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海
人物名片
吴研因 (1886一1975),原名辇瀛,江苏江阴澄江贯庄人。著名民主人士、教育家,早年担任江阴立本小学和上海尚公学校校长,开小学使用白话文教科书之先河;担任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编《小学国语新读本》风行全国。创办《江阴》杂志,主编菲律宾《公理报》,宣传爱国思想,促进文化繁荣。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著作有《凤吹》、《乌鹊双飞》等。吴研因一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倡导和推广白话文教育,为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流光溢彩的烫金文凭,吴研因凭着勤奋与执着,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从最基层的小学教师起步,做到全国政协常委,成为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家。他以民主人士的情怀,关注国家大事,关心家乡教育。时至今日,吴研因精神依然在民主党派和教育领域中熠熠生辉。
影响“半农”取笔名
很多人都知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著名文学家刘半农先生。至于刘半农名字的来历,知道的就不多了。刘半农原名刘复,是同乡吴研因儿时的小伙伴,比吴研因小5岁。
1911年,因武昌起义,刘复从常州府中学退学。退学后的刘复,便到父亲当初创办的翰墨林小学教书。与吴研因成了同事。刘复初为人师,经验欠缺;吴研因已工作多年,驾驭课堂游刃有余,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刘复很佩服吴研因的教学才华,便时常向他请教。接触的多了,发现吴研因勤奋好学,文学才华也很出众。
吴研因业余时间编辑《江阴》杂志,还经常用白话文写诗作文,针砭时弊,提倡新学,用“吴咄农”的笔名投稿,文章隔三差五被上海的《申报》、《新闻》等媒体刊载。面对在文坛小有名气的吴研因,刘复很是佩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在眼前的榜样,激发了刘复创作的激情。爱上写作的刘复,在吴研因的引领下,开始向外投稿。那时发表文章,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容易招致非议和打压,便流行用笔名发文。很多作者取笔名,颇费一番心思。对吴研因很敬重的刘复,自谦才识只及吴“咄农”的一半,故取“半农”为笔名。从此,“半农”一发不可收拾。6年后,仅有初中文凭、年方26岁的半农成了北大教授。
“半农”名扬天下,“咄农”功不可没。
18岁当上孩子王
吴研因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七,人称“七弟”。7岁时,进私塾读书。勤奋好学,习诗、作文进步很快,深得老师徐晋珊厚爱。秀才老师为他取名吴辇瀛,希望他日后功成名就,出人头地。他嫌笔画太多,便按谐音改成“吴研因”。
吴研因离开私塾后,跟着父亲侍弄田地,务农之余继续读书。有一天,他巧遇留学日本的乡贤赵体培。赵体培听说他能诗会文,便鼓励他考师范学校,将来当老师。光绪二十九年(1903),17岁的吴研因考取了上海半淞园师范讲习所。一年后,学习结业的吴研因,回到江阴担任观音寺巷立本小学的教师。18岁的吴研因,当上了孩子王,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学。后因学生不多,要开复式班。缺少复式教学经验的吴研因又赴上海师范讲习所进修了一年。
学成归来后的吴研因,任江阴立本小学单级部主任。吴研因注重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把优秀的白话文作品带进课堂,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升很快,期末考核成绩斐然。初出茅庐的吴研因,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编书写书誉满堂
在教书之余,吴研因勤于读书、写文。在每次周六回家、周一返校的路上,常吟诗数首。日积月累,诗稿渐厚,才学渐长。吴研因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在教育界的名气。
1912年秋天,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杨月如和一师附小主任俞子夷慕名前来,聘请他担任一师附小的老师。站在名校的讲台上,吴研因肩膀上的责任更重了,机遇也更多了。吴研因在学校自办的《小学校》刊物上,设立“研因补白”、“研因答疑”两个栏目,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推动教学改革。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吴研因撰写了《国语教学法》、《文字的自然教学法》等著作。
适逢民国初建,小学实行新学制。然后,学校只有用文言文编著的国文、笔算教科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站在近代教育的起跑线上,吴研因主持编写新式教材。每周由各科老师提前准备内容,然后集体讨论,再经过实际教学的检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文字方面由吴研因负责整理、删改,统一用白话文编写、校对、定稿。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套完整的小学教科书基本完成,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吴研因所编《新学制小学国语教科书》、《小学历史自习书》,生动有趣,读来朗朗上口,深受学生的喜爱。这套书很快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迅速风行全国。一篇“大羊跑、小羊跑,跑跑跑,两只羊跑上桥,黑狗跑来咬,大羊角一顶,黑狗跌下桥”,深入数以千计的孩子的心田。
1914年,28岁的吴研因赴上海中华书局,担任编辑。编写《新式学生字典》,这是学生用字典的创始本。一年后,吴研因回一师附小担任主任兼教员。继续推行新式教材,探索教改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撰写出版的《国语教法商榷》一书,得到教育界的肯定。北洋军阀3次以高薪聘他赴京另编小学国文教科书,推行文言文教材,他断然拒绝。写下诗句“自笑空怀蹈海心,苟全岂更慕千金”,彰显自己的立场和决心。
1922年,吴研因应商务印书馆的聘请,赴上海任国文教材编辑部主任兼书馆附设的尚公小学校长。吴研因不仅编写国文教材,还组织算术、历史、地理等教材的编写。所编之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一时洛阳纸贵,风靡大江南北。吴研因也因此名声大振,受到沈雁冰、叶圣陶等教育、文学大家的赞扬。
领导岗位建新功
吴研因清正廉明,嫉恶如仇,无论是任职小学校长,还是教育局督学;无论是任职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无论是任职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还是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他都坚持教育行政的公正和效率,坚守民主人士的正义和良知,积极推动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才华和汗水。
1915年11月,苏州一师附小举行十周年校庆,正值袁世凯窃国称帝。心存愤慨的吴研因让人在校展览馆门口安放一座“自由女神”石膏像,在馆内则布置了秦始皇、拿破仑等人的画像和专制事迹,借以宣传民主思想,反对君主专制。展览遭到政府官员的破坏,展品被一帮坏人砸得粉碎。有人主张把捣毁的物品清除,吴研因则勇敢地保护被破坏的现场,让学生家长、社会名流参观评论。结果,反而扩大了民主思想的宣传效果。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吴研因应上海教育局局长韦懿聘请,任上海市教育局主任秘书兼督学。他与提倡平民教育的陶行知频繁交往,探讨教育热点问题,关注减少文盲、提升国民素质的重大课题。高质量的建言献策,受到领导的好评。翌年,吴研因调到南京大学院,议编国定教科书。不久,被任命为教育部国民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接着升任初等教育司司长。
吴研因任职教育部期间,两次不顾个人安危得失,反对政府要员何键、陈布雷和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复古读经的教育方针。其中1934年的“文言文、白话文”之争,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吴研因连续在南京、上海诸报撰文反驳使用文言文的主张,倡导教育改革,用白话文提高教育质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这一主张,得到复旦大学教授陈子原、著名作家叶圣陶、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人的赞同。连鲁迅都撰写《关于新文学》的文章来声援吴研因。白话文教材顺利推行,惠及数以万计的青少年,难怪《语文教学通讯》杂志刊文赞誉他是影响中国20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家。
endprint
1941年11月,吴研因被教育部以华侨教育专员的名义派至菲律宾考察,并担任菲律宾《公理报》主编。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南京,任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凭借着高尚的品德、出众的才华,以及在教育领域卓越的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吴研因3次接到周恩来召他赴北京任职的电报。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任命吴研因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1959年起任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怀着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热爱,吴研因谨慎热情地主持了影响千家万户的小学体制改革,领导制定了《小学工作条例四十条》和《小学生守则》,为亿万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创办“贯小”报桑梓
虽然从26岁开始,吴研因就离开江阴赴外地教书育人,或者从政做官。但他一直关心着家乡,更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培养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红学专家吴新雷等众多人才的贯庄小学,就是吴研因亲自筹款创办的。
民国期间,江阴城东一带,教育落后,方圆数十里没有一所高小。在贯庄,只有一所租用民房的简陋小学。后来房子被主人收回,学校南迁至水落宕村,条件差,交通不便。在南京教育部工作的吴研因知道后,便与家乡青年教师徐雪帆共同发起,创办一所完小。他带头捐助700大洋,并向亲朋好友募捐筹款。1934年校舍落成,23间平房整齐气派,满足附近多个村庄孩子的求学之需。吴研因亲自撰写了校歌,美丽的校歌陪伴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童年。当年江阴县县长袁佑仁为表彰吴研因、徐雪帆办学兴教的功绩,欣然命笔赠“研雪堂”巨匾,悬于梁上,供后人瞻仰。
吴研因工作繁忙,平时很少有机会回家乡,但他时常关心着贯庄小学的发展。每每遇到从江阴来的亲属或老乡,总要关切地询问贯庄小学的一切。70岁高龄时,吴研因还来到他参与创办的贯庄小学,看望师生,并详细了解学校的设施和教育情况。得知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他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激动地与孩子们一起吟唱了多年前写的校歌“村,五里隔江城。一湾水清,三尺小桥横。乃有屋舍俨然,几净窗明。短短篱笆靠豆棚,操场一片平”,唱着唱着,他的眼睛湿润了,眼前浮现出儿时的乡村阡陌,绿水青山……
如今的贯庄小学,不仅接纳四邻八乡的孩子,还接纳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新市民子弟。每一个在这里求学的孩子,都知道吴研因的故事。在吴研因精神的鼓舞下,很多孩子练就羽翼,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展翅翱翔。
“民进”情怀伴终生
吴研因不仅是教育界前辈,还是著名的民主人士。早在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周恩来就曾经会见过任职教育部的民主人士吴研因,称赞他学问渊博,思想进步,是中国教育界的有功之臣,并积极邀请他赴延安。由于妻子病重,有心前往的吴研因未能成行。
对蒋介石反动统治心有不满的吴研因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成了民主党派的成员。1949年国民党军政要员纷纷逃往台湾时,吴研因则留在了国内,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才华。1950年,吴研因在民进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常委;1956年,继续当选常委。
作为民进成员,吴研因积极履职建言。1961年,针对国际上的反华浪潮,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赏菊》诗二首。毛泽东主席读后十分赞赏,亲笔批示“这首诗很好,印发各同志”。在诗中,吴研因用菊花在深秋中“嫩红老紫百千盆,蟠错如虬况有根”的景象,来抒发爱国爱党的情怀,展示民进人士的思想境界。
“文革”期间,“四人帮”利用《人民日报》舆论阵地,发起“小学下放到大队办”的讨论,并要求小学教师与社员一样计工分作报酬。这一做法,闹得小学教师人心惶惶,无法安心工作。吴研因发扬民进人仗义执言的优良作风,冒着被“四人帮”迫害的风险,在《人民日报》发表“小学应该由教育局领导;教材应该由国家审定统一;教师工资应该由国家发给”的主张。既维护了教师利益,又振奋了办学精神。
在87岁高龄时,吴研因还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华东参观团,先后到上海、井冈山等地参观考察,一路上就所见所感写成60余首诗歌,并录成《华东纪行速成诗》一册,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表达民进人士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1975年7月13日,吴研因因病在北京逝世。周恩来、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赠送了花圈。为了缅怀这位民进前辈,民进中央将设立在贯庄小学的“吴研因纪念馆”定为“民进会史教育基地”;民进江阴市委会则把吴研因一手创办的贯庄小学定为同心实践基地。一批又一批民进人追随着吴研因的脚步,关爱贯庄小学,关爱教育事业,延续民进人的追求,延续吴研因的梦想。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