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
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总产值达到90万亿元,超过全球比重20%,位居全球第一;机电产品保有量居世界第一,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亿台,机床超过800万台,工程机电超过500万台;钢产量占世界一半,有的产能已过剩;以我国高耗能动力装备为例,尤其在石化、冶金等行业,机组能耗占工业总能耗15%以上,仅炼化行业在役机组达到9700台,未来10年需求1万余台。然而,近期美国能源部关于空压机负荷率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比监测,新加坡达到90%,美国达到83%,法国达到81%,世界平均水平79%,中国仅为66%,能效浪费问题非常严重。节能减排、减少浪费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这些设备逐步进入报废期,如何处置和再利用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役设备如何延长寿命,提高使用效率,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重要出路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
除了效益不高、产能过剩以外,我国工业制造业中目前还存在巨大而普遍的“大马拉小车”现象,与实际工艺流程所需并不匹配的大量机械装备长期“吃不饱”低效运行,不仅浪费了能耗,更产生了巨大的污染。同时,大型装备、机电装备、机械设备、机动车辆保有量激增,在老旧设备出现报废高峰和在现役设备效率低下的双重压力下,减少工业浪费、加大节能减排成为当务之急。
造成这些浪费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规划和建设问题,不是按需投资,而是单纯追求设备“高精尖”,造成“大马拉小车”、“高射炮打蚊子”等低效运行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企业管理问题,只要能安全运行,装备是否节能无人管;三是政府导向问题,技术投入和人才培养重“顶天”,轻“立地”,片面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对于生产流程的科学化关注不够;四是旧件再制造率偏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五是系统完善的再制造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为此,我们建议:
一、将再制造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大力支持。从全球来看,再制造不仅关系循环经济,而且密切联系着节能减排、扩大内需,应加以高度重视。再制造是专业化、批量化、规模化修复的生产过程,是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可显著降低碳排放,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成本只是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减排80%。再制造产业也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美国已将其作为战略性产业,我国应紧紧抓住这一产业机遇,将再制造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大力支持。
二、应通过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快推进类似于中央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光盘行动”,把资源、能耗都花在“刀口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排放,更要把现有资源“吃干榨尽”,大幅提高效率,降低重复投入。核心就是不仅要解决部分淘汰设备再制造问题,也要关注在役设备的再制造,以提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减少能效浪费。
三、建立系统完善的再制造标准体系。我国再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再制造企业的技术积累少,其标准和技术规范相对缺乏。现阶段,工信部门应牵头组织建立起完善的工艺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促进我国再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合我国国情,在工业领域广泛宣传中央倡导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精神,让国人认识到“齿轮上的浪费”与“舌尖上的浪费”同样可耻,积极营造有利于再制造业发展的环境。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