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明光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全面师法西方,将培植产业及加强军力作为基本国策加以推进,急速发展。但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有限,强化军事实力、加快对外扩张是当时日本的重要策略,也为加快各种武器的研制带来了强大动力。日本自幕府末期开始仿制西式前膛枪,到19世纪末,已有自行设计和生产非自动步枪等常规轻武器的能力。
为进一步发展装备,日本从192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着手推进半自动步枪的研制工作。当美国研制出佩德森半自动步枪后,日本即购买了样枪,并在昭和5年(1930年)由小仓兵工厂进行仿制。1931年,一家名为“萱场制作所”的工厂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应用佩德森步枪的自动原理,试制过一种三八式的半自动变型枪。1932年,日本陆军技术本部就陆军新型半自动步枪进行招标,先后共有小仓兵工厂、南部制造所、东京瓦斯电气工业和日本特殊钢株式会社等单位参与。这些半自动步枪除了南部制造所的方案外,基本上都是仿制国外产品,但统一改用日本制式6.5×50mmSR有坂步枪弹。由于相继出现了动作不可靠以及精度不良等问题,这些样枪迟迟不能通过测试。南部制造所最先退出,1935年东京瓦斯电气的乙型试制半自动步枪也被淘汰,在即将从小仓兵工厂的甲型半自动步枪和日本特殊钢的丙型半自动步枪进行最终选择之前,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工厂需要大量增加三八式步枪的生产,现有的生产线无法完成生产新武器所必须的改动,整个招标工作中止。
直到战争末期的神武纪年2604年(1944年),海军横须贺工厂才根据在太平洋战争中缴获美军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仿制定型出四式半自动步枪。该枪主要结构与M1伽兰德步枪相同,但改为发射7.7×58mm九九式步枪弹,容弹量增加到10发,通过10发固定弹仓供弹,此外,其枪管略短,准星、准星座以及机匣外形也按照本国的习惯及生产条件进行了改进,并改用便于加工的弧形座觇孔照门表尺。但由于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条件限制,该枪的加工质量与M1伽兰德步枪有明显差距,也无法与日本早期生产的武器相比。直到日本战败投降为止,四式步枪仍处于试制状态,没有正式装备日军。战后美军在横须贺工厂只找到了125支组装好的整枪,另有尚未完成组装的约200支枪的零部件。
在此,主要介绍一下战前日军招标的几支半自动步枪。
小仓兵工厂竞标的半自动步枪被命名为甲型试制半自动步枪。该枪包括机械延迟后坐式肘节枪机在内的主要结构都是仿自美国的0.276英寸佩德森半自动步枪,但也有一些变化:首先,其枪机设计与原枪略有不同,复进簧被安排在机匣最尾端,并改为竖直放置,枪机肘节尾端向下压缩复进簧,为枪机复进存储能量。为避免原枪上延迟后坐式枪机曲面部分的复杂加工,小仓兵工厂将此处设计改为发射后先允许枪机后退一小段距离,当肘节上部的控制件获得惯性后继续后坐,并通过与机匣侧面的曲线槽配合,抬起枪机中部肘节部分,随后枪机才继续在弹壳底部作用力下完成后坐。这一改动虽然并未简化多少零件数量,但却降低了零部件加工和配合的精度要求,更加适合日本的实际加工条件。不过,改进后的枪机系统仍需要在高膛压值阶段抽壳开锁,还是容易发生抽壳等故障,如果遇到质量不好的弹壳,还存在发生后膛炸的危险。其次,甲型步枪口径改为6.5mm,且没有采用佩德森半自动步枪的漏夹固定弹仓供弹系统,而是采用了一种特殊的10发鼓形旋转弹仓,利用桥夹装弹。由于鼓形弹仓直径较大,而且弹仓座基本包络整个弹仓,因此弹仓座部分较为肥大。第三,虽然甲型步枪的机械瞄具与佩德森半自动步枪基本相同,同样采用设计相对复杂的旋转可调觇孔式照门,但前者的瞄准基线不在枪管中心线上,而是略微偏向枪身左侧。除上述变化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改变,例如将佩德森半自动步枪的拉机柄改成了圆柱空心球头形,以避免划伤手指,并在拉机柄下方的机匣侧面设计有较大的保险扳手。保险扳手处于“安”的位置,表示武器处于保险状态;保险扳手处于“火”的位置,表示武器处于发射状态。少数甲型半自动步枪在机匣左侧加工有安装导槽,可以安装瞄准镜。
小仓兵工厂研制的甲型试制半自动步枪共有标准步枪型、短管步枪型和骑兵用卡宾枪型三种。标准步枪型枪管较长,在上护手设有多个腰形散热槽。短管步枪型枪管较短,上护手带有散热槽,但也有不带散热槽、而且护手较短的式样。这两种枪均可安装三十年式刺刀。骑兵用卡宾枪型于1933年设计而成,它的枪管最短,枪械前半部分的设计与四四式骑枪非常相似,装有固定式的可折叠棱形刺刀。
试制半自动步枪总数只有几十支。但在二战末期的困难情况下,这些样枪中也有一部分被提供给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使用。美军在棉兰老岛曾见到这种武器,将其称为“日本佩德森”步枪。现在美国收藏市场上能够看到的甲型试制半自动步枪,多半是美军在二战期间缴获并带回国内的,另还有极少量的这种武器保存在日本相关博物馆内。
除甲型试制半自动步枪外,在1941年,小仓兵工厂还在九九式步枪的基础上尝试过佩德森自动原理的应用。
南部麟次郎是日本20世纪初期最著名的枪械设计师,他曾设计成功多种枪械,涵盖了手枪、步枪、轻机枪和重机枪等常见步兵武器类型,而且绝大部分均投入批量生产并装备日本军队,如三八式步枪、九六式轻机枪等。
由南部麟次郎创建的南部枪械制造所早在大正末年就开始了半自动步枪的研制工作。该所设计的几种南部半自动步枪均采用了导气式自动原理和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由可拆卸式弹匣供弹,且都发射6.5×50mmSR有坂步枪弹。南部半自动步枪的几种样枪通过在寒冷地带和其他区域的耐久性试验,证明该枪的实际性能尚未达到军方要求,因此率先退出技术本部组织的招标。尽管如此,以现在的标准评判,南部半自动步枪的整体设计理念比起日本其他早期半自动步枪还是要先进一些,比如全枪设计紧凑,便于使用和携带,使用可拆卸弹匣供弹,装弹量大,重新装弹速度快。但后来日本在战争中愈陷愈深,根本没有能力再去研究如何改进这种武器。
南部试制半自动步枪目前保留下来的资料很少,至今尚未发现有实物遗存。
捷克斯洛伐克的ZH29半自动步枪设计紧凑、结构精巧、加工精细,当日军在中国战场缴获了这种步枪后,便交由东京瓦斯电气工业公司(即现在日野汽车的前身)进行仿制。这些ZH29主要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从东北军手中得到的,另外1933年的长城战役中也掳获了这种武器。
东京瓦斯电气工业仿制的ZH29被命名为乙型试制半自动步枪,由于是根据实物测绘仿制的,所以结构和原理与原枪完全一样,只是将口径从7.92mm改为6.5mm,同时固定式弹仓容弹量由10发改为5发。此外还有两处改动,一是将ZH29的弧形座表尺改为可调觇孔式照门,位置设在机匣末端,使得瞄准基线更长;二是取消了ZH29枪管前部较为复杂的铝制枪管套,改为全护手结构,并且护手设计简化。
东京瓦斯电气工业的乙型试制半自动步枪前后共有三种,每一种又分别设计了标准型和短管型式样。该枪在1935年进行了射击试验,但实际命中率并不理想,加上其加工复杂、造价昂贵,因此率先遭到淘汰。此后东京瓦斯电气工业公司放弃了相关研制工作,目前仅有少量样枪实物保存在日本。
日本特殊钢株式会社是一家民间企业,其研制的半自动步枪至少有两代。早在1931年,该企业就完成了第一种半自动步枪的设计,但其结构过于复杂,并不合适作为军用武器,很快就停止了发展。后来的丙型试制半自动步枪采用了新的短后坐式和导气式复合型自动原理,分为早期和后期式样,并且有标准型和短枪管型两款。目前仅存的实物是早期型的丙型短枪管半自动步枪。该枪采用了类似佩德森半自动步枪的肘节式枪机结构,发射机构为回转击锤式,武器的总体设计也与前者较为相似。不过,尽管该枪的枪机采用了肘节式设计,但实际动作原理与佩德森步枪完全不同,在枪弹发射时的闭锁状态下,其肘节式枪机就像卢格手枪的枪机一样,处于闭锁“死点”位置,枪机不能后退。同时,一部分火药燃气进入导气箍内推动活塞向前运动,进而带动位于枪机下部的复进簧套,在复进簧套前进过程中顶起肘节枪机最后端的部分,解除枪机的锁死状态,随后在弹壳底部的火药燃气压力下,枪机后坐并完成压倒击锤和抛壳的动作。当弹头飞出枪口后,由于作用在活塞上的压力消失,复进簧套内的复进簧开始伸张,推动活塞和枪机复位,完成下一轮射击的准备工作。丙型试制半自动步枪的肘节式枪机结构相比佩德森半自动步枪要简单得多,并且该枪通过导气活塞动作解除肘节的闭锁状态的设计,比起佩德森步枪完全依靠弹底压力以及前后转动体之间曲面的相对滑动产生的半自由式枪机效果,可靠性和耐久性都要更高一些。
丙型试制半自动步枪同样发射6.5×50mmSR有坂步枪弹,弹匣供弹,但这种弹匣平时一般不从枪上取下,作为固定弹仓来使用,容弹量有5发和10发两种。照门为觇孔可调式,位于机匣顶部末端,利用一个转轮来调节高低,表尺分划为300~1500m。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自鸦片战争后就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国力、军力空前孱弱,各种近代科学很不发达,严重缺乏工业基础,仅有的军事工业也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设备、材料和技术,武器研制设计更是处于极为落后的境地,只能仿制一部分技术含量较低的武器和弹药。因此,很难让人们相信那一时期在中国也自行设计过半自动步枪这种相对复杂和先进的武器,但事实的确如此。这支武器就是由刘庆恩设计的刘氏半自动步枪,虽然其零部件加工是在国外完成的,但全部设计和监督工作均由刘庆恩本人承担,是不折不扣的中国步枪。
刘庆恩是中国近现代兵工学的先驱,字国臣,四川德阳人,1869年出生,早年毕业于广东水师学堂,后来进入张之洞建立的湖北枪炮厂,并被保送日本留学,先在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就读,1906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机械及枪炮制造,其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原厂(1908年改称汉阳兵工厂)任技师,1909年又赴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学习兵器制造技术。民国成立后,由黎元洪委任为汉阳兵工厂总办(即厂长),1920年8月辞去职务。刘庆恩在该厂主持工作大约8年,以天赋出众、为人严格、凡事身体力行而著称。刘氏半自动步枪是他在1915年前后研制的。此外,1921年他根据勃朗宁M1917水冷式机枪试制成功三十节式重机枪,1918年曾依靠个人借贷试制成功一种步兵炮。endprint
刘庆恩受任主持汉阳兵工厂后,由于当年建厂时向德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均已陈旧,急需采购新的机器和设备。几经考察后,汉阳兵工厂与美国布列得-维尼公司于1914年4月11日签订合同,购买新的造枪设备。此后,刘庆恩随即带领家人前往美国,监造所订购的新设备并熟悉设备的相关操作等。刘庆恩正是在这一时期身在美国,利用布列得-维尼公司的设备试制而成半自动步枪,一共制造了约12支样枪。1916年9月8日,北洋政府陆军部军械司曾在北京附近的南苑试验场试射刘庆恩所制造的新枪,一同测试的还有汉阳兵工厂仿制的麦德森轻机枪。当时称刘氏半自动步枪被称为“自动枪”或“自装枪”,取其自动装填之意。这次试验肯定了这种新武器的性能:“……共放弹十余排,甚属灵便。计每次快放连续发弹六粒,若弹药不生障碍,施放迅速,平均计算每分钟约可发弹四十粒……”,但同时也指出了该枪的不足:“瞄准稍不易,……初放时瞄准者稍不留意,枪机罩后退过速,往往易伤面部,……间有枪机不能完全退后,……时有弹壳未及退出,为枪机轧住者。……除当前子壳退出时,间有后二子一齐随出,致碍射击。”最后的试验结论是:“据报试放时成绩甚优,全体机件亦甚精密,实属难得。……”军械司讨论后决定,由刘庆恩将新枪带至陆军部军官学校做进一步的详细实验,并再制造若干支样枪,连同说明书一并送陆军部,以便择机交由军队进行装备试验。但是,当时布列得-维尼公司的新设备还未到,而旧中国堪称一张白纸的工业基础,严重阻碍了这支新枪的进一步测试,制造枪支所用的各种钢材,都需向德国或瑞典购买,兵工厂连一根弹簧都不能自制,甚至枪弹发射药也需要外购。另外,民国初年国内政局持续动荡不安,官场的腐败黑暗与相互倾轧,也使得个性孤傲的刘庆恩无法继续从事他的研究工作。
更为传奇的是,1918年,刘氏半自动步枪还参加了美国陆军的选型测试,当然没有通过测试。至此,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再无下文。
1920年8月,刘庆恩因患脑溢血,加之受到排挤,辞去总办职务,9年后去世,享年60岁。他生前所设计的产品中,只有三十节式重机枪投入批量生产,并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一战的原因,布列得-维尼公司为汉阳兵工厂生产的机器设备一直拖到1919年才运抵上海。刘庆恩不久后辞职,订货方无人过问此事,这批机器设备只有继续存放在仓库中。1921年,经有人提议,当时的直系政府将这批设备拨给河南巩县兵工厂筹建制枪厂。然而,两年多搁置不用,很多机器已经生锈。后来,这批机器被巩县兵工厂用于生产以德国毛瑟M1907步枪为基础仿制的四年式步枪,即巩造九八式步枪。1935年,根据毛瑟兵工厂提供的图纸,巩县兵工厂又利用这些设备率先制造出大名鼎鼎的中正式步枪。1937年11月,巩县兵工厂向内地撤退,并于次年改为兵工署第11厂。巧合的是,因调整需要,1940年10月,第11厂将制枪厂交给同样内迁至重庆、并已改名第1厂的汉阳兵工厂,时隔20多年后,原先刘庆恩从布列得-维尼公司订购的这些设备终于物归原主。这不禁让人想象,如果这批设备如期运至汉阳兵工厂,并且刘庆恩本人能够继续主持刘氏半自动步枪的量产工作,那么国产步枪的发展乃至抗战之初中国军队的装备情况都或许将会是另外一种情况了。然而历史没有假设,只能留给人们无限的感慨。
刘氏半自动步枪采用枪口集气式自动原理,卡铁摆动式闭锁机构,击针平移式击发机构,有空仓挂机功能。该枪全长1232mm,枪管长610mm,装上刺刀时全枪质量为5.45kg,供弹装置为7发固定弹仓,使用弹种为7.92×57mm毛瑟步枪弹,枪口初速780m/s,理论射速50发/分。机械瞄具由可调节的锥形准星和“V”形缺口弧形座表尺构成,表尺分划高达2000m。
刘氏半自动步枪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丹麦发明家苏林·班(Soren H·Bang,旧译平氏)首创的枪口集气式自动原理,亦称平氏原理。该原理是在枪管下方设置一根较长的独立活塞杆,一直延伸到位于安装在枪口的集气筒下方的活塞室内,火药燃气在推动弹头飞出枪口后,部分燃气会进入枪口集气筒下方的活塞室内,推动活塞杆向后移动,进而带动一个较长的连杆向后运动,撞击枪机框并使之向后运动一段距离,带动枪机开锁,并完成压缩复进簧、抽壳和抛壳动作,随后在复进簧的带动下完成推弹入膛和闭锁动作,并使活塞回到起始位置。不过,刘氏步枪的枪口集气筒设计与平氏的原始设计略有不同,其枪口集气筒整体向前运动,而平氏枪口集气筒是固定式的。另外,刘氏步枪上没有活塞室和独立的活塞,其枪机运动完全依靠枪口集气筒前后运动带动的一个连杆来完成,其连杆的运动方向与平氏步枪的原始设计恰好相反。刘氏步枪的动作原理过程为,当火药燃气推动弹头飞出枪口后,部分火药燃气推动枪口集气筒使其向前运动约13mm,集气筒带动连杆也向前运动相应距离,而连杆尾部与一个短杠杆下端相连,连杆向前运动时带动杠杆下端逆时针旋转,杠杆上部会反方向旋转而撞击枪机框右侧的连杆,使枪机框获得向后运动的动能,进而压缩复进簧和带动枪机开锁,并完成后坐、抽壳和抛壳动作。当枪机运动到机匣末端时停止运动,随后在复进簧作用下复进到前方位置,并完成推弹入膛和闭锁动作。endprint
刘氏步枪的这种设计不需要在枪管上开设导气孔,枪管周围只有一个随集气筒前后运动的连杆。为节约弹药,刘氏步枪的枪口集气筒特意设计成可旋转式样,共有两个位置:一是半自动位置,在对应位置上刻有汉字“自”;另一个是非自动位置,在对应位置上刻有“普”,此时枪口集气筒与连杆头部脱离,同时集气筒本身被枪管口部卡笋固定住,因此不能运动,这种情况下,只能作为直拉枪机式非自动步枪来使用。从某种角度讲,刘氏步枪的这一设计理念是值得肯定的。
该枪的闭锁机构采用与曼利夏M1888直拉枪机式步枪类似的设计,为后端卡铁摆动闭锁,即枪机后下端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卡铁,可以在枪机框推动下卡入机匣槽内形成闭锁状态,开锁时会在枪机框的作用下抬起解除闭锁。其击发机构则采用非自动步枪的传统结构,击针和击针簧装在枪机内,枪机复进时被阻铁挂住而形成待击状态。该枪的枪机框直接在机匣导轨上运动,没有独立的机匣盖保护,机匣尾端留出的一段空间是供枪机框后坐的,枪机框尾部设置有旋转式的手动保险装置。
刘氏半自动步枪具有早期半自动步枪的一些共同缺陷,如结构较为复杂,部分零部件强度不高,7发弹仓容量偏小,并且没有专用的桥夹装弹,重装填速度偏慢。不过,尽管该枪参考了丹麦平氏步枪的部分结构,但局部经过重大改进并有自主创新,尤其是枪口集气装置进行了重大改进,这也证明了刘庆恩具有出色的枪械设计才能。曾任美国兵工训练总监的朱利安·海切尔少将在他1947年出版的杂记中,也称赞刘庆恩是一位“极聪明”的兵工专家,并使其获益甚多。
刘氏半自动步枪的发明使得世界轻武器自动化发展史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目前绝大部分遗留下来的刘氏半自动步枪均在美国,除了一部分由诸如国家火器博物馆这样的著名研究机构收藏外,其余均保存在私人收藏家手中。
需要补充的是,国内自行研制的第二支有纪录的半自动步枪,已经是1938年前后开封兵工厂在内迁过程中研制的“华氏快步枪”,由于时局动荡,该枪没有生产。国内对于老旧枪械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远不及国外细致周全,导致该枪未能遗留下任何资料,仅存的实物也在建国后被销毁,这不得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
几点启示
本文分十部分共介绍了12个国家的近20种早期军用半自动步枪,但这并非是全部。有些半自动步枪极为罕见,如挪威的布隆德比M1937半自动步枪,因其缺少相关基础资料,有待于日后补充。这些早期军用半自动步枪原理不一、结构各异,性能也高低有别。虽然其中正式列装并得到广泛承认的只是少数,但正是因为有更多未能成名甚至还不够完善的设计奠定基础,才会有后来更加成熟、优秀的半自动步枪诞生。回眸这些早期半自动步枪的发展历程,可以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在英文中,半自动和自动装填是同义语,均指“武器能够完成自动抽壳、抛壳和再装填新弹并成待击状态”,与全自动的区别是需要再次扣动扳机才能继续发射。对单兵武器特别是步枪的自动装填要求,在自动武器成熟不久即已出现。当时,自动武器主要是以马克沁为代表的各种机枪,其体型笨重,决定了它们更适合作为防御武器,而不是伴随步兵进攻的支援武器。机枪的研制成功,使得战场形势变得对防御一方更为有利。在战场火力强度陡然提高的情况下,步枪的惟一变革途径就是使自身实现自动装填,以提高单兵火力,其射速不致因推拉枪机而受到干扰。因此,步枪的半自动化成为进攻一方重新恢复优势的主要希望。
从前面介绍的数十种早期半自动步枪可以看出,当年各国枪械设计师对于步枪自动化的渴望是多么迫切和强烈,在研制工作中投入极大精力。为了实现自动装填的目标,他们绞尽脑汁,尝试了各种自动原理和结构。他们的辛勤付出为我们留下了在现代武器上广泛应用的大量经典设计,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前辈们空前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每当一种新式武器出现后,都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被接受,同时它的战术价值也不是马上能够显现的。当年的马克沁机枪曾经是这样,半自动步枪同样也是这样。虽然二战之前各国已经研制出半自动步枪,但真正在设计上比较成熟、又被军队正式装备的却寥寥无几。这不仅与当时的金属材料、加工工艺以及生产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有关,更重要的是武器设计思想和军队作战思想的限制。在武器设计方面,步枪应当是什么样的,每个时代都会有一套成规,设计师不可能完全摆脱成规。从前面的介绍也容易看出,从口径到整体外形,大多数早期半自动步枪都与当时已有的非自动步枪非常相似。当然,这样设计也有更加现实的目的,那就是尽量利用现有步枪的零部件。这样在新枪投入大量生产时,可以沿用原来步枪的生产线,只要机床和夹具等方面作少许变更就可以了,在经济性上显然更加合算。而军队作战思想上的限制影响显然要大得多,很多优秀的早期半自动步枪,都是由于军方没有意识到这种新武器的作用,仍在坚持源自19世纪的“步枪只需要精确射击,自动武器只会让士兵白白浪费枪弹”的论调,而被束之高阁,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甚至出现了法国M1917那样将半自动步枪改回非自动步枪的行为。
另一方面,早期半自动步枪总体设计不够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缘故——当然,这也是当时军方的坚持。由于枪弹威力过大,导致这些武器普遍存在机件笨重、零件寿命不长的问题,以当时的冶金和机械加工水平,是很难彻底解决的。直到二战后期以苏联M43枪弹为代表的中间威力枪弹获得认可,各国才转而研制发射这种弹的步枪。值得重视的是,这种思想的束缚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消退。
军用武器应根据在战场上的使用要求而设计,体现其价值的也是来自实际使用中的评价。但这种要求到底是什么,预定的指标是否合理,在一种新武器研制的最初阶段设计者往往无从得知,只有依靠大量试验与反复修改完善。因此,设计水平高往往并不代表实用性也同样高。早期半自动步枪的发展证明,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需要大量维护的武器,肯定竞争不过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简便的同类武器,而要达到后者的要求,就需要设计者更多的经验并付诸努力。即使是在半自动步枪方面成就最大的美国,从提出倡议、正式立项、进行选型到最终列装,前后也经历了30多年,中间波折不断。
另一方面,武器的发展轨迹也会因战场实际需求而受到影响。虽然半自动步枪起步于19世纪末,但真正使其成就辉煌的是近40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出色表现,促使战后很多国家开始考虑换装新一代半自动步枪。然而半自动步枪作为主要单兵武器仅维持很短一段时间。随着战争模式的变化,特别是战场的立体化和步兵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军用步枪直接跃升进入突击步枪时代。二战末期MP44突击步枪的诞生,特别是随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AK47突击步枪面世,使得各种半自动步枪很快过时,乃至半自动步枪几乎成为被人们遗忘的武器。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武器研制都要遵循无数前人践行过的这条真理,让实践来判断一种新设计是否具有预期的生命力。(全文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