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雨
摘要: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道德观念去感受,去表现各类美的事物,并从中引发感情上的共鸣。教师的热情,正确诱导和帮助,使他们的审美趣味向着遵守道德规范的方向健康发展。
关键词:美术;健康;审美;感情;道德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33-1
一、讲授中西方审美的不同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里,不可能开放出古希腊时期那种表现人体健美,体格强悍,袒露胸腹的艺术之花。也不可能有像维纳斯那样裸露肌肤的女性形象和像大卫那种全裸的男子雕像。西方的艺术创造是一种入木三分的细腻肌肉块状和灵活的骨骼关节直观再现。东方艺术则是充分利用外在条件的包裹意象影射出人体内在的那种气质和想象。中国的人物画和雕塑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标准的比例,历史上没有一件作品可称为正比或采用黄金分割的科学方法进行艺术构思。
直到近代,西安兵马俑的出现才让我们见到了二千多年前人物比例的正确性。但依然是重甲包裹,服履靴形。即使这种比较科学的人物比例,也没有被后来的艺术家采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艺术家不可能亲见直观的人体,更不允许宣泄人体艺术的原形。说到底,这是对人体美的艺术形象的无视和禁忌。在中国礼教中,女不露皮,男不露脐的教化,成为一种约束人的意识行为,禁忌自我了解的桎梏。描绘人体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然而,在西方,从他们的祖先开始就已经习以为常了。一直到了近代,中国美术界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精华,才似乎重新认识到了人体是世间最美的一部分。
二、注意教态,创造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教师在面对青春期人体的敏感话题时更应该自然大方,不能扭扭捏捏或者故意回避,应传达出一种健康自然的讯息。
三、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人体构造的知识
在教学生学习人体结构时,除了讲解骨骼、肌肉的名称、位置、作用及男女形体的差异外,还要告诉他们,这个世界由男女两性组成,学习人体结构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内在结构及外部形体。其实这些内容生物课都学过,在美术课上就要告诉学生:男性由于骨骼大、肩宽、肌肉发达,因此给人以强健的力量感。而女性由于骨骼较小肩窄、皮下脂肪较多,给人以丰腴的曲线美之感。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我在教学时准备了其他特殊道具如体育动态图片和服装动态效果图,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体育比赛,思考体育健儿强健的体魄所体现出的美感;再引导他们回忆看过的服装表演;或看一些体操表演的图片,使他们对女性的丰腴秀美有一定的认识。
四、在愉快的环境中直面人体
人类自从认识到自身性的差异后,千百年来,对男性人体美及女性人体美的认识便有了某些标准。在西方,人们将其分别归为崇高(壮美)和优美(秀美)的对立范畴,在中国则以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来形容。如果说男性人体犹如一首交响乐,那么女性人体就是一首小夜曲。
不同的特征从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再从中国汉代画像砖、北魏石窟造像中的男人体和唐代飞天的造型上,就可得到确证。我在教学时将《米洛的阿芙罗狄德》与《掷铁饼者》及《大卫》挂图挂在一起,有些女生甚至捂起了眼睛,我鼓励他们勇敢面对,这并不是肮脏的东西。介绍作者及作品,尤其加深对美神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讲解,从人体的健康美出发,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表情也变得自然,我感受到他们心里的变化。为什么希腊雕塑几乎都是裸体雕塑,这是学生常常会提出的疑问,原因在于希腊人对于人体十分崇尚,认为只有健全的身体才能有健全的精神,他们把关心集体的利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心绪宁静、善于克制自己的公民道德,作为完善的心灵寄寓在强健的体魄中而创造出了身心统一的人体艺术形像。希腊人非常重视体育锻炼,自公元前七七六年起,每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他们重视运动锻炼的表现。
在最早的运动会上,运动员全是裸体的,并且用特制的名册记录胜利者的姓名,还为他们塑造纪念像,安置在神殿里。这样不但竞技成了希腊美术的主要题材,而且希腊美术成为古代最典型、最辉煌的现实主义艺术的直接动力。由于讲述了希腊人对体育的热爱及对人体美的崇尚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希腊艺术的兴趣,以后,学生们不但没有了初看人体雕塑的羞涩,而且还要求老师多讲解、多带些作品来欣赏。
五、在美术作品中体会正确健康的爱
爱包括很多种,亲情、爱情、友情,这些在美术作品有很多体现。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就有很多表现母爱的作品,《美丽的女园丁》通过美丽的女园丁的形象,表现圣母玛利亚的世俗之爱。该画笔锋细腻,技巧完美。对于母性的依恋,给人一种感受煦暖阳光普照的亲情,生动传神地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渴望。在讲述过程中,我通过讲解作者的生平,再联系到实际生活,让学生讲讲母爱,打开与家长的心结。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