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图书馆在国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14-07-13 09:40辽源市图书馆136200
大众文艺 2014年19期
关键词:国学图书馆服务

(辽源市图书馆 136200)

弘扬国学、发展国学并使国学在中华民族中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扬,对于建设中国特别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公共图书馆应该积极发挥优势、创新服务方式,为国学教育与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弘扬国学的重要意义

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但最根本的,中国还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和进步,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的战略体系,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被放到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加以推进和发展。可以说,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与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做为根基和灵魂,不管她的经济发展如何快速,最终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也就是国学大师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兼国学院院长纪宝成则说:“当下我们社会上出现的急功近利、物欲横流、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现象,以及人们精神生活的相对贫乏,这些都与传统文化的断层、缺位有很大关系。”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弘扬国学对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重要精神保障。

二、公共国书馆在弘扬国学中的资源与平台优势

1.资源优势

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还是现代数字化的公共图书馆,都是以藏书多、涉列内容广、涵盖体系全而著称的。在公共图书馆里,来自各行各业读者,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寻找的文化食粮。从国学的基本内容来看,国学可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划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从这一点来看,公共图书馆藏书几乎囊括所有国学内容,而个人和民间组织收藏甚至一些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力量也无法和公共图书馆相比。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在国学教育中的资源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2.平台优势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往往始于传统经典的滋养。”尽管随着社会发展,公共图书馆书在服务功能上已经悄然走上了由传统的阅读向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转变的道路,但在根本上,公共图书馆仍然不可能摆脱为读者提阅读资和场地及各种服务的本质功能。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安静整洁的环境、优质到位的服务和良好阅读氛围,都成为吸引大批读者的独特优势,这一点无论是个人读书和社会组织的阅读行为都无法和公共图书馆形成明显的对抗。同时,随着公共图书馆环境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完善,也为在图书馆开展良好的学术交流成为可能,并且在当前大力倡导厉行节俭、大兴文明之风的形势下,公共图书馆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以往的学术会议成本,还可以成为一种风尚,从而更加具有独特吸引力。

3.服务优势

公共图书馆应当结合多年服务读者基础上,通过对读者人群众进行科学分类,提供有针对性地相关服务,使读者在图书馆的国学阅读和学习中更有成效。比如,针对中小学生读者可以侧重提供《弟子规》、《新版三字经注释》等易学易懂、易于阅读和记忆的国学内容为重点,为其提供咨询、推荐,并可适时开展国学阅读比赛、演讲比赛、心得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国学阅读的广泛深入开展。对于中青年读者或是国学研究人员,可提供专业书籍服务,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增进国学研究的普及,促进国学的广泛传播。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国学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意识问题

作为知识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公共图书馆在进入全媒体时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的挑战。就其服务社会功能来看,也要随着时代发展进行必要的转型,而在服务国学教育上首先要实现服务意识的转变。一是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要彻底转变以往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接待、图书购入和场馆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以我为主的观念。从场馆建设、完善功能、图书购入与注录以及服务读者方面,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照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来设计相关的服务措施。二是要实现资源共享的理念。改变以往公共图书馆以馆藏建设为核心的静态理念,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实现与各地、各级图书馆资源共享,更好的为读者,特别是国学教育方面的读者提供更好的全方位的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做好国学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

2.服务方式

一是建立社会化网络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公共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达到“一馆编目,多馆共享”,提高读者利用虚拟馆藏的知识信息能力。二是建立网络导航系统,编制学科、专业和专题网络检索工具、网络检索指南等,充当读者的“信息导航员”,实现网络信息导航的价值最大化。如国家图书馆2009年开始推出“掌上国图”资源建设和“掌上国图”移动服务,及时为读者提供在线讲座、在线展览、在线阅读、书刊推介、讨论预告等服务,是国内业界第一尝试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手段的图书馆。

3.人员素质

要彻底解决当前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地市级、县级公共图书馆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的断层问题,建立起人才梯次发展模式,通过社会招考等方式将专业人才吸引到图书馆工作第一线,建立一支能够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图书馆人才队伍,提升图书馆的软实力。同时,还要通过专职培训、业界内业务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提高现有队伍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要突出对国学方面知识的培训,使每个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都能成为国学教育中的行家里手,更好为不同层面的读者提供周到、细致、优质的服务,来促进国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定国.《国学纵横》.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图工程》.数字图书馆新媒体服务.

[3]曾娟.论全媒体时代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优化 图书馆界(2014第一期).

猜你喜欢
国学图书馆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垂”改成“掉”,好不好?
图书馆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