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子安
他住在浙江省苍南县霞关镇,祖祖辈辈从事渔业捕捞。他本来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四个儿子都以打渔为生,个个家境殷实。他跟老伴在自己的小菜园里种几垄菜,养几只鸭,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晨起时,沐浴万道霞光;黄昏时,欣赏落日静美,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可是一场灾难把这一切都改变了。
2006年夏,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桑美”,打沉了儿子们用所有积蓄及借贷款买来的渔船,老大、老三也不幸丧生。噩耗传来,如同天塌地陷,他悲恸欲绝,儿媳们深感生活无望,绝望之中撇下孩子一个个改嫁了。
天大的灾祸带给他的不仅是老来丧子的悲伤、孤独、苦难,还有一笔笔沉重的债务。台风过后,陆续有人上门,向他出示儿子们留下的一张张欠条。80万元的债务,如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身上,老人被击倒了。但他强忍悲痛用喑哑的声音说:“人死债不烂!是儿子的债我都认,你们请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还钱!”
不久,他拿到儿子们人身、船只保险赔款24万元,一想到这是儿子们用年轻的生命换来的,他的心仿佛被撕裂了似的疼痛。他压抑着汹涌袭来的悲痛,擦干眼泪,连家都没回就直奔信用社。当他颤抖着双手,哆哆嗦嗦地将用衣服包着的这笔现金,还到信用社工作人员手中时,人们被老人的举动深深地震撼了,目送着老人踉跄走出信用社的大门,久久无语。
后来, 打捞上来的渔船变卖了30万元,他一分未留,又全部拿去还债。他的做法,令债主们惊讶不已。有的接过钱,感动地落泪了;有的摇摇头拒绝了,可不管他们说什么,老人还是执拗地丢下钱走了。
其实,儿子们一出事,许多乡邻们就劝过他,说从来都是父债子还,还没有听说子债父还的,你现在已经是风烛残年,不还钱,别人能把你怎么样呢?他听后用力地摇摇头,坚决地说:“做人要有良心,人家最初都是好心帮我的儿子,怎么能让好心人遭受损失呢?再说,借债还钱,天经地义,我一定要还!”
一诺千金。为了还债,他和老伴过起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清苦生活。
从此,不管刮风下雨、寒冬酷暑,他常常从所住的海拔150米高的柳陇山上,步履蹒跚地走下来,来到山脚海边的沙滩上拾荒。一只可乐瓶,一只易拉罐,都成了他眼中的宝贝。可拾一只饮料瓶仅卖几分钱,半腰高的大铁丝筐拾满满一筐,才卖4块钱,但他从来不曾有过半句怨言,默默地坚持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为了多赚钱,他与老伴还不顾人老眼花,一有空就坐在家门口织渔网,织渔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活儿,即使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织久了,也会感到胳膊又酸又累,何况是两个八旬高龄的老人呢?他们每天都织到腰酸背痛、手软臂麻,耗时两三个月才能织成一片网,拿到集市上能卖300元钱。两位老人从来不抱怨,总是不停歇地织啊织啊。
为了攒钱还债,老人还不顾年迈体弱,坚持在家门口的山坡上种番薯、马铃薯、青菜,养鸡养鸭。每天黄昏的時候,他都会坐在村口马路边,吆喝着卖自家种养的蔬菜和鸡、鸭蛋。老人在生活上更是省吃俭用。为了还债,这6年里,他每天只吃两顿稀饭,菜也只吃自家卖不出去的青菜,穿的全是些破旧的衣服,6年里只买过一条短裤。
就这样,他节衣缩食,一块块、一分分地攒钱,用来还债。 当年他的儿子们为买新船向经营渔具的黄敬瑞赊账7万元。6年过去了,黄敬瑞从未向他提起,反而是这个老人主动找到他,分两次把钱还上。黄敬瑞逢人就激动地说:“这个老人厚道,守信,我敬佩他。”
漫长的6年一天天熬过,这位孱弱多病的弯驼老人背着生存与欠债、悲伤与艰辛的双重重负,步履蹒跚,却又坚定地走在漫漫的“子债父还”之路,无怨无悔。
直到2013年,这个体衰多病的古稀老人实在力不从心,他伤感地对台风中唯一幸存的二儿子秀全说:“现在我已无能为力了,家里的债只好要你来还了。”秀全夫妇噙着眼泪,向父亲拍着胸脯承诺,义无反顾地接起这副重担。
人们被他的故事深深感动了,广大网民纷纷敬称他是“中国人的楷模”,“为我们竖起了一根诚信的标杆”“这位老人身上流着道德血液”!他就是“诚信老爹”——吴乃宜。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诚信是心灵绽放的灿烂之花。”大灾大难、家破人亡,却人死债不烂。吴乃宜以老弱之躯和长达6年的日日艰辛,告诉我们,诚信,是以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彰显最纯粹的人性,它就像是高洁美丽的花朵,绽放在金子般的心灵沃野,散发出浓郁芳香,让在俗世红尘中奔波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人性的高贵和美好。
(编辑/袁恒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