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燕
摘 要: 高考仿写是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除了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运用能力之外,还间接地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了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考试能力层级为D级。本文分析了仿写的其中一种形式——续写式仿写探究高考仿写题的意义,为高考复习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考 仿写题 复习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考语言表达能力题里仍然保留了仿写题,使之真正成为了高考实验田里的保留节目,然而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不让人乐观。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找到了一些对策。下面就模拟考的情况进行整理,以提高高考复习有效性。
一
这次的仿写是“续写式”,限制不多,要求也不高。只要大胆写,就有得分机会。
【题目】仿照下面示例,按要求写一段文字。(5分)
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人,我可能会遇到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子,她家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嗅一枝青梅,我会把诗题上墙壁,或者写在宣纸上。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是漂泊江湖的游子,还是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
请你从上一段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可回忆教材中学过的诗词文章),写一段文字;不必完全仿照例句的句式。例如: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摇?摇 ?摇?摇。
【学生答卷点评】第一种角色:漂泊江湖的游子。
学生甲:每次看到身上的衣服,就会想起临行前夜母亲手中的针线,我把诗写在纸上,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诗句寄托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点评:这是化用唐·孟郊的《游子吟》,原诗以富有感情的语言,表达了一位慈母对即将离开自己的儿子的深深的爱,读来令人感动。该同学巧妙地化用以寄托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自然贴切,发挥较好。
学生乙:我可能会遇到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子,刹那间我终于体会到那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内涵。
点评:这是引用了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的诗句,原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这里,这位同学仅仅把“她”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来写,还未真正体会到辛弃疾词的“内涵”,但学生能大胆引用,应当鼓励。
学生丙:我可能牵一匹瘦弱的老马,走在枯藤老树之下,小桥流水道旁,一所温馨的茅屋,我看到家人和乐,抬首见归窠的昏鸦,怎堪回首?我会思念我家乡,叹我断肠在天涯。
点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哪一个不是寻常季节,寻常见的景物?就是道上随便扯个农夫,也能认得出、说得清的东西,并无特别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瘦”等词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立即从字里行间弥漫开去。像一朵渐行渐近的黑云拢住人心,又像游子羁客身体里按捺不住的乡魂,久久不能散去。
以下几位学生的答卷不一一点评了,选录在这里,请大家点评。
1.我可能会遇到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在明月之下举杯对饮,或是像池鱼一般回归深渊,抑或是像隐士一般隐居山林。2.我可能会遇到同命相逢的知己,他也漂泊江湖,云游四方,我们相见恨晚,同是天涯沦落人,把友谊留在我们心中。3.我可能会想起家中慈母手中的银线和她斑白的花发,但唯恐不能早早还家,漂泊在江湖绿林。
第二种角色:被贬谪流放的官员。
学生甲:我可能会在我的茅草房中,迎接我那远道而来的朋友,如果这样,请不要嫌弃我那粗茶淡饭,邀请邻家老翁来,我们不醉不归。
点评:这显然是化用了杜甫的《客至》,这首纪事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特别是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的细节描写,细腻逼真。让人想见,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两位挚友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而欢快,使被贬谪流放的生活峰回路转,别开境界,并自然地传达出作者热爱生活的豁达感情。化用较为成功。
从以下几位学生的答卷,我们不难找到李白、杜甫、范仲淹、文天祥等人的影子。
1.我可能去一个年代久远的楼阁,面朝着我心爱的土地,登高处,挥毫抒一番感慨,我会流芳百世,让后人铬记。2.因不得志而不得不隐居田园,过着安逸的生活,但是看着国家衰落,人民遭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态度治理国家。3.先天下之悠而悠,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情幽静,云游四方,时而明月对酒当歌,时而无饵垂钓江中。
第三种角色:寄情山林的隐士。
这一角色学生想到最多的就是陶渊明,例如:1.每天作诗饮酒,偶与好友一起小聚,体会“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的闲适;也会独自倚石而坐,看云卷云舒,心下淡然……2.我可能提一竹篮(蓝),伴着夕阳采菊,赏着南山之景归来,品一口清茶,写下心中的忧然。3.我可能会在山隙林间,住着朴实的矛草(茅草)屋,与飞鸟游鱼嬉戏为伴,和闲云野鹤悠游其间,我会把感情寓于山水之间,体会“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矣”的畅达。
第四种角色:执手相看的离人。
这一角度当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有话可说,且能写得最出色的一段,可是考场上竟然很少见到这一类答卷,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学生甲:我可能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耶(噎),我会背转身剪下一缕青丝,寄上我深深眷恋,送他远行。
学生乙:夜晚望着那天上的星星与明月,明月几时有?可否代(带)着我思念,去看看我的家人,现在也许她也和我一样千里共婵娟。低头擦去泪水,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点评:这两份答卷分别化用了柳永的《雨霖铃》和秦观的《鹊桥仙》,但都表达得不完整,让人猜不出作者站在什么角度与什么人离别,实在是过于含蓄。endprint
其他角色,例如:市集商人,我会在闲暇之时走走关系,去亲朋之处,看他品一幅诗画,我会和他聊天叙旧,与邻翁对饮。
点评:像这样不按章出牌的答卷在这次考试中不在少数,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很多学生交卷之后还洋洋得意,不知道自己的答卷已经离题千里、不知所云,这样的答卷另当别论,此处不再赘述。
【分析思考】仿写语句是目前高考的一个热点,它是对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这道题要求学生从给出的四种角色中选择一种,并适当化用古代诗词文章写一文字,实质是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运用情况。它基本没有从修辞角度(主要涉及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做严格要求;也没有从句式角度(主要涉及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做明确的限制;甚至没有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风格协调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开放度较大。除了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运用能力之外,还间接地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了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考试能力层级为D级。
二
从阅卷情况来看,符合要求的答卷不足一半,形势令人担忧。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要做好这类仿写题,需要学生做到“三有”:
1.有诗书。就是要靠大量阅读,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仅高中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不下四十篇。如果平时能扎实学习,重视积累,那么到考场上何尝不能出口成章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要下一番苦工夫,针对教材中优秀的古诗文,让学生背得滚瓜烂熟,化为素养,真正做到腹有诗书,并坚持每天阅读,进而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要坚信有生气,能打动人的文章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
2.有诗情。就是要有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喜欢多用多写,在不断地实践中获得语言运用能力。“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反古来悲秋的志士失志后,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的心态,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就是刘禹锡的诗情,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大展宏图,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给人别样的美感。
3.有诗华。“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腹有:胸有,比喻学于成,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华:丰盈而实美。简单讲就是,多读书,气质自然会出来。如果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以做主的态度不断地学习积累,把所学古诗文内化为自己的独特感悟,自觉地做写作练习,相信这样的仿写题目就一定会让学生大展才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