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佐琴
摘要:图书馆是我国教学、科研和图书事业的重要内容,其数字化进程备受业界人士的关注。结合笔者多年的实际经验,通过介绍数字化进程中结构要素的演变,着重分析了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的方法,以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8-0126-02
数字化和网络化下的图书馆是指资源建设、信息储存、传递和交流服务等都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以网络环境作为业务平台进行运作,这有别于传统图书馆的运作模式。对此,我们需要打破图书馆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模式,走出传统图书馆工作的狭义思维模式,勇于创新,积极构建图书馆和谐服务的运作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1数字化进程中结构性要素的演变
1.1收藏的文献资源种类多样化发展
由于受贮存条件、馆藏文献的维护和应用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纸质文档、期刊、报纸等传统文献一直是图书馆主要的文献收藏范围。然而,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多媒体数字资源的兼容性将打破这一传统模式,网络的普及为各种信息资源的保存和流动提供了最便捷的渠道。
1.2人员素质提高,结构趋于优化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多数图书馆,尤其是对培养和吸纳专业人才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对人才的吸纳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这就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其知识日渐丰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1.3图书馆建设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
凭借丰富的数字资源和网络信息服务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系统正走向一个开放的、集成的、灵活的,与其他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发展阶段,这反映了数字图书馆从资源型朝着基于开放融合的环境、根据用户应用的发展趋势转变。
1.4读者范围扩大,新型读者观内涵不断丰富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读者的广泛阅读提供了扩展的范围和便利的条件。数字技术被用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所以将图书馆打造为数字化阅读平台,可以打破文化的枷锁,为更多的读者服务。这不仅扩大了读者的数量,还从读者的角度重新界定了财产,给读者重新审视的意义。
2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的基本目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图书馆由传统服务向创新型服务过渡和转型是大势所趋。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对图书馆的各种传统的、不合时宜的结构性要素进行不断的革新和改革,使其向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切合读者需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形式,要根据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整和变化,力求革新,最
的素质,并熟练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要想成为真正的技能高手,加强培训无疑是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培训内容是同行业者工作经验的总结。在培训时,可以讲授最基本的计算机日常使用和维护的窍门,可以针对计算机系统安装和交换机配置的内容进行讲解,还可以讲授计算机病毒、网络连接、FTP服务的相关内容。此外,对安装Windows系统,安装安全软件,查看该交换机的硬件信息、版本号、端口号内容,划分VLAN,配置相关协议等也可以一一进行介绍。在培训结束之后,相关的技术保障部门应该定期举办技能评比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让计算机管理人员在巩固自身知识的同时,也带动身边的同事更多地了解计算机。这不仅为办公网络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为计算机管理人员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创建了良好的平台。
3.1.2安全意识方面
人的意识对人的行为起指导性作用,所以,要想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工作,就要力争使每一个人都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组织大家积极、主动地学习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相关知识。这样做,可以使每个人都投身于网络安全环境的维护工作中,极大地减少了计算机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3.2制度方面
在企业上下建立统一的申请、批复制度——入网的新用户要提出申请,通过相关部门的核准后,才可以由通信网络部门的机务人员对新用户的电脑进行特殊设置,以防有漏洞存在。要努力构建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性强和可执行性强的流程。
4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面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严峻形势,需要计算机安全方面的从业人员多下功夫,也需要与计算机安全相关的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以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我们不仅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做好防范工作,还要走在不法分子的前面,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保护作为头等大事,用好计算机安全方面的人才。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和严峻性。
〔编辑:白洁〕
How to Ensure Network Security Business Office Network
Li Xiang, Fan Limin
Abstract: The office network on how to manage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briefly discussed, the threat from intentional and unintentional threats to two angles, analyzed several common security issues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targeting. For example, to enhance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staff awareness, build the application in the enterprise from top to bottom, approval system, the office network and the Internet computer isol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security risks incurred.
Key words: office network; network security; system; equipment
大限度地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新、旧服务形式的相互联系,结合其他有利因素,促进新旧形式的相互竞争、相互促进,以协调出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根本目标,利用传统的服务与交互式数字服务的合作,使图书馆更加合理、科学、健康的发展。
3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的方式方法
3.1坚持开放,走社会化发展之路
数字化图书馆是信息社会、学习型社会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目前,大量的信息服务网站、出版商和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都大同小异。由于市场机制的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一次又一次推动着时代的发展,服务商无论在思想、方法和服务理念上,还是自由度、灵活性和积极性上,很多方面都走在图书馆的前列。对于数字图书馆而言,面临的竞争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必然的、合理的,这为图书馆的转型和高速发展提供了强烈动机。图书馆2.0就是在Web2.0、博客和维基等网络现象的启发下,经过不断的发展、改良最终形成的。如果没有开放的视野、宽广的心态和长远的眼光,不能面对竞争环境的剧变,图书馆将不会敏锐地捕捉到先进的技术成果和服务理念,也不可能实现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
3.2重视读者需求,引导服务创新
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图书馆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的根本动力,是图书馆社会存在的最大价值所在。随着读者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能否在最大限度上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直接关系到一个图书馆是否具有存在价值、能否充分发挥其最大价值。因此,要重视对读者的培养、发展和挖掘,不断充实藏书,完善自身服务,以满足读者丰富多彩的需求。图书馆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就要通过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来不断扩充读者的规模,使自身走上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通过扩大读者规模和对读者进行基本信息素养的培育,能够让大多数人因为图书馆的服务而最终成为受益对象,分享文化资源,实现信息公平。此外,重视满足不同类型读者对知识的需求,针对读者的不同特点,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不仅仅可以带动读者的阅读需求向更高层次和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更可以用深层需求带动读者阅读范围的不断扩大。
3.3培养创新意识的队伍,大力挖掘人的潜能
作为一个以“人”为对象的服务活动,要以知识内容为主体,依靠馆员参加活动和实施,使图书馆的服务充满创新。每个图书馆员都要具有丰富的创新潜力,各项工作都有创新空间,每个服务包含了一定的创新机会。有些服务创新可能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定型成为独特的实践模式,从而改变业务结构的发展;某些服务可能会即兴应变,完全靠与读者和馆员互动。无论是哪种形式,图书馆员需要创新和知识背景的良好意识,推动实现和扩展服务创新。
随着对服务和产品的不断了解,逐渐发觉到精神世界和物质产品有着天壤之别,其丰富、绚丽、含蓄、深沉、博大和灵活的特点为服务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只有人(馆员)更好地掌握这个瞬息万变的不同,通过与读者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个性化服务。
3.4构建促进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的长效机制
图书馆的数字化技术,是参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必要的工作手段和主要元素,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伴随着整个过程。这里所说的服务并不是被动的转型,而是自然发生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合理引导、有效协调和积极鼓励等,更需要构建一套有激励、保障和深化的长期运行的机制,从而在制度上和根本上保障服务的转型和服务创新。要想完善创新理念,就必须不断实践和探索,努力实现图书馆新时代的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的转变。从管理者到全体馆员,都要自觉加强对创新思维的认识。管理者们不论是从政策、设备、技术、时间、人才,还是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方面都要给予大力支持,使从物质和精神上逐渐发展转变的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有更好的氛围去实行,同时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对于服务可能带来的风险,要有一定的估计,可能出现全面包容的错误,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前进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在短期条件内的数字化改造可能是一个特定的项目,从长远来看将影响到数字化图书馆的整个内部结构,图书馆的基本功能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成效显著,且改造范围逐步扩大。这势必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使在管理和服务上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图书馆的运行团队要对各种情况作出有效的反应,整合内部运行机制,重新制订利益和绩效考核制度,适应由打破长期存在的低效率和负低收入平衡状况而带来的转变,并以此为动力,做好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建立机制,以和谐、有序的形式,构建更高层次的平衡。
3.5深入挖掘传统资源和服务的优势
与数字型服务相比,传统服务也存在着多方面的数字化服务所不能比拟的显著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人性化服务上。传统型的服务相对于自动化数字服务,更加具有良好的主动性、灵活的机动性和丰富的情感性等优势,处处体现出浓郁的人性化关怀。正因为有人参与的服务,带给读者更加强烈的现场感、亲切感、包容感和自主感,因此,对读者而言,辅助人员比数字化设备更加有思想、有情感,更加有与人沟通的能力、理解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更容易牵动个人感受,引起读者的心理共鸣,更加符合人类的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需求。此外,传统类型的服务环境的物理空间,设备的运行状态,家具的摆设布置,书籍和布局,空气流通,光线条件,花卉装饰,警句和其他设计元素的合理组织、配置和利用,形成和谐、优美、舒适、轻松和愉快的环境,有利于传播文化知识。在这种环境下,置身其中的读者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读者的心灵也享受人性化服务的高舒适度。总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所发挥的感情作用在其他虚拟的数字环境中是无法实现的。
此外,纸质文档资源便携,阅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能够给读者带来亲密的、质朴的感觉;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层次知识面和不同条件文献信息需要的读者的需求。对于数以万计的纸张厚重的记录带来的文化惯性、资源优势和强大的文化情结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图书馆的建设在文化产业领域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深刻影响着民众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因此,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纳入图书馆的技术革新、加快推动图书馆朝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已刻不容缓。这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在基于图书馆传统服务的优势上,充分运用创新模式思维,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大范围内开展学术报告、文艺活动和文化休闲等更为丰富的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孙鹏飞.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1(06).
[2]沈丽萍.现代图书馆结构转型中管理模式的创新[J].图书馆学研究,2002(08).
〔编辑:李珏〕
In the Digital and Networked Environment Transforma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of Library Service
Tang Zuoqin
Abstract: The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teaching, research and business books, the digital process concern the industry. The author combines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troduced by the digitization process in the evolution of structural element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in the digital and networked environment, library services and service innovation transformation methods for pract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library; digitization; networking;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