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石荣
摘 要:檀皮是制造宣纸的重要原料,发展青檀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该文简要介绍了青檀的生态习性、育苗方法、栽培和采集加工技术,以期为青檀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檀;生态习性;繁育方法;栽培技术;采集加工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96-02
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mii Maxim),在植物分类上是属于榆科青檀属,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也是我国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在皖南山区野生分布很多。青檀因其树皮是宣纸生产的重要原材料而为人们所重视,20世纪90年代皖南山区开展了青檀基地的建设,由于檀皮的市场行情不景气,檀皮加工的水平低下,不少青檀基地处于野生状态。但是近年来随着檀皮价格的上涨,野生资源掠夺严重,为了合理地保护青檀的野生资源,必须进行青檀的培育和基地建设,除保证宣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还为山区农民致富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青檀不仅具有高效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因为青檀自然分布地区多生于石灰岩山场,既耐湿又耐旱,是广大石灰岩裸露、土壤贫瘠、矿山恢复的首选树种。
1 生态习性与分布
青檀,别名檀皮树、掉皮榆,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纤维树种,也是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是石灰岩地区的指示性物种。青檀是深根性中等喜光树种,适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均气温12~18℃,绝对低温-20℃,年降水量500~1600mm的条件下,均能生长,所以青檀的适应性强,在全国19个省区都有零星或成片的分布,主要自然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的山谷、溪边、石灰岩山场的疏林中。
青檀是喜钙树种,耐干旱瘠薄,也耐一定的水湿,常自然生长在石灰岩山地,主根发达,萌蘖性强,生长速度中等,寿命长。5a生幼树高可达5m,胸径4cm左右。高生长旺盛期为6~10a;粗生长旺盛期为8~12a左右[1]。
青檀是落叶阔叶林树种,在天然林中几乎没有大片的青檀纯林,在皖南山区的天然次生林中,青檀大都与朴树、榆树、黄连木等树种伴生,由于人工采伐的原因,大都呈灌木或小乔木状。
2 苗木繁育
青檀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2.1 种子繁殖
2.1.1 种子采收及处理 青檀种子9~10月成熟,一般在9月中、下旬,当青檀的翅果由青变黄时即可采收。种子采收后,可在阳光下略晒2~3h,不宜曝晒,干燥后摊放在室内通风处1~2d,阴干后装入透气的袋子,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青檀种子有休眠的特性,而且种子壳坚硬,发芽困难,如果种子不经处理直接播种,则发芽时间长,出苗时间不一致,苗木大小不均,甚至部分种子要到第二年才发芽,从而影响苗木的生产和管理。所以在种子播种前必须进行摧芽处理。具体方法是:在播种前7d开始处理,先将种子去翅,然后用常温水浸种,用水量是种子容积的3倍,去掉不饱满、空壳和霉变的种子,每天换水1~2次,4d后捞出,放在团箕上摊开,上面覆盖稻草,每天翻动一次,并在中午时分用常温水喷洒一次,保持种子湿润,3~4d后部分种子出现露白,即可播种。
2.1.2 播种与苗木管理 青檀种子千粒重28g左右,每kg约35 000粒,播种量为75~80kg/hm2,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份,可采用条播或撒播,在生产实践中以撒播为主,用木屑或直接用钉耙扒苗床上的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盖上一层稻草,以防雨水直接冲刷。如果采用条播,行距25㎝左右,播种沟深2㎝,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同样盖草。经过处理的种子一般在播种20d后,开始发芽出土,一个月以后,待苗木快出齐时,选择在傍晚或者阴天进行揭草,在幼苗出土1月左右,发现出苗不均,可在阴天间苗,移密补稀,并及时洒水。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松土除草,在梅雨季节要注意清沟排水,防止圃地积水,夏季要追施薄肥,少量多次,肥料以复合肥为好,如遇大旱,可以用水在田间过一遍即可。8月下旬后要控制施肥,防止苗木贪青恋长,影响苗木木质化。当年的苗木高度可达60~100㎝,翌年春季可用于上山造林。由于青檀苗木根系发达,特别是主根较长,起苗时应尽量少伤根系,苗木假植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造林成活率。
2.2 无性繁殖
青檀无性繁殖有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压条繁殖等方法。压条繁殖虽然成活率高,但产苗量少且费工;硬枝扦插的插穗越冬贮藏期间,不好保管,易干燥或霉烂,影响成活率;嫩枝扦插成苗快、取条容易、成本低、易成活,所以青檀的无性繁殖一般采用嫩枝扦插。
2.2.1 扦插时间 青檀嫩枝扦插宜在5月中、下旬进行。此时当年生的枝条已达半木质化,生命力旺盛,易愈合生根。过早,则枝条过嫩,木质化程度太低,扦插后易萎蔫;过迟,则枝条过于木质化,扦插后生根缓慢或不生根。
2.2.2 插穗采集与处理 在清晨或无风的阴天,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幼年母树,采集发育充实、着生在母树主干上的当年生枝条,最好是采集当年伐桩上的萌条。在阴凉处将采集到的枝条剪成10~15cm插穗,保留3~4个腋芽,过嫩和过于细弱的梢头不宜用。插穗上端切口在距腋芽以上1.0~1.5cm处平截,下切口在腋芽下剪成马耳形,不可损伤腋芽,剪截时注意插穗劈裂,剪好后注意插穗保湿。将修剪好的插穗,按每50~100根、方向一致的理好扎成一捆,基部朝下竖直放入ABT1号生根粉200mg/L溶液中,要确保 每根插穗的基部切口能全部浸到药液,浸泡30min后取出待扦插。一般每1g生根粉可处理插穗3 000~5 000根
2.2.3 扦插与田间管理 在苗床上用铁锹插入苗床10~20cm深,压向一侧后拔出,形成扦插沟,将插穗摆靠在扦插沟内并稍倾斜,用干净的湿河沙覆盖插穗基部1/3长度。扦插完毕后,用5%多菌灵100倍液喷透苗床,进行消毒。在实际操作中,从插穗的剪取、浸泡、扦插沟、扦插、盖沙等要采取流水作业方式,尽量缩短插穗从母树上截下到扦插的时间,减少插穗的水分损失,提高插穗的成活率。为了保证青檀插穗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扦插的同时搭架密封的塑料拱棚,棚高40cm左右。为避免阳光直射造成棚内温度过高,在拱棚上方用遮阳网架设遮阴棚,棚高距苗床80cm左右。当棚内温度超过30℃时,要在荫棚上方喷水降温。一般扦插20d后开始生根,35d后开始炼苗,渐渐去膜,直到全部除去。除膜后,每天要喷水2~3次。当插穗叶片不再萎蔫凋落时,再逐步撤去荫棚。苗木生长期间要注意抗旱排涝,及时施肥和除草[2]。
3 栽培技术
3.1 造林地选择 青檀适生于钙质土壤,石灰岩或砂岩分布地区,所以青檀对造林地要求不高,山坡、谷地、河岸滩地、岩石裸露的荒山等均可栽植,尤其适合村旁、路旁等“四旁”栽植,生长更好。
3.2 造林密度 青檀造林密度根据经营方式而定。在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的地方,可实行林粮间作,株行距3m×4m或4m×4m;条件一般的地方,宜加大造林密度,可采用2m×2m或2m×1.67m的株行距。
3.3 栽植方法 在生产中一般采用全苗造林法。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可采用截干栽植法,即将1a生苗在离根部20cm处截断,用根部栽植,也可以将实生苗栽植后距地面20cm处截断。用截干栽植法,青檀的分枝比全苗栽植的要多,增加了檀皮的产量。
3.4 作业方式 青檀林的作业方式一般不采用乔林作业方式,利用青檀萌蘖性强的特点,在生产实践中均采用矮林作业。栽后3a的冬季,将青檀幼树主干的基部离地面20cm处截干,由根部萌发丛生的枝条,每隔3a砍伐一次。
4 檀皮采集与加工
青檀的砍伐应在冬季落叶后进行,一般3a砍伐一次,砍伐时要将桩上的枝条清除干净,否则会影响下批的枝条萌发;为了利于萌发新条,在砍伐枝条时,要保留2~4cm的伐桩。青檀砍下后,要尽快进行蒸煮,最迟不得超过10d,否则很难剥皮。过去蒸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大铁锅在山上垒灶煮,另一种是在山脚下或村庄旁用砖砌蒸灶。这两种方式均费工且效率低下,这也是上个世纪影响青檀发展的一个因素。现在常用的是蒸汽法,在平地上将青檀条一层一层的堆好,底层架空,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上面,四周用绳子固定好,旁边架一锅炉,将热气从青檀堆的底层输入,加热40~50h即可。蒸好的枝条冷却后即可剥皮,边剥边晒,一般2~3d就可晒干。晒干的檀皮打捆,贮藏在干燥通风的室内,严防潮湿。剥过皮的枝干可用于矿山作矿棍、矿条[1]。
参考文献
[1]惠超.青檀绿枝扦插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2):53.
[2]方升佐.青檀的栽培及檀皮的采集加工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1996,4:40-42. (责编:张长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