实上他们在这方面的待遇好得出奇,美国社会内其他职业所具备的福利他们一样也不会少,包括固定假期、周末以及节日休息、健康保险、人寿保险、退休基金、免费进修和培训等等。不仅如此,因为美国是联邦制国家,除了共同遵守的联邦法律之外,还有各州根据自身情况而制定的另一套法律,这使得建筑业的福利待遇在不同的州存在少许的差别。不过,如果是临时工的话,就没有这么多的福利了,不过,不用担心,因为只要你拥有美国国籍,或者相应的劳动手续,就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工资作为补偿,一天下来,大概可以赚到100多美元。
建筑无国界,但会有区别。在中国,建筑人员主要是由一些流动性较大的农民组成,我们称之为农民工,这些脱离了土地的庄稼汉子是中国目前最庞大的劳动大军。但在国内,他们的待遇和地位其实并不是很高。
夜色中的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贝克教堂
作品《胡同里的幸福生活》
在北京,黄有维属于和推土机赛跑的那拨人,他以对胡同的独特理解,用水彩将胡同里的生活“定格”在画纸上,时不时的拨动着北京人的心弦……
作品《春风杨柳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